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针医案:咽喉肿痛,异物感,鼻炎,胸闷

 景水观 2018-09-17

基本信息

南方醫院 2018/09/11   跟诊赖梅生副教授

男性,喉嚨左側腫大,感覺有異物,鼻音重,胸悶。

識症

[患處三才]上焦

[患處經絡]陽明、少陰、厥陰

[診治原則]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心胸內關謀、鼻部對應拇指

[阿是穴]

右手


陽明(上焦同氣)

陽溪 、手三里

少陰(上焦同氣)

通里

厥陰(上焦同氣)

內關  

頭同氣

大骨空



治療+導引

得知病人左側咽喉腫大有異物感,根據黃帝內針左病右治原則而咽喉屬於上焦,经络以阳明为主,所以選穴於右手腕阳明经上的陽溪穴。針後導引病人将注意力放於咽喉,用吞口水方式感受,得知不適處向下移位,調針後再加一針在同经的手三里,再導引病人去感受患處,仍有少許不適,考慮少陰經也受到影响,右手通里穴找到明显酸痛点,故加針通里,下針後症消。

與病人提到平日时有胸悶感,想到“心胸内关谋”,便下一針在厥陰心包經的內關,導引病人深呼吸關注胸悶感是否減輕。




在交談中發現他鼻音重,細問下得知是慢性鼻炎患者,肺通鼻,鼻与大拇指背侧同气,遂下針於右手大骨空。下針5分鐘後患者鼻音消退,音漸變響亮。




療效

留针约40分钟后,患者咽喉腫脹異物感消失,胸悶感減輕,聲音變響亮,鼻音消失。


反思


在每一次的治療中都發現當患者對醫師的信任度越高,严格按照医生的言语来导引,得到的治療效果便越大。一針一導引在治病過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醫師的導引能讓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患處,留意和感受患處的變化,症狀是否在針下後減輕或消失,讓內針發揮到最大的療效。

明,内针疗效的保证



医案整理:

罗盈(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学生,火针培训班第14期学员)

点评老师:

赖梅生(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医案点评:

医案写作反映出写作者已经对《黄帝内针》这本书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学习,能较好把握老师的诊治思路,反映了内针治疗“四总则”,比较客观再现了临床过程。但在病证所影响的经络的描写上不够详细,而这一点恰恰是治疗的着手处,往往也是难点,这实际就是辨“六经”,明了病证影响到了那一条经,才能在相应的治疗部位找到同气穴位来进针。如果你也想学习黄帝内针,不妨先看看下面两本书。


问题?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黄帝内针研习与践行》的选修课学习在群里问我:“请问对于头晕应如何思考。头晕虽在头,但是没有部位可循。六经辨证上应该阳明经和厥阴经的问题都可以头晕?”


请大家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师,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样回答他呢?欢迎大家在文章后面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