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几种方法: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空灵D调 2018-09-17

每一位肿瘤患者,在一定疗程的治疗之后,都需要进行复查从而判断治疗的效果,作为决定后续治疗继续已经在用的治疗方案,还是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通常临床医生在判断治疗效果都需要综合几项指标: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何、症状是否有改善、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


但是部分患者会有这样的经历:

1、我感觉不适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是复查肿瘤标志物还是在继续升高,这是病情在进展吗?


2、我的症状以及肿瘤标志物都在好转,但是影像学检查却发现肿瘤在增大,这是进展了吗?


在临床评价肿瘤治疗效果时,通常不能以其中一个指标作为治疗好转或进展的判断标准,因为个体的差异,会有可能出现部分指标提示进展,部分指标提示好转的情况出现,临床医生会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通过阅读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报告了解病情变化。


一、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简称TM)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是作为早期筛查肿瘤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一般体检都会进行主要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以便发现无症状的早期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肿瘤的早期发现;②肿瘤普查、筛查;③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④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疗效监测;⑤肿瘤复发的指标;⑥肿瘤的预后判断;⑦寻找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灶。


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报告单中,会有本次检测的数值以及正常参考范围值。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值通常会高于正常值范围,但也有少数会在正常值范围内。检测值超出正常值范围越多,不代表肿瘤细胞越多,也不代表肿瘤的临床分期越晚。


在肿瘤治疗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用于疗效评价的参考,需要与以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值作为对比,了解肿瘤标志物检测值是比以往升高了还是降低了,从而判断疗效。香港凯利医疗中心肿瘤医生团队认为一般来说,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在下降,可以认为治疗有效;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在升高,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肿瘤活性增强了,也可能是肿瘤被杀灭释放抗原导致,因此需要综合其他检查指标进行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肿瘤复查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比较直观的判断肿瘤大小的情况,从而了解治疗是否有效。国际上通用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于肿瘤大小以及疗效的评判标准如下:

(1)肿瘤完全消失--完全缓解(CR);

(2)肿瘤长径总和缩小>30%--部分缓解(PR),即判断有效;

(3)肿瘤长径总和缩小≤30%或肿瘤长径总和增加≤20%--稳定(SD),即判断肿瘤情况可控制;

(4)肿瘤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进展(PD),即判断治疗失败。


一般情况下,如果疗效判定为CR、PR和SD者,我们认为治疗方案有效,可以继续该方案治疗,而对于判定为PD者,则代表治疗失效,需要更换其他治疗方案。但其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假性进展。


★假性进展


如果患者在使用PD-1,第一次复查(开始用药后2~3个月)时有可能会发现肿瘤增大,这时候很有可能只是假性进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有主流解释是由于免疫细胞浸润到肿瘤病灶内引起肿瘤边缘模糊甚至是增大,因而也有学者将此归因于免疫治疗的延迟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在肿瘤组织周围聚集激活的T淋巴细胞,影像学检查中看到的肿瘤"增大"部分很可能是大量聚集的T淋巴细胞。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看看我们前期发布的文章《PD-1与假性进展:CT影像上的肿瘤增大可能欺骗你,别放弃》,了解更多关于假性进展的信息。


如果患者在第一次复查时发现肿瘤增大,不必过于紧张,不需要着急停药换方案,可以考虑患者的其他症状表现,以及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肿瘤标志物、再次穿刺活检等),或者继续原方案治疗且在4周后再一次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综合判断是真的进展还是假性进展。


如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请咨询您的主管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