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股骨头直径:将股骨头理想化为球形,其球心为股骨旋转中心,O。 2.颈干角:股骨颈中轴线与股骨干中轴线的夹角,α。 3.偏心距:自股骨头球心做股骨干长轴的垂线,股骨头球心到垂足A的距离为偏心距,即线段OA。 4.外展肌力臂:自股骨头球心作经过大转子切线的垂直距离,垂足为B,即线段OB。 5.体重力力臂:先作两坐骨结节的水平切线,然后通过耻骨联合作其垂线,经过股骨头中心到此垂线的垂直距离,垂足为C,即线段OC。 6.小转子中点冠状径:过小转子中点做股骨干长轴的垂线,与髓腔内外侧缘相交,交点间的宽度为TO,即线段L1. 7.干骺宽度T+20:过小转子中点上20mm做股骨干长轴的垂线与髓腔内外侧缘相交,交点间的宽度为T+20,即线段L2. 8.干骺宽度T-20:过小转子下中点20mm做股骨干长轴的垂线,与髓腔内外侧缘相交,交点间的宽度为T-20,即线段L3. 9.峡部直径:股骨干最狭窄部的直径,即线段L4. 10.髓腔闪烁指数:干骺宽度与峡部直径的比值(T+20/峡部直径)。 11.旋转中心水平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O到过泪滴内缘垂线的垂直距离,即线段OS。 12.旋转中心垂直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O到过泪滴下缘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即线段O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