分享

390肛裂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390肛裂

[概念]

肛裂,即肛门裂。是指肛管的皮肤破裂,久不愈合,形成裂口,疼痛,流血的症状。裂口好发于肛管口的正中前方,两侧较少,女性及青壮年居多。

本症在《疮疡经验方全书》等列为痔的一种,称'钩肠痔','裂囗痔'等,后世亦称'裂'或'肛裂'。'肛裂'久不愈合虽可在肛缘形成'哨兵痔',乃是继发症状,与痔的性质不同。又有肛门皲裂疮发生于肛门皮缘,表浅而疼痛,流血不甚,多能自愈,应加区别。

[鉴别]

常见证候

燥火便秘肛裂:大便秘结坚硬,便时肛门剧痛,便后稍有减轻,继则持续疼痛数小时,甚至整日,鲜血随粪便点滴而下,常因疼痛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不敢进食,舌苔黄燥,脉数。

湿热蕴结肛裂:便时腹痛剧烈,鲜血点滴而下,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时有粘便排出,甚者裂口内有少量脓汁,伴发热恶寒,食欲不振,舌苔厚腻。

血虚肠燥肛裂:便时疼痛,流血,大便燥结,不易排出,口舌干燥,心烦失眠,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分析

燥火便秘肛裂:多由感受风火燥热之邪,或嗜食辛甘厚味,以致燥火结于胃肠,灼津伤液,粪便坚硬干结,难以排出,强努则伤损肛门,形成肛裂。裂口因便秘反复加深,久不愈合,伴剧烈疼痛,鲜血点滴为其特点。治宜泻火清熟,润肠通便,方用栀子金花丸。外用祛毒汤坐浴,敷生肌玉红膏。

湿热蕴结肛裂:多由感受湿热,醇酒肥甘,以致湿热蕴结胃肠,下注肛门而成。见肛门坠痛、流血,裂囗有少量脓汁,肛缘常有潮湿感,不时发痒为其特点。治宜清化湿热,润肠通便。方用内疏黄连汤,外用祛毒汤坐浴,敷生肌玉红膏或四黄膏。

湿熟蕴结肛裂与燥火便秘肛裂,二者均有热迫肛门之感。然一为湿热下注,故便带粘液,肛门坠胀;一为燥火内结,故便结而硬,鲜血点滴,疼痛剧烈。

血虚肠燥肛裂:多由老人阴虚,产后血少,或恚怒伤肝,气郁化火,血虚生燥,以致津涸肠枯,肛门皮肤失于濡养,便秘燥结,擦破肛管而成。症见便时疼痛,血多,大便干结如羊粪,兼伴口舌干燥,心烦失眠为其特点。治宜凉血养血,润燥通便,方用麻仁丸,济仁丸,济川煎,外敷生肌玉红膏。

血虚肠燥肛裂与燥火便秘肛裂,二者均为大便干燥秘结。但一为津血衰少,肠道干燥失润,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后,属虚证。一为实热燥火,粪块硬结,多见于阳盛之体,属实证。当予分辨。

肛裂一症,总不离燥结二字,临床当辨虚实,不可一概以实证论治。初起若能保持大便通畅,每日熏洗坐浴,外用生肌玉红膏等,多能及时治愈。若反复发作,久不愈合,形成陈旧创面或继发皮下肛屡及哨兵痔,则当采用手术疗法。

[文献别录]

《外科大成下部后》:'钩肠痔: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臀部》:'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初俱服止痛如神汤消解之。'

(周济民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