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大雪风飞扬 2018-09-17

上回我们看了《天问》的原文和译文,但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不懂里面的梗。所以今天咱们就专门来说说这里面的神话传说。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天问》中从“遂古之初”到“何本何化”问的是宇宙起源的问题。

按照屈原的“以问蕴答”,实际上也回答了这些问题。下面一笑就更具体的说说:

屈原对于宇宙起源的认识属于道家思想,他所问的,和老子《道德经》里面的记载几乎一模一样。《道德经》里面是这么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阴,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从空虚无形的道首先生出浑沌混一的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冲和而化生和气,再由和气派生出世界万物。天地万物皆为阴阳二气冲和而生,所以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便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基本理论。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如果要进一步说的更清楚,那就得看西汉初年由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的《淮南子》了。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天地没有形成的时候,混混沌沌,无形无象,所以叫做太昭。道最初的状态是清虚空廓,清虚空廓演化出宇宙,宇宙产生出元气。这种元气是有一定的边涯和形态的,其中清明部分飘逸扩散形成天,浊混部分凝结聚集形成地。清明部分的气汇合容易,浊混部分的气凝聚困难。所以天先形成而地后定形。天和地的精气融合起来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精华融合集中产生春秋冬夏四季,四季各自的精气分散产生万物。阳气中的热气积聚便产生了火,而火气的精华部分形成太阳;阴气中的寒气积聚便产生了水,而水气的精华部分形成月亮。太阳、月亮溢出之气的精华散逸为星辰。天空容纳着日月星辰,大地承载着水潦尘埃。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原文是这样的: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中国人把九作为极数,凡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的事物,几乎都用“九”来形容的。因此对于无法测量穷极的天,也分为九天;而对于广阔无垠的大地,也以东、南、西、北、北、东南、西北、西南八方加上中央成了九土。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古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天圆地方”说,他们认为天空就像一个半圆形的盖子,盖在四四方方的大地上,日月星辰就是镶嵌在天空中的。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但BUG来了:半圆的盖子怎么能盖住方形的地呢?

于是古人就想象有八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想支帐篷一样撑起了天空。但是这八根柱子谁也没看见过,所以屈原才要问“八柱何当”。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古人还观察到,中国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屈原又问“东南何亏”。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当然,后人也有解释说是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争斗,共工怒触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导致东南倾斜。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为了更精确的观测天文,古人以太阳为中心,把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环绕太阳一周为360度,每30度范围为一等分,就分成了12份。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中国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而古希腊则用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又叫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又叫山羊座)、宝瓶座和双鱼座来区分,称为“黄道十二宫”。——就是大家熟悉的《圣斗士星矢》里面的黄金十二宫。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天问》中的神话传说(上)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下回接着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