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金纳操作主义教育思想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基于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学说基础上的程序教学、机器教学和行为控制的思想对二战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学校中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基本条件

斯金纳认为,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文化的传递教育是改变和塑造人的行为的一种努力。教育学应被视为科学技术学的一门最重要的分支。应以行为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改造教育和教育学为此,必须考虑在学校中创造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学习条件

首先,要明确学校期望建立什么样的行为,因为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塑造者,教师必须对教什么、要学生形成的是什么行为等有清楚的认识,才有可能达到有效的教育。

其次,要善于安排和利用有效的强化物,对儿童的单纯控制事物本身的自动强化”(如儿童可以连续几个小时地玩玩具) 要予以高度重视。此外,教师的亲切、友善,对学生的奖励,学生间的竞争等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强化作用,应善于加以利用。

第三,必须使强化同所要求的行为联系起来,将教学过程尽可能地分成许多小步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强化频率,以逐步形成复杂的行为模式,并在每一阶段上保持这种行为的强度

序教学和机器教学

符合上述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条件的教学,在斯金纳看来就是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他认为,教学就是通过控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反应,学生被教,其意就是诱导学生从事新形式的行为,而且是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形式的行为。在教学领域中正是通过安排好强化列联并提供强化而塑造有机体的行为,并使行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强度水平。程序教学就是应用特殊的强化技术,以取得特殊形式的强化结果,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适合学生的既有水平。程序应由学者专家预先编定,使程序材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相联系,材料所用的语言要能被儿童所理解。

2.有学习程序的目标或目的。程序设计者在设计整个程序中要明确确定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范围,并且这些目标或目的是用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加以说明的。

3.学生的积极反应。程序学习要求学生和程序间相互影响其程序教材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一般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填空、解题、书写答案作出反应,这就使学生的学习经常处于积极状态

4.小步子的逻辑序列。教学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若干小单元编成程序,材料一步步呈现,每次只给一小步子,难度逐渐递增使学生容易理解。

5.及时的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作出一个反应,都应立即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即对学生反应给予反馈,做出正确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它能使学习者得到奖赏而增强信心。

6.自定步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每---个学生以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

7.最低的错误率。程序教材的编制是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这可保证学生基本上每次都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的程度。

斯金纳指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或纠正错误,无错误的学习更有活力和效率。斯金纳主张程序教学应通过教学机器来进行,他倡导使用能评价构答式反应的机器,这种教学机器可以通过对其提供的填充、运算和写出答案等等活动方式,使学习者在构答问题时能经常处于积极的反应状态。其程序材料以直线式编排,学生学了第一步获得正确反应后再出示第二步,依次类推,学完为止。斯金纳不赞成学生从一组选择材料中选择答案,而是极力主张由学生自己去构答答案,因为多重选择难以避免学生只是凭幸运选对答案,而不是真正掌握知识,且似是而非的多重选择答案会造成塑造行为的障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