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庖宁解图︱不会看脑电图?跟我来!(入门篇)

 六个字昵称 2018-09-16

脑电图功夫位列江湖功夫秘笈排行靠前,江湖中有很多它的传说,而脑电图的判读,让一般武林人士对其无不畏而避之。古有庖丁解牛,今有庖宁解图。本文试图给各位阐明一个实用方法:用小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去理解莫测高深的脑电图

   脑电图报告是这样的:


一、背景

什么是背景?来看看下面这幅图。

图一.背景就是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的总和。

我们可以形象的把上面这份脑电图(图一)看成一个交响乐乐团。第一排的是小提琴手,第二排的是管弦乐手,第三排是中提琴手(图左侧有导联的链接方式,F额区、C中央区、P顶区、O枕区、T颞区、FzCzPz代表中线区,通常单数代表左侧,双数代表右侧)……每个乐手各司其职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汇合起来就是一段美妙的乐章,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背景图形。

再来看看下面这幅图(图二),我们假想一下假如乐团乐手排练了一天差不多快下班了,这时大家开始有点心浮气躁了,各种小动作开始增多了,这时会怎么样呢?

  图二.心浮气躁的乐团

背景明显毛躁起来,快波活动(β活动)增多。生理情况下当人出现情绪焦虑、亢奋情况下会出现背景广泛性快波增多。

再来假设另外一种情况:当乐团指挥要求加班、拖班排练,各个乐手明显劳累过度时会怎样呢?来看下面这幅图(图三)。

图三.有气无力的乐团

上图表现为背景节律慢了,整个交响乐的曲调都慢了,大家都有气无力的弹奏着。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

再来看看下面这幅图(图四),这就是脑电图报告中常出现的背景活动发育落后,多见于新生儿/早产儿的脑电图背景。

图四.松散的乐团

我们发现上面这幅图明显节奏不整齐,这就好像乐队里面小号吹小号的,钢琴弹钢琴的,各管各的,有时又自己停下来歇一下,时不时又来一通鼓…..这是新生儿大脑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就好像一支新组建的乐队,大家不能合奏(背景不对称),曲调也经常跑音(一过性尖波),还经常有人开小差(背景不连续)。这种不成熟的背景图形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趋于同步、连续性增强,以及形成节律性图形。

二、异常波

什么是异常波: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以及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出现的波。

前排两个小号手(双侧额区)吹错了,飙了个高音(尖波)。再来看看下面这幅图:

中后排的鼓手(双侧枕区、后颞区)突然手抖了一通乱锤(多棘慢复合波)。相信大家看了两幅图对异常波(放电)都有了一个形象点的认识。

异常波是怎么产生的?一是局部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再有就是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异常波=癫痫吗?恐怕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出现异常波不一定就是癫痫。于是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交响乐队,因为人不是机器,不能按照既定的曲谱一字不差的进行演奏。在排练过程中总会有个别人会开小差(慢波活动),吹错音符(棘/尖波),而只要不影响演出效果都是属于可允许的正常/界限范围。这就是脑电图中描述的良性变异型和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另外对于乐队的新成员(早产儿/新生儿)根据胎龄/矫正胎龄也可以出现一过性的尖波发放。当然了如果一只成熟的乐团,总在某个人身上(固定部位)出现错误(异常波)的情况,我们就要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换掉这个乐手了(确定病灶)。而当某部位持续的犯错误(持续放电)明显影响周围乐手(放电传导至临近部位)甚至整个乐队(泛化全导),以至于搞砸了整场演出(出现临床发作),这就是我们在脑电图报告中临床事件一部分需要记录的发作的起源、波形特点、空间分布已经临床表现等等。关于临床发作在各个癫痫分类中的特征性表现及脑电图特点,我们会在今后的推文中另行讲解。

本文旨在将脑电图报告的解读通俗化,易于非脑电图专业的临床医生入门。进一步的学习请参照刘晓燕老师编著的《临床脑电图学》。



本期小编:头号小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