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之终:残魏六十年(下)

 苍鹰的天空 2018-09-17

公元前246年,魏安王31年,距离秦灭魏21年。

上年,秦庄襄王逝世,秦王政继位,是为始皇帝,时年13岁。

这是自秦惠公八世以来最为年幼的一代君王,嫩得像一只小小的雏鸡,只能躲在母亲的翅膀底下——而他的母亲也太过卑微,不过是赵国一个小小富户的女儿。

在东方,甚至传来一个更离奇的谣言:

他的母亲只是一个歌姬,被一个商人买回家去,等怀孕后又被献给了公子异人。

这一谣言的具体源头不明,也许背后总会有大阴谋家的身影。

这一年,魏安王俨然已经成为天下最具权势的君王。

短短的四年间,攻齐,伐燕,存赵,破秦,服韩,败楚——天下战国者七,然无一国可与残魏一战。

残魏尚且如此,如果是全盛期的强魏……

只是魏安王深知,自己已经成为历代魏王中最昏庸的一个:

楚国再也不会信任魏国了,赵国也从此摆脱魏国的控制了……

斩断纵亲之腰的那个人……到头来并不是秦人,而是晋人自己。

大致在这一段时期,魏安王声称受到了秦人的离间,免掉了信陵君的兵权。而信陵君也对外表现出自暴自弃的姿态,宣称自己终日饮酒纵欲。

列王沉默地看着魏国又一场的演出,内心里早已经没有了哪怕一丝的波动。

此时示弱,为时已晚。

也大致在这一时期,韩国向秦王政派出了一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始建郑国渠。

也许,韩王早已对纵方灰心至极,转而用这种方法挨过一天是一天。

疑似在这一年,赵将李牧大破匈奴,击毙十余万骑。单于败走,林胡降赵,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而近边城。

至此,赵孝成王终于拥有了挑战魏王的底气。

赵国复霸,正在此时!


公元前245年,魏安王32年,距离秦灭魏20年。

是年,秦军攻魏,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大战,秦军最终靠无穷无尽的援兵压倒魏军,以斩首三万而告终。魏邑卷城被拔。

同年,赵相廉颇伐魏,取繁阳。

后赵孝成王逝世,赵悼襄王继位,以乐乘代廉颇。

面临又一次被夺走将位,廉颇在悲愤中回攻乐乘,随后投奔魏国。

没人知道魏安王在其中又做了什么手脚。


公元前244年,魏安王33年,距离秦灭魏19年。

秦国攻韩,拔十三城。

赵悼襄王筹备攻魏,后因未知原因取消该计划,转而谴李牧攻燕。

燕国在赵国的打击下,转而投向秦国的怀抱,燕世子丹做为人质被派往咸阳。


公元前243年,魏安王34年,距离秦灭魏18年。

秦国境内爆发蝗灾。

赵悼襄王再度攻燕,拔武遂。赵国的触角已经深入燕国的核心地区。

(蓝色区域为武遂——今徐水。燕下都位于易县附近,蓟都位于今北京东部一带。)

是年,信陵君魏无忌逝世。

同年,魏安釐王逝世,这位统治魏国长达34年之久的君王终于在这一刻撒手人寰。

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

晋人为他们的先王谥以“安僖(通假)”,可在他统治的34年中,有几时得“安”,又有几时敢“僖”?

也许,连他的谥号,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剧本吧。

战国时期最狡猾的一条老狐狸就此画上了一个惨淡的句号——他用一生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昏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被野心冲昏了头脑。

有时,你总会想……信陵君若能在当时快速攻破管城,会不会是另一个结果……

魏景湣王继位。

在纵与横的棋局中,他的对手如虎一般凝视着新的魏王。

(以下简称“魏景王”)



魏景湣王时期


公元前242年,魏景王元年,距离秦灭魏17年。

魏安王为他的继承人留下天底下最显赫的威名,却未留下任何像样的政治遗产。

在北方,赵孝成王已于3年前去世。

这位曾经让赵国几乎走上绝境的君王,选择了用尽一生弥补他在继位初期的过错。在他憋屈、隐忍又顽强不屈的后半生中,赵国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天下强国的行列。

“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

至此,赵孝成王必须做出最重要的抉择——抗秦抑或伐魏。

在一番权衡后,赵孝成王选择了后者。至于为什么做出这一抉择,表面上看是后者看上去更容易一些,但如果认真分析则会发现,当时魏国对赵国的威胁其实远远超过了秦国。

上图所示,白圈区域为魏国重镇邺城。一直以来,魏国都在持续向东部地区渗透,有意在东、南两个方向包围邯郸(红圈)。

从赵国的安全角度考虑,秦国的威胁固然可怕,但由于西部山势险峻,且秦军补给线崎岖险阻,并不是赵国的首要威胁。

而魏国从东、南两个方向的包夹则一马平川,还有非常理想的水运途径,可以说其威胁远高于秦国。

何况魏国曾经还攻破过邯郸,反倒是秦国却在这里一败涂地。

再考虑到魏安王在拔管时表现出的巨大野心,赵孝成王必须着手解决魏国的威胁。

为此,赵孝成王在人生的最后一年派廉颇攻打繁阳(红箭头),意在切断邺县与魏国本土的联系。

但在赵军得手后,赵孝成王的人生就此走到了终点,再没有时间做出下一步决策。

相比于老成的赵孝成王,新继位的赵悼襄王表现得格外激进和时不我待。也许在他看来,强秦已经强大到不可理喻的程度了,此时必须要快速扩张,快速扩充赵国的实力,才能有机会和秦国抗衡。

对此,赵悼襄王在继位之初就着手筹备攻打魏国,急不可待地向当时最具权势的魏安王发起挑战。至于之后为何放弃攻魏,原因不详。但考虑到他的对手的一贯行径,赵悼襄王在这期间很有可能是受到了魏国说客的蛊惑而调转了矛头。

在接下来的3年内,赵悼襄王开始大肆攻燕(下图红箭头),不断向燕都蓟城地区推进(下图黄圈)。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当时邯郸正处于秦国的打击范围(上图白箭头)。如果赵国想要从容攻燕,至少是需要得到秦国的默许。

而在这3年之间,秦国每次在赵国攻燕时都不加干涉,反倒在不交战时才开始伐赵。这种看上去的反常行为,其实不难解释,因为它的名字我们都非常熟悉,叫做——连横。

相比于合纵而言,连横在解释起来更为复杂一些:

早期连横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联合韩、魏两国,从而切断从南至北的合纵。

后随着纵与横的不断交手,连横变为了一种特殊的兼并模式。这种兼并通常由2位成员组成,一个是秦国,另一个是魏国或赵国或楚国,其中有魏国参与时,还会裹挟韩国共同参与。

在发起连横后,连横的成员国会共同向其他诸侯国发动进攻,并攻占一些土地。而这时位于东边的那个诸侯国就会借地利之便,所攻占的土地总要比秦国更多。

对此,秦国的解决方案是——定期更换连横对象,或找时间敲打一下与国,把少占的领地找补回来。

相比于远交近攻,连横的主要有2个优点:一个是外交上的空间更大,不至于陷入外交孤立;一个是可以分化列国之间的关系,让敌国无与国可恃。

但连横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扩张速度较慢。尤其就短期上看,几乎每一仗下来都是盟国占了更多的便宜。所以,这一策略被远交近攻推翻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远交近攻的优点虽然明显,而缺点也是致命的——它对合纵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秦昭襄王后期和秦庄襄王时期的惨痛失败。

赵悼襄王的重要失策在于,秦国已经悄然把宏观战略从远交近攻改回了连横,但他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至于南方的楚考烈王,很有可能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大致在这一年,楚考烈王已经准备好再度迁都了。楚王将会在下一年把都城从巨阳(黄圈)迁往寿春(红圈),是为寿郢。

单从地图上看,当时的魏国是不可能威胁到巨阳的,楚考烈王此举看上去颇有些杯弓蛇影的味道。

但如果我们考虑到秦国策略的调整就会发现,只要秦、魏构成连横,秦军就能从容穿越魏境,然后顺流而下,直取巨阳——尤其对于新继位的魏景王而言,这样巨大的诱惑可能是他无法抗拒的。

现在回国头来,看魏景王得到的继承遗产——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威名,半壁残破的山河,还有即将分崩离析的联盟。

表面上看,当时列国都已经恢复了较强的实力,赵国“几霸”,楚国“复强”,魏国“威行于冠带之国”,可以说三国联合的实力是明显超过秦国的。

但对于当时的局势看,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没有哪个君王愿意屈居人下,也没有哪个君王愿意成为与国扩充实力的牺牲品,在相互的掣肘和提防之间,纵方的实力反倒被削弱。

在这种局势下,赵孝成王、魏安釐王的接连逝世更让纵方的实力进一步下滑。

此时的楚考烈王已独木难支,他在最关键的时刻选择了退缩。

燕、赵再度发生大战。

秦国迅速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秦将蒙骜大肆攻魏,取二十城,至东郡。


当时秦军兵分两路,南路军攻破雍丘(白箭头和白圈),对大梁城呈包围之势(紫箭头)。

而北路军则直接打穿魏国(黄箭头),攻取原卫都濮阳(黄圈)。

蒙骜——曾经信陵君的手下败将,此时已不可阻挡。

世间已再无信陵君,更无魏安王。

魏国在秦国犀利的打击下迅速瘫痪。

在纵与横的棋局间,对面的棋手直接掀翻了棋盘!

他对着魏景王,指着散落一地的棋子,说:去,给我捡。

魏景王惊惶地坐在那里,茫然失色。


至此,纵亲之腰已绝。


公元前241年,魏景王2年,距离秦灭魏16年。

楚考烈王正式迁都寿郢。

在严峻的局势面前,东方五国再度发起合纵。

楚考烈王作为当时仅存的唯一一位雄主,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纵长。

而当时最优秀的也是战国史上最后的纵横家庞煖,则成为了这一次纵军的统帅。

这是一次诡异的军事行动。列国对咫尺的威胁视而不见,反倒是千里迢迢地攻向了函谷关和咸阳。

赵将庞煖携赵、燕、韩、魏的精锐部队直接攻向河东(黄箭头),其军势不可挡,直至蕞城脚下(黄圈),咸阳已近在咫尺(白圈)。

而楚军则因合纵的道路已断,转而攻向函谷关(白箭头及紫圈),以牵制秦军回援。魏军、韩军也疑似参与了这一军事行动。

这是一次极为悲壮的军事赌博。

庞煖之所以选择如此孤注一掷,很有可能是因为赵、楚两国无法接受让魏国再度恢复的风险——毕竟,魏安王时期迸发出的能量确实太可怕了。

从整体的战略表现上看,纵军的目标应该是直接打击秦国核心地区,迫使秦国屈服,吐出东部的领土,然后由楚、赵为主导进行再分配。

上一次合纵的时候,魏安王所表现出的恐怖野心确实让诸侯们心有余悸。

这次军事赌博最终以全面失败而告终。

秦国当局可能从一开始就看清了纵方的目的和软肋,选择了就地固守,绝不屈服。而庞煖的主攻部队也没能攻破蕞城,被迫撤回。至此,函谷关方面的牵制部队也就只能选择撤军作罢。

齐国在此役的动向不明。

但考虑到当时齐、秦业已接壤,齐国居然未对秦军有任何策应,也未对纵方的后方进行任何骚扰行动,可以推断当时齐王建很有可能和纵方建立了隐形联盟,只不过未能兑现某些承诺。

战后,庞煖在悲愤中反攻齐国,而秦国对此坐视不理。


公元前240年,魏景王3年,距离秦灭魏15年。

秦王政年满20岁。

这是秦王政的成人礼,漫天的神祇向未来的千古一帝致意。


公元前239年,魏景王4年,距离秦灭魏14年。

全天下在秦王政的野心下战栗。

秦遣长安君成蟜伐赵,至吞留,成蟜叛秦降赵。赵悼襄王受其降,封于饶邑。

同年,魏臣发现长信侯嫪毐(注)与文信侯吕不韦的宫斗已日趋激烈,与魏景王筹划割地资助长信侯嫪毐,促使一直支持伐魏的吕不韦下台。

(注:嫪毐是毐氏,具体姓名不详。此处以“嫪毐”称呼。)

也大致在这一年,秦王政与名士顿弱相见。顿弱向秦王指出,楚国依旧是秦国最大的对手,拉拢韩、魏的连横计划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

当魏国还在利用秦国内部的矛盾搞小动作时,秦国已经依靠其强大的财力贿赂列国将相,开始建立盘布六国的间谍网。


公元前238年,魏景王5年,距离秦灭魏13年。

秦攻魏,再度清理东郡周边的魏国城邑。

是年,长信侯嫪毐与赵太后勾结叛乱,借秦王政至雍城期间发兵攻取咸阳。

秦王政火速下令两位楚系重臣集结军民平叛,战于咸阳,生擒嫪毐及其他叛逆二十人。

战后,两位楚系重臣被封为昌平君、昌文君,嫪毐被车裂,从者重臣二十人被斩首,赵太后被软禁于别宫,其与嫪毐的两名私生子被置于布袋内摔死。

同年,战国最后一位雄主楚考烈王逝世,楚幽王继位。离奇的是,关于之前那一谣言再度浮现,只是把秦庄襄王换成了楚考烈王,吕不韦换成了黄歇,秦王政换成了楚幽王。


公元前237年,魏景王6年,距离秦灭魏12年。

文信侯吕不韦遭牵连,被免去相印,逐回洛阳封地,后自杀。至此,秦王政已基本铲平了国内的封君势力。

同年,尉缭游说秦王政,进一步落实间谍网的战略。


公元前236年,魏景王7年,距离秦灭魏11年。

赵悼襄王再度大肆攻燕,并夺取了燕国两处城邑。

但在尚未收兵时,背后的秦国突然拔出了刀子,捅向了10年来的连横伙伴。

秦军攻破邺城、阙与等九城,邯郸的门户业已洞开。

也许,在此时赵悼襄王才弄明白纵与横的规则。

是年,赵悼襄王逝世,赵幽缪王继位,即赵王迁。


公元前235年,魏景王8年,距离秦灭魏10年。

在抛弃了赵国之后,秦国邀请魏国加入连横。这一次,秦王政表现出了比当初对赵国更大的诚意,表示会出动四个郡的兵力助魏攻楚。

这是魏景王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抉择的机会,但是......他还有其他选择吗?

秦国的大军已经出动了,打不了楚国,就会直接打魏国——届时,新继位的楚幽王真的能派兵来救吗?

魏景王一声长叹,接受了秦国的连横,向楚国发动进攻。

此时,一位不知名的楚国说客(误作黄歇)游说秦王政,指出秦国应与楚国联合,然后随随便便就能吞并韩国,胁迫魏国,然后打穿齐国,让秦国的领地直通大海——届时,纵亲之腰将彻底断绝,秦国将在天下横行无忌。

这一次游说的内容非常诡异。它的目的是让秦国攻击最热衷于事秦的韩国和齐国,反倒要保留持续抗秦的魏国和楚国。

从上述内容看,可能在这期间魏景王和楚幽王实质有隐形联盟,并共同蛊惑秦国把矛头转向与国。

对此,秦王政并未执意攻楚,而是在一番敷衍的攻击后选择了退兵。


公元前234年,魏景王9年,距离秦灭魏9年。

秦攻赵郡武城,大破赵军,斩首十万。

此时,齐、楚、魏、韩、燕均选择按兵不动,作壁上观,可能与上一年秦国的连横行为及其他因素有关。


公元前233年,魏景王10年,距离秦灭魏8年。

秦将桓龁攻赵,攻占宜安,并于此击杀赵将。

是年,韩王安遣公子非使秦,称愿为秦国附庸。

其后,赵将李牧大破秦军与肥下,斩桓龁。秦将樊於期逃往燕国。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在这期间,魏、楚、齐均未做任何策应,疑似与秦国的间谍网有关。


公元前232年,魏景王11年,距离秦灭魏7年。

秦军自南北夹攻赵国,攻取赵国大片领土。后向邯郸西南侧的鄱吾推进,再度为李牧击破。

此时赵国虽有破秦之名,但大片国土业已丧失。

而列国依旧袖手旁观,任由赵国独自面对秦国的狂潮。


公元前231年,魏景王12年,距离秦灭魏6年。

韩、魏共同向秦国献地。

至此,韩国已基本放弃抵抗,魏国但求自保。


公元前230年,魏景王13年,距离秦灭魏5年。

秦攻韩,灭之,虏韩王安。

是年,赵国发生饥荒,尚可以理解。但其他列国居然也没有任何行动,几乎不可思议。


公元前229年,魏景王14年,距离秦灭魏4年。

在这一年或上一年,齐国重臣国子劝谏齐王建,说:此时秦国善待齐国,只是因为要对付魏、赵、楚。现在齐国应立即联合魏、赵、楚抗秦,才能让齐国在列国间保留有较高的地位。

对此,齐王建无任何表示,原因不详。

同年,司空马建议赵王迁割让半壁江山予秦,引发天下列国的恐慌。随后趁机组织合纵,以抗衡秦国。

赵王迁对此表示否定态度,理由是这样一来,赵国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关于赵王迁的态度值得推敲。实际上,在魏昭王时期,魏国多次使用类似司空马的策略抵抗秦国,其优点有二:

一为可以避免和敌军正面争锋,保存有生力量;

二为领土交割的形式比较耗时,且敌国消化起来也比较吃力,一旦形成合纵之势很容易逼迫对手吐出然,然后再用保存的有生力量迅速夺回。

对于这两点,赵王迁不可能不知道。可能,赵王迁嘴上说的只是敷衍之语,其实另有隐情。

是年,秦将王翦攻赵,用反间计,称李牧谋反。

赵廷上下遂诛李牧。

而此时向来迷恋使用外交诈术的魏国,居然没有任何动作。

现在回到赵王诛杀李牧这一历史事件上看:

表面来说,是秦国的反间计作祟,但认真研究会发现这件事非常反常。

此时秦国大兵压境,甚至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地步。

就算赵王迁认为李牧有谋反之心,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譬如委派监军、扣押家属、派宗室为主将令李牧为副将等。

但赵王迁居然选择了一个近乎自残甚至可以说自杀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究竟是为什么?

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回看当时李牧被诛时的各类记述,会发现赵王迁本人真正表态的内容几乎不过寥寥几个字,而郭开、韩仓等一系列重臣则全面参与其中。

结合这一情况,我们回看上面三个问题:

为什么齐王建对联合魏、赵、楚的战略置之不理呢?

为什么赵王迁对司空马的合纵计略无动于衷呢?

为什么一贯以来迷恋使用诈术的魏国,却在此时集体禁声了呢?

答案是,当时列国的官僚体系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坍塌式集体变节。

这种变节应是以秦国贿赂几个重要节点为开始,而这些重臣的核心部下随同变节,之后向下游不断蔓延。

至于在此之外的大部分官吏,其实并不敢或不愿彻底变节,但会在此时选择骑墙观望,等待局势明朗时就地投诚:

秦国已经不可阻挡,连那些重臣和他们的自己人都已经开始找退路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未来的前途着想,在列国为官确实不错,但为什么一定要断了将来继续给秦国当官的机会呢?

那么,此时又何必出头呢?

至此,在这一期间列国的官僚体系仅能做勉强维持,而外交体系已基本瘫痪。

魏景王、楚幽王、齐王建、赵王迁的处境颇为尴尬——空有合纵之机,却无合纵之势。

当年穰侯魏冉的连横一直未能抓到的“势”,现在已经被秦王政牢牢抓在手里。

也大致就在这一年,逃回国的燕世子丹结识了一个名为庆轲的卫国人。

只是这个人否定了自己是卫国人,并且说自己早改了庆氏。

世子丹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力量,能够改变大势所趋。


公元前228年,魏景王15年,距离秦灭魏3年。

秦军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室至代郡自立,称代国,与燕国联合。


是年,燕世子丹着手筹备那一场名震古今的刺杀行动。


同年,魏景湣王逝世,魏王假继位。

这几乎是位一生无所作为的君王,但晋人却格外宽容地给了一个不算特别寒碜的谥号(“景”为美谥),可能……未被亡国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罢。

当年,楚幽王逝世,楚人在愤愤中为他们的先王谥以最下等的字眼。

楚哀王继位。公子负刍借楚幽王身世谣言为由,弑楚哀王,后自立,是为楚王负刍。

在最后的动荡中,荆卿已成为列国的唯一希望。



魏王假时期


公元前227年,魏王假元年,距离秦灭魏2年。

刺杀小队原计划由三人组成,但世子丹已经没有耐心等到最后一个人就位。

在一番言语的讥讽下,荆卿愤愤然带着秦武阳前往咸阳。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最荒谬的刺杀行动就此上演。

这里需要说明,在原计划中:

1号刺客是一个不知名的人,主要负责秦王政的击杀,但因迟到而未能参与这一行动;

2号刺客是秦武阳,主要负责配合刺杀任务;

3号刺客为荆卿本人,为这次燕国主使,负责创造刺杀时机。

因为世子丹的催促,导致了1号刺客位置的缺失,改由秦武阳担任1号刺客,荆卿担任2号兼3号任务。

在抵达秦宫时,因秦武阳一时失态,导致荆卿被迫担任1号刺客。

由此看来,荆轲刺秦王的行动整体上看更像是一场闹剧。但有意思的是,荆卿居然差一点就得手了。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注意3个细节:

(1)隐藏匕首的方式:

燕国使团是把匕首藏在地图里的,这是一种非常拙劣的隐藏手段,甚至远逊于春秋时期把匕首藏在鱼腹中。

那么,这样拙劣的隐藏手段是怎么蒙混过关的呢?

(2)刺杀时秦宫内的情景:

当时在场有众多秦国大臣,注意,当时的贵族都是接受过最基础的战斗训练的。

从常理上讲,在舍生忘死的情况下三个人就足以空手制服一个持械行凶者。虽然我们需要考虑到荆卿使用的是毒匕首,但毒性再强从静脉血流至心脏也需要时间,而这些时间是足够一干大臣制服荆卿的。

可史书上并未记载有大臣尝试与荆卿搏斗记录,最多的干扰也仅限于一个宫廷医生把药箱投向荆卿。

(3)秦王政在事后的奖赏:

事后,秦王政奖赏了一些人,处罚了一些人,具体不详。

当时奖赏最高的人应该是他的救命恩人,也就是那个投药箱的宫廷医生。

至于奖赏的是什么呢?

黄金4800两(或4000两)。

从金额上看,这个数字并不少。但是需要注意,没有封地,没有封号,甚至连礼仪性的官位都没有授予。

但当时的人,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秦国君臣之间的矛盾其实是非常激烈的,而这种矛盾很有可能来自于秦王政对封君和奖赏过为苛刻。

此前的长安君降赵、长信侯叛乱,此后的昌平君反秦、王翦抱怨得不到封君,也印证了这一点。

也许,就在荆轲刺秦的当时,很多重臣心里会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如果他死了……

是的,如果他死了,可能就有更多人被封君,很多人的故国也就不至于灭亡——战国时期的灭国是以焚毁宗庙为标志的,秦国的楚系、赵系、魏系重臣想来都不太愿意看到这一点。

那一年,秦国向天下暴露出了自身最大的弱点,但列国已经再没有机会把握它了。


公元前226年,魏王假2年,距离秦灭魏1年。

秦国伐燕,破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向秦王政献世子丹之首。

也大致在这一期间,一个名为刘季的楚国年轻人因仰慕信陵君而来到大梁,追随当年信陵君的座上客张耳——当然,这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提也罢。



残魏的尽头


公元前225,魏王假3年,秦灭魏当年。

这一年,是:

魏文侯继位后的第220年;

商鞅变法正式执行的第131年;

魏惠王逢泽之会称王的第119年;

六国首次合纵攻秦后的第93年;

魏国完全丧失西部领土后的第64年;

秦国首次攻击大梁后的第58年;

长平之战后的第35年;

信陵君首次破秦后的第32年;

信陵君二次破秦后的第22年;

秦王政继位的第22年;

魏安王与信陵君逝世后的第18年。

是年,秦将王贲伐魏,围大梁。一切剧本其实早已经写好,秦人挖开堤坝,引黄河、大沟之水灌向大梁城。

三个月之后,大梁城墙在一片泽国中坍塌。秦军突入城内,与魏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在战斗的最后时刻,魏王假拔出宝剑,向着蜂拥而至的秦军发起了晋人最后一次反击。

是役,魏王假力战被俘,最终请降,被愤怒的秦军将士杀死(注)。

(注:有关魏王假的结局有3种记录,即“虏”、“降”、“杀”,疑似为以上情况。)

至此,这个在函谷关外苦苦支撑一个世纪的诸侯国就此灭亡。

二百年的繁华散尽,只留下大梁城的废墟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骄傲、隐忍与不屈。

直到140年后,大梁城的废墟间,仍有魏国的遗民来此悼念故国。

他们说,如果当年魏安王能够一直重用信陵君,也许不止于此罢。

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幕,却认为魏国的存亡远非信陵君一个人能够改写。

这个并不太辉煌的王国终于转身离去,留下了一个近乎传奇般的背影,但细究起来却又像皮影戏一般虚妄......

公元前220年,魏国的铁剑被收缴送往咸阳,与其他诸侯国的兵器一起回炉重铸。

12座提着钟的巨大金人在咸阳宫外拔地而起,仿佛是魏、韩、赵、楚、齐、燕、宋、卫、周、鲁、郑、中山迟到的丧钟。

至于魏国为什么会灭亡,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相比而言,我们更应该思考:

魏国为什么能在五国伐齐之后苦苦支撑了60年之久。

有人说,秦文化像火,楚文化像水,赵文化像铁,齐文化像风。

至于魏文化,似乎什么都不像。

它世故、心机、狡诈、贪婪、自负、苟且、阴险、怯懦、保守、投机、内斗、虚伪,像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太多缺点。

然而,魏冉七攻大梁,五入林中,仍不足以让魏国屈服;白起屠尽赵国,直逼邯郸,仍不足以让魏国退缩;始皇帝灭赵破燕,以泰山压顶之势压向大梁,仍不足以让魏国束手就擒——也正像我们这个民族——不屈、顽强、坚韧、执着,更生生不息。

此后,韩信的大军再度灭魏,擒魏王豹。

未央宫内,秦文化、楚文化、赵文化、齐文化、魏文化、鲁文化、宋文化、燕文化及越、羌、戎、夷、巴、蜀、滇的文化相融为一。

一个伟大的时代从此终结,一个更伟大的新时代从此开启。

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此浴火重生。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