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漫谈五十四: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木香草堂 2018-09-21
教育漫谈五十四: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斯金纳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在斯金纳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

一、教学机器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

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

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而在班级教学中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因而强化效果大大削弱;

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

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即使一度离校的学生也能在返校后以他辍学时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

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

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程序教学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

1.教学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五条:

第一,积极反应。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的步子。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第三,即时反馈。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第四,自定步调。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第五,最低的错误率。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2.教学模式

1)直线式程序

这是斯金纳首创的一种教学程序,是经典的程序教学模式。在这一流程里,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一个项目,内容很少。系列的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以“电流”教学内容为例,可以设计成如下小步子:

①电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灯丝(发热);

②电灯灯丝发热的原因是灯丝通过(电流);

③电灯变亮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增大);

④电灯变暗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减小);

⑤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强度就(增大);

……

括号里是正确答案。一个学生如能做出正确答案,教学机器就能显示出来,并可以启动开关进行第二步学习。如此一步一步地展开学习,直至达到学习目标。

2)衍枝式程序

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已有知识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另外,学习材料本身也有难易程度的区分,因此有人便在经典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变体。衍枝式程序便是一种,是由美国人A·克劳德提出来的一种可变程序模式。这一模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每个项目的内容也较多。学生掌握一个逻辑单元之后,要进行测验。测验用多重选择反应进行,根据测验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学习。这种程序有助于消除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

3)莫菲尔德程序

这个程序是美国心理学家凯(Kay·H)在莫菲尔德大学任教时提出的一种程序教学模式,它是直线式和衍枝式程序原则的结合。这一模式遵循的始终是一个主序列,它与直线式不同的是,只有一个支序列来补充主序列;它与衍枝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可以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上,这样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比较而言,衍枝式程序和莫菲尔德程序比直线式程序更优越,因为这两个程序更能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能够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程序。

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借助于程序式的教材,或者进行机器教学。用机器来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机械行为,教师才有可能集中精力设计“小步子”,提出适应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并做到及时反馈。

三、教育影响

斯金纳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8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

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

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教学机器曾经风靡一时。程序教学问世以来对美国、西欧、日本有较大影响,被广泛用于英语、数学、统计、地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斯金纳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也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在当今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在不时地运用程序教学的原则,大家常说的“步步清”、“降低坡度”、“及时反馈”等,都体现了程序教学思想。

不过,程序教学在策略上过于刻板,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程序教学着重于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探讨,不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程序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0efos.html

 教育漫谈五十四: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