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竟是个“不守规矩”的智者?

 仰天长笑123 2018-09-16

解析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竟是个“不守规矩”的智者?这种不俗造就了一代大家。

我国上千年的历史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我们也靠着这些思想发展出了更多的有利的思想,但是有些自古传下来的一些理论是错误的。

这些理论传承时间太久,既然之前有那么多的大家都没有体出异议,那么时间越久之后的后人也就更加相信这些理论,即使感觉出不大对劲也不敢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了。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果断的把公认的正确理论给抛弃了,而且还推出了一套自己研究出的理论,这个人就是王阳明。他认为错误的理论则是出自于中国的理学大家朱熹。

在王阳明开始参悟理学之道时也是首选相信朱熹的,但是在他面对一颗竹子几天差点饿死之后就决定不在相信他了,他决定去找自己所相信的那个真理。

命运总是眷顾一直不懈努力的人,他终于在一次参悟之后悟到了真理。

格物致知”,他们两人对“格物”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朱熹认为世间的道理都存在于每个事物之中,我们想要得到这些道理,就要去参悟每个事物,认识的事物的真理多了就能明白世间所有的真理了。

王阳明的理解恰巧跟朱熹相反,他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我们的思想所决定的,世间的真理是来源于我们的想法的。就像是孝顺父母,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等这些对的事做到一定程度之时,我们心里的那一部分黑暗之处就能照进阳光,那些本来模糊的真理也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真切地存在了。

这些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我国的哲学史上是有着很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想法是对是错都起到了一个催化作用,让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

这样的成就也与人们不断产生的疑问有关,即使前人的理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即使这个前人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也没有盲目的去信任,而是先实践,通过实践判断自己要不要去相信他的理论,要不要把自己的思想放心的交给他。这样的做法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值得人们学习,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有着一颗保持怀疑探究问题的心,疑问多了,知道的也就多,如果果真是自己不太理解才导致了问题的产生那么在此之后知识面将会变宽,如果果真是理论本身有问题,那么真是幸运了可能你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无论怎样,实践才能出真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