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髓系肿瘤分类改变,我们需要知道的内容

 开心100mm05xkw 2018-09-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BCR-ABL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定义为存在BCR-ABL1重排MP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出现明显改变疾病自然进程与进展模式。虽然CML的定义未发生改变,但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第二个费城染色体,+8,17q等臂染色体+19,复杂核型,或3q26.2异常)定义疾病加速期。此外,任何TKI治疗耐药证据2种BCR-ABL1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加速依据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持续性增多为特征BCR-ABL1阴性的肿瘤。89% CNL患者中出现集落刺激因子受体CSF3R)高频率突变。对于CNL疾病定义已采用此遗传特征。然而,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满足其他标准和排除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反应性原因后,仍可诊断CNL

 

PV与ET

关于JAK2相关MPNs,真性红细胞增多降低了血红蛋白的诊断标准,即男性为16.5 g/dl,女性为16 g/dl(或男性红细胞压积>49%,女性>48%)认识到该疾病诊断范围变宽后,可能包含了先前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部分案例。组织学检查发现部分“假性”真红,其形态特点、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同。骨髓形态在正确分类这些真红(血红蛋白低于2008年诊断标准的真红)具有重要价值。

 

PM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认识的改变是大部分JAK2或MPL阴性患者中发现细胞钙网蛋白(CALR)突变虽然区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MF仍然基于形态学和临床依据,可通过检测这些突变来证明克隆性。其他体细胞突变可有助于JAK2、MPLCALR“三阴性”病例的诊断对于区分早期(纤维化)PMF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尚有争议。最近研究表明严格采用2016WHO形态特征可以区分这些疾病PMF纤维化前期预后较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差,鉴别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CEL-NOS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分类CEL-NOS)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但无BCR-ABL1融合基因或任何嗜酸性细胞肿瘤相关PDGFRA,PDGFRB,FGFR1,或PCM1-JAK2基因重排。最近研究表明CEL-NOS重现性突变(最常见ASXL1、TET2EZH2有助区分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后两者缺乏任何克隆性证据,预后较CEL-NOS

 

 

MCL

2008分类中肥大细胞增多症是包含于MPN组内。因其独特性和常伴随于非MPN样肿瘤,2016分类被列为一个与MPN并列的单独类别。肥大细胞增多症及其亚型内容上未见太多改变。与MCL并发的常见类型为非肥大细胞性血液肿瘤(如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DS或AML)现在被称为血液肿瘤相关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H-AHN)。需要强调其相关的血液肿瘤类型,预后及治疗常与血液肿瘤相关,而非肥大细胞。

 

CMML

大部分CMML中可检测到SRSF2、TET2ASXL1突变;其他突变如SETBP1、KRAS、NRAS、RUNX1、CBLEZH2比较少见。这些重复突变对疑难病例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特别是正常核型CMML。此外,ASXL1是独立于细胞遗传学和其他危险因素,提示不良预后的突变。CMML-1从2008年WHO分类再细分为CMML-0(外周血原始细胞<2%,骨髓<5%)和CMML-1(外周血原始2~4%,和或骨髓5~9%),提示极低原始数量的CMML临床行为较惰性。此外,增生异常亚型(WBC<13×109L)或增殖亚型(WBC> 13×109L)两者具有不同突变谱与临床表现。

 

aCML

疾病的定义未见明显改变,CSF3R突变与CNL密切相关,但也可见于少量aCML患者。但与CNL不同,aCML存在明显的粒细胞发育异常,以及外周血早期阶段粒系细胞增多等特点。最重要的是aCML相比其他MDS/MPN-U,其总体生存率较低。

 

MDS

1. 血细胞减少是MDS诊断的先决条件;

2. 尽管大多数MDS患者血细胞减少要求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8×109/L,血红蛋白低于10 g/dL,血小板低于100×109L,但存在其他明确特征(确定的细胞发育异常和/或明确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和排除血细胞减少的继发原因后,轻度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也可以诊断MDS。

3. 外周血原始细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2008年一样强调,即使骨髓原始细胞数量不到5%,外周血原始细胞计数2%,和或存在Auer小体,就可以诊断MDS伴原始细胞增多类型。

4. 关于MDS分类,重大改变是提出了MDS伴环铁粒幼细胞增多为一独立疾病组(伴或无多系发育异常)。这是因为最近发现的剪接体基因SF3B1突变与MDS环铁粒幼细胞增多相关。与该突变相关的生物学特点相同以及预后常良好,故MDS伴环铁粒幼细胞增多的疾病范畴延伸到SF3B1突变时只要5%环铁粒幼细胞就可。需要注意的是原始细胞增多,Auer小体,或单5q-等情况优先于SF3B1突变,此时分型就不再是MDS伴环铁幼粒细胞增多类型。

 

 

AML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ML-RGA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ML-RGA)包括一组AML实体肿瘤,即AML with t(8;21), inv(16)(p13.1q22)/t(16;16)(p13.1;q22), PML-RARA。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特点。目前早幼粒白血病分类中仅PML- RARA重排被认为是真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其名称现由PML-RARA基因重排决定,而不是t(15;17)易位,因为偶然可由其他情况或隐匿性染色体异常形成PML- RARA。其他几个RARA伙伴基因易位形成者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部分文献称伴某个伙伴基因的AML)。当然其中一些对全反式治疗维甲酸(ATRA)治疗效果耐药,有些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有效。

 

NPM1突变型AML

2008年NPM1突变的AML(有或无FLT3突变)为暂定实体类型,现已是AML-RGA中一个明确的实体类别。大多数NPM1突变型AML一般为初发患者,无明显多系发育不良。然而,高达30%的NPM1突变型AML表现出明显的多系发育异常,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根据这些数据,2016分类中将多系发育异常,本应该归类为骨髓增生异常改变的AML(AML-MRC),现在归类为NPM1或双等位基因CEBPA突变的AML。然而,少见情况下,对具有MDS或MDS/MPN病史,或有AML-MRC定义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发展而来的NPM1或双等位基因CEBPA突变的AML仍归类为AML-MRC。

 

2个暂定类型

1.AM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类别增加了两个新的临时类型。BCR-ABL1+AML罕见,仅占AML 0.5% ,预后差,但患者可能得益于TKI抑制剂治疗。

2.Runx1基因突变见于5~10% MDS和10% AML。与Runx1野生型AML相比,Runx1突变型主要影响老年患者,且很少情况伴NPM1突变或与其他明确AML- RGA。Runx1突变型AML预后差,常出现治疗耐药。Runx1突变型AML是AML- RGA一个新的暂定肿瘤,阳性者应归入此亚型。

 

AML-MRC

该类型的定义范畴未发生变动,即满足3个要求,有MDS、MDS/MPN病史,或MDS确定的遗传学异常,或两系病态改变大于各系50%以上。唯一变化是将NPM1或双等基因CEBPA突变伴多系发育不良的患者从这一类别中移出,如上NPM1突变型AML所述。

 

t-AML/MDS

2016年未见明显改动。但是强调遗传学的重要性,对任何存在遗传学异常(尤其是确定的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应该在诊断t-AML/MDS时注明,患者的结局与治疗决策应该按照遗传学来决定。

 

AML, NOS

最主要的改动便是红白血病(参见公众号内容Pure erythroid leukemia---纯红系白血病)。


本文来自爱形态-iMorpholo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