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乏其理也

 天地虚怀xia 2018-09-24

不乏其理也--------张东宝

近有网名“真实行者”,看了我的博文《站桩功与无为无不为》后,发表评论说:
我经过思考认为,追求麻、热、胀,在开始阶段是对的,越显著越好。
甚至在相当长阶段,都可以追求麻、热、胀,不要怕这个。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不要贪心,贪心产生,就不舒服了。
有时候,贪心表现为急躁,过高的期望;这些都要注意。
但到一定阶段,也要注意平衡。
比如,清凉的感觉(东宝注,一阴一阳为之道。热为阳,凉为阴。老子亦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样,才全面,减少弊端。
我以为,这位道友之言,不乏其理也。
无论是扎针灸或是炼功而产生的“麻、热、胀”气感,
按安平先生的说法,乃“道之器”也,即求“道”之“器”。
形而上,必须有形而下为基础;
故“道”离不开“器”。
无形为道,有形(有感)为器;
“道”隐于“器”中。

庄子曰:
通天下一气耳!
“道”以“气”立,无“气”则无“道”。
聚则成形(器),散则成气(道)。
老子亦有言: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最后,“万物”又归为“一‘’;
一者,气也!
如此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
万物又复归于其夲原----道。
而站桩抱器(器者,球也,气也,实也,虚也,有感也,无感也),
都是从有形(有感)有象,逐歩走向无形无象的道之境界。
用老子的话来说,
乃“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清静为天下正”;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东宝注,读此大有浑圆之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之言,岂可忘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