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法辨证治疗蛋白尿

 洪荒之狼 2018-09-15
【关键词】 蛋白尿;慢性肾炎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病机比较复杂,多由于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外泄,加上致病的重要因素风邪、湿热、瘀血等,致使蛋白尿经久不消,即便消失也反复出现,治疗也颇为棘手,疗效虽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程度,现将个人十几年治疗蛋白尿的五种方法介绍一下。
  1 祛风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的患者由于感冒没有愈合,存在蛋白尿没有消退的情况,或者蛋白尿转化为阴性的情况,会因为感冒而重新复发,或蛋白尿基本转阴而因感冒而加重,可见风邪外袭对蛋白尿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祛风法可用于慢性肾炎性蛋白尿因为风邪的侵袭而长时间没有愈合,或者由于风邪的外袭,病情加重的或者复发的患者,临床上应用祛风法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风寒、风热)选择使用。如果是风寒的患者应选择祛风散寒的方法,具体选用的方剂有: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荆防败毒散等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剂量加减;对于风热的患者应该选择疏散风热的方法,选用的方剂有:银翘散,银蒲、玄青甘桔汤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另外对于风湿的患者应该选择祛风胜湿、升阳益胃的方法,经常选择的药物有羌活,蔹草,升麻,川芎,防风,苍术、柴胡,海棠以及雷公藤等,临床常收到很满意的效果。
  例如:患者江某某,男,7岁,2003年4月6日就诊,2000年因全身浮肿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肾炎而应用激素治疗,减量治疗到10mg时,蛋白尿复发,水肿明显,2001年再次口服激素,每日30mg,当减到日1/4片时,蛋白尿在(+-+++)之间波动,可以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普通类型,略浮肿,但是咽部出现不适、口干躁、喜饮、尿偏黄、脉细数,初步选用滋养肺肾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麦味地黄汤加减治之,但是蛋白尿依然很难消失,又由于感冒的因素,出现鼻衄、鼻涕浊,明显的呈现风热之象,选择使用银蒲、玄青甘桔汤;对于疏风散热,清利咽部,选用双花、生甘草、桔梗、薄荷、连翘、麦冬、白茅根、坤草、黄芩、焦三仙等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近二个月,蛋白尿终于转阴。
  2 清热利湿法
  临床治疗时,部分患者的蛋白尿长时间不消,选择具有调理脏腑的功能,健脾固肾作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仍没有疗效,选择加用清利湿热之药后,患者的蛋白尿不久便消失;还有部分患者,因为体内存在有感染灶,使得蛋白尿的症状难以愈合,或者部分患者的蛋白尿转化为阴性,因为感冒而重新复发,临床的主要症状是胸脘部发闷、口苦、口粘滞,口干躁、不喜饮,大便稀溏,小便黄赤,有的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此表现属于中医的湿热,或者热毒的范畴,而在慢性肾炎患者中湿热现象的存在很常见,所以在引起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理因素中,湿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根据临床表现也容易确认,肾炎蛋白尿患者尿中的有形成份明显增多,尿液比正常人浑浊,混浊是湿热的主要表现。慢性肾炎经常由于湿热引起,出现之后,会因为肺、脾、肾等脏器功能的失调,出现水液代谢障碍,致使湿浊留于体内,郁化为湿热。湿热之邪既能够困于中焦,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又可以扰乱下焦,使肾的功能失调,终致最终形成蛋白尿。因此许多研究表明在慢性肾炎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有湿热现象。常用方剂有清肾利湿汤(自拟方),黄苓滑石汤,三仁汤,八正散等加减。
  例如:刘某某,男,23岁,2002年9月17入院诊断,两年之前便出现面部及下肢浮肿的现象,并伴有腹水,尿检不正常,治疗之后浮肿消失,然而小便中始终存在蛋白(+++),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普通型,主要症状有口干舌燥、欲饮,体轻无力,大小便顺利,舌红、脉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投补气养阴之剂,效果不显著,后见口干不欲饮,口粘,舌红苔薄腻,脉细,用清热利湿之剂,清肾利湿汤加减,药用银花、石苇、滑石粉、公英、连翘、车前子,紫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薏苡仁、半夏、厚朴、扁蓄,以此方加减治疗近二个月,蛋白微量,继加减治疗,蛋白转阴。
  3 活血利水法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瘀血对于慢性肾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慢性肾炎的病程往往都较长,符合传统理论上的“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瘀血的症状发生之后,会使得患者的蛋白尿长时间内不易消除,其他的治疗方法很难见效,瘀血阻碍肾络,使得精气运行受阻,致使水谷精微下注,从而形成蛋白尿,而水湿又常常是慢性肾炎的多发兼证,如果湿瘀同时存在,那么病情会更加的缠绵,难以治疗,常见的症状有水肿,腹部痛疼,痛处固定,小便不利,舌暗红,部分患者有瘀斑,脉涩等,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散合五苓散等。
  例如:华某某,女,50岁,2005年9月28日就诊,患者在2004年11月由于浮肿蛋白(++++),曾选择使用激素进行治疗,水肿的症状消失,但是尿蛋白依然存在(++++),2005年5月,通过患者的肾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轻度的损伤,血清尿素氮6.7mmol/l,肌苷142mmol/l,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现在该患者存在的症状有腰痛、浑身无力、心慌、胸脘痞闷、疼痛,下肢出现轻微的浮肿,畏寒,口黏干,饮水少,大便稀塘,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最初选择使用益气滋肾佐清利之法进行治疗,疗效不明显,患者的尿蛋白没有明显的改变,后选用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具体方药如下:当归,川芎,白术,赤芍,车前子,茯苓,牛膝,泽泻,川断、党参、生黄芪、陈皮、焦三仙一服药7剂,诸证明显减轻,尿蛋白微量,继以上方加减治疗病情趋于稳正,蛋白转阴。
  4 益气健脾法
  脾不摄精,清气下陷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机之一,而慢性肾炎病史又较长,很难治疗,又久病多虚,故慢性肾炎蛋白尿者,往往脾、气虚证的特征非常显著,临床上主要的症状有面色暗黄、腹胀、纳差、浑身无力、大便稀塘,脉弱,可以选择使用健脾益气法,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   患者:缴某某,女,11岁。2002年10月18日就诊。2001年体检时发现尿蛋白,无浮肿,活动量大及感冒时发现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隐匿型肾炎,现全身无力、经常感冒、纳差、大便偏稀、舌肿大色淡、苔薄白,辩证为脾气虚弱;拟治益气健脾法,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生黄芪、白术、白茯苓、金樱子、芡实、山药、薏苡仁、炒扁豆、焦三仙、砂仁、防风服上药十五剂,尿蛋白(+),以后曾因感冒尿蛋白(+),继以上加减治疗蛋白转阴。
  5 补肾法
  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主要病机之一。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精气”宜藏不宜泄,肾脏为“封藏之本”,接收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藏之。肾气不固,封藏失职至蛋白尿长期不消失。补肾法既为上述病机表现而设,适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同时伴有肾虚症状的患者,肾阴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腰膝酸软、痛疼,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时间短,舌红、少苔,遗精,脉细数等。适宜选用滋补肾阴的方法进行治疗,方用左归汤、六味地黄汤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肾阳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量多。治疗时应该选择益气固肾,选用的方剂有:五子衍宗丸,金锁固精丸,合水陆二仙丹,桑螵硝散,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对于肾阴、阳两虚的患者,则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的症状,治疗时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阴阳俱补,选用的方剂有: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右归饮等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减服用;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浑身乏力等气虚的症状与阴虚的症状同时出现,应该选择使用益气养阴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剂如下:参麦地黄丸,大补元煎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患者:张某某,男,33岁,2006年10月26日就诊。十年前年在单位体检时,发现有尿异常的情况,曾在外院经过肾穿,诊断为系膜增殖性肾炎。本次就诊时出现的症状有:口燥咽干,口渴,不喜饮,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黄,大便稠,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尿常规:蛋白(++),血压140/99mmhg,辩证属于气阴二虚型伴有湿热,选用的治疗方剂是参芪知柏地黄汤加减:党参、生黄芪、生地、山药、山萸肉、知母、黄柏、泽泻、砂仁、坤草、金樱子、芡实上药连服一个多月,来诊时病状全部改善,蛋白(+)此后加减调理1年余后尿蛋白(—)。
  又如:孙某某,男,26岁,因腰痛二年余,伴水肿约1个月而入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10/90mmhg,尿常规蛋白++++,高倍视野红细胞0-1个,白细胞0-1个,透明管型0-3个,颗粒管型1-2个,诊断是慢性肾炎。入院后患者的下肢以及颜面,轻微的浮肿,面色发白,畏寒、肢冷,口不渴,腰痛,脉沉弱,舌淡而润,选用济生肾气汤加黄芪调理4个月,蛋白减至(+),后继续以上方加减调理1个月蛋白正常,后出院嘱出院后继续治疗。
  以上是将治疗肾炎蛋白尿五种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了简述,实际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方法还有许多,因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病史冗长,由于病理分型的不同,有许多患者最终还是很难彻底治愈,这一部分即临床中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其病情复杂,临证气血阴阳俱虚,同时湿热,瘀血症又同时存在,故治疗时不可拘泥一方一药,要三因制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