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袁家玑 3

 鉴益堂 2018-09-25

5合病与并病:《伤寒论》中有合病并病之称。柯韵伯云:“并病与合病稍异者,合则一时第一卷421并现,并则以次相乘。”袁氏认为,六经辨证论治虽各经基本上有其主证主方,但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可以出现复杂的证候。《伤寒论》叙述合病、并病虽仅有十二条,而且仅限于三阳经,但已对合病并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提示了证治原则。

 


论中言合病者有四种证型,共计七条:论太阳阳明合病三条:32条、33条、36条,从这三条太阳阳明合病,以表证为主,治疗以解表为先。32条内迫肠胃,自下利的宜葛根汤。33条不下利,但呕,葛根加半夏汤。36条喘而胸满,是表证未解而肺气失宣,故仍用麻黄汤以宣肺达表。


 


论太阳少阳合病之172条是太阳在表之邪并入少阳,热迫于里而下利,重在于里,故用黄芩汤以直清里热,若呕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论少阳阳明合病一条,即256条阳明少阳合病,脉滑而数,以里热燥实为主,故宜大承气汤以攻下。论三阳合病二条:268条、219条,三阳合病,阳明经邪热炽盛,故独取阳明,禁用汗下两法,故用白虎汤以独清阳明之热。


 


论并病者分两类,共计四条:论太阳阳明并病一条,即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此太阳病并入阳明,而太阳表证仍在的治法,虽未出方,治法已备,宜小发汗以先解太阳之表。认太阳少阳并病三条:142条、176条、150条。这三条说明太阳少阳并病,汗、下两法均不可行,宜用刺法,取穴如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或刺期门。合病并病,偏于表者从表治,偏于里者从里治,汗、下均不宜者,则以针刺以泄其邪。


 


袁氏认为《伤寒论》论合病、并病只有上述十二条,仅可作为举例示范以示治疗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其实三阳三阴合并病的例子很多,可以推而广之。柯韵伯《伤寒论翼·合病启微第三》曰:“病有定体,故立六经而分司之;病有变迁,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参之,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底,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则是三阳矣。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病之名,而有合病之实。或阳得阴而解,阴得阳而解,或阳入阴而危,阴亡阳而逆,种种脉证,不可枚举。学者当于阴阳两证中,察病势之合不合,更于三阳三阴中,审其证之并不并。于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扶阳抑阴,泻阳补阴等法,用之恰当矣。”袁氏甚是推崇此说,认为与人启发不少,合病并病并非仅限于这十二条,《伤寒论》中合病并病例子不少,它同六经传变的关系密切。如168条就是太阳与太阴并病,又如301条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少阴与太阳同时发病,认为是太少两感或太少合病均可。故六经辨证既要分看,又要合看,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关于治法,合病当从综合论治,并病可以分证论治。认识传变与合并的变化,因证立法,以法定方,不固执一方一药,才能符合《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


 


6论治与八法:袁氏认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领,密切配合八纲辨证,指导着辨证论治,广泛运用了治疗八法。《伤寒论》对治疗八法的运用继承了《内经》的理论和治则,进一步作了具体的发挥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使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因证立法,以法系方,以方带药,把六经辨证、八纲辨证与八法的运用密切地配合在一起,很好地发挥了治疗作用。


 


(1)汗法:病在表则宜汗,即《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十剂轻可去实之义。从六经辨证第一卷422来看,汗法各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如太阳伤寒证,宜麻黄汤以发汗解表,太阳中风证,则宜桂枝汤以解肌祛风,二者均为外感风寒,以辛温解表为主,但有表虚表实之别,麻黄汤重在发汗以解表,桂枝汤则重在调和营卫以解肌。如属温病,在卫汗之可也,用辛凉解表,《伤寒论》太阳篇第6条已提出温病证候,未提治法,后世温病的银翘散、桑菊饮则从此发展而来。从麻桂二方发展变化出来的汗法,又有大小轻重之差别,如桂二麻一汤太阳发汗之轻剂,桂麻各半汤是太阳之微发汗法,大青龙汤是大剂发汗而兼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发汗而兼清里热,麻杏石甘激发以清宣肺热为主,虽重在清,但麻黄石膏相伍,又是辛凉微汗之法。由于太阳表证所兼之证不同,亦麻桂二方加减,除上述数法外,如兼水饮则用小青龙汤以发汗,外解风寒,内除水饮以平喘咳。兼项背强,汁出恶风者为表虚兼太阳经输不利,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恶风,则属表实兼证,用葛根汤,其它,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而兼平喘,桂枝新加汤,解肌而兼顾营阴不足,皆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又如阳明篇234、235条之表证兼里实的证候,与桂枝汤或麻黄汤发汗,阳明病禁汗,此因兼证而用汗法,属权变之法。少阳属半表半里证,忌汗、吐、下,但兼表与柴胡桂枝汤以微发汗。三阴一般不可发汗,但太阴276条太阴偏表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又如桂枝人参汤证之温中解表,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扶阳温经发汗,或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微发汗,厥阴之当归四逆汤是养血而兼温经发汗,均为汗法之变。袁氏认为,《伤寒论》之汗法,不仅仅用于太阳,而它经之兼表者,根据证候亦可发汗,有专以发汗为主要治法的,有调和营卫以解肌发汗的,有汗而兼清,汗而兼和,汗而兼温,汗而兼补,汗而兼养血等法,可见辨证及病机分析十分重要,虽方各有经,而用可不拘,此仲景之活法也。


 


(2)吐法:痰饮、食积阻于上焦胸膈,宜用吐法,即十剂的宣可决壅。《内经》说“其高者因而越之”之义,即因势利导之法。如,瓜蒂散之涌吐痰实,厥阴355条之痰厥证,亦用瓜蒂散以吐之,均为吐法的运用。吐法易伤正气,慎用为妥。栀子豉汤,临证运用,并非致吐,不可称为吐剂。


 


(3)下法:邪实于里,病机向下者,宜用下法,即中满者泻之于内,血实者宜决之,十剂泄可去闭之法。下法是以通里攻下为主要目的,有寒下、温下、攻逐之不同。寒下,如承气汤证;攻逐指痰热水饮结于胸胁,应用攻下与逐水并行之峻剂,如大结胸证,与大陷胸汤以攻逐水饮,泻热破结。悬饮证予十枣汤专逐水饮。血实者宜决之,如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丸,以活血化瘀,或破血逐瘀,此寒下与活血逐瘀并行之剂;温下之法应用于寒邪与痰水互结,凝滞不通,如寒湿结胸,治以温下温通、涤痰开结的三物白散,《金匮》之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均为温下之法。另有润导通便之法,如蜜煎导、猪胆汁导。如中虚而热结便秘,亦可补而泻之,如桂枝加大黄汤。后世根据上述下法发展充实了下法的内容,治疗方法已更为完备。袁氏认为,在使用下法时必须辨清寒热虚实及其相兼和夹杂情况,才能正确进行辨证论治。


 


(4)和法:邪在少阳,不可发汗、吐下和利小便,治疗宜用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为和法之主方,和其里而解其外。少阳兼证,偏表者的柴胡桂枝汤,偏里的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均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减,亦属和解。四逆散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使枢机运转,表里得和,也是和法。推而广之,诸泻心汤、黄连汤、干姜芩连汤都是寒温并有,清补兼施,辛开苦降之剂,亦为和法。故和法并不局限于少阳病,其他经也有其和法,如桂枝汤就称为调和营卫之剂,乌梅丸也是和解寒热错杂之剂,和法在《伤寒论》中应用是较广的。


 


(5)温法:根据“寒者热之”、“热可制寒”的原则,病属寒者,宜用温法。但有表寒、里寒之第一卷423别,表寒宜辛温发汗,里寒主要指阳虚,邪从寒化,或阳虚,寒从内生之里虚寒证,则宜甘温辛热以扶阳、温中,或温经散寒,是为温法之主要内容。里寒亦当判别病位,为何脏之虚损,有温脾、温肾、温肝等不同治法,温法多与他法配合,与补法配合最多,故有温补之说。如理中汤(丸)、四逆汤类、真武汤、附子汤、吴茱萸汤等均为温法。此外,亦有寒实之邪,又宜温通、温下,如三物白散就为温下寒实之剂。


 


(6)清法:根据“热者清之”、“寒以胜热”的原则,病之属热者,宜用清法。六经虽均有热证而宜清,但运用清法各有不同,以阳明经热为清法之正。清法可单独运用,但兼用者较多。白虎汤为清法之代表方剂,治里热炽盛之阳明经热证。六经使用清法者或兼用清法者很多,如大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桂二越一汤、阳明三清法、湿热发黄诸方、黄芩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汤等等均属清法。清法临证应用甚广,尤其是温病学说,在《伤寒论》清法的启发下有了更大的发展。


 


(7)消法:病邪结滞于中,宜用消导和散结之法,非纯用汗、吐、下与补法能以解除者,能使气血寒热痰湿食滞等结聚之邪得以消散,故有“化而非攻,和而非补”之说。如诸泻心汤之治心下痞,即是和寒热,调虚实以消除心下痞满,小陷胸汤之清热化痰开结,治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栀子厚朴汤,治心下痞塞的枳实栀子豉汤,均是清热除烦,行气宽中而消痞满之剂。又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之消补兼施,宽中除满,茯苓甘草汤以治水停心下,厥而心下悸,均为消法。袁氏认为消法多寒温并用,清补兼施,以消除寒热痰湿积滞之痞结,药用辛开苦降,行气宽中之品,因寒热错杂之邪,非此则不能消散其结滞。消法亦多与它法合用。


 


(8)补法:根据“补可扶弱”、“虚则补之”的原则而立,凡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已虚,皆宜用补法。《伤寒论》之治法总的不外祛邪与扶正,它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和“存津液”的基本精神,所以各种治法都包含着邪去正安,扶正祛邪的内容,不是单纯的滋阴补阳,益气补血。如桂枝加附子汤,即解表中扶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于发汗中补阳,桂枝新加汤即于调和营卫中以补益气阴,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即于清热中益气,这些攻补、清补兼施的治法都含有扶正祛邪,寓补于攻的补法在内,可以说是补法的灵活运用。三阴以虚证为主,阳虚者宜温补,常温阳与补气合用,如理中、四逆辈、厥阴之吴茱萸汤等,阴虚热化,则宜育阴清热。《伤寒论》中补法亦用之很广。


 


以上是袁氏对《伤寒论》治疗八法的认识,十分深刻,运用灵活,很好地指导了《伤寒论》治法的研究,更便于清楚地掌握立法、选方、用药的一般规律。八法的相兼为用,证变法随,根据这些原则,八法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如后世《医方集解》就分为二十二类。故古人有“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之说,理解和掌握八法的基础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7通常与达变:袁氏认为,所谓“常”是指普遍的一般规律而言,“变”则指不循规律的特殊变化;“通常”是指掌握普遍规律,“达变”是指了解特殊变化情况,“通常达变”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伤寒论》不论在辨证,还是论治中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如太阳篇14条曰:“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所曰“反汗出”,其意是指太阳病见到项背强时,据31条,常见于伤寒表实之证,按一般规律,当为无汗恶风,但本条未循此常,既见项背强,又见汗出恶风,故曰“反”,不是表实兼项背强,而是表虚兼项背强,所以不与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而与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升津舒经,辨证上具通常达变之意义。又如38条之大青龙汤证,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为其常,紧接着39条就言第一卷424其大青龙汤之变,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临证不知此变,据脉浮缓,有投桂枝汤之虞。脉证上寓通常达变之意。又如阳明腑实证以腹胀满、小便得、大便硬为常,而242条之大承气汤证言“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则为变;237条阳明蓄血证之“屎虽硬,大便反易”,因瘀血性濡之故,亦为其变。可以说《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论述中对普遍规律和特殊变化进行逐层的阐述,论常言变,变中寓常,常变结合,阐明了各经病证的辨证内容。


 


治疗上,通常达变更具其临床指导意义。如阳明病以清热泻实、保存阴液为其要,发汗利不便皆为其忌,此阳明之大法、定法,但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此阳明兼表证之汗法,为阳明之变,不可不知;又如少阳病以和解表里为大法,汗、吐、下均为禁,此言常,但当病兼太阳之柴胡桂枝汤证,是和而兼汗;病兼阳明的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则又是和而兼下,均为常法中之变法。太阴病,温中散寒为其治,汗下均为其禁,此言常,而276条之“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为太阴之汗法,桂枝加大黄汤之兼下,均言其变。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三急下证,其兼汗、兼下,均非少阴之常,乃少阴之变法。


 


论中治法上的通常达变例证很多。袁氏对《伤寒论》通常达变法则在辨证及治法中应用之体会尤深,故而在运用伤寒方时,能于千变万化的病证中做到辨证论治主次分明,定法活法运用自如。


 


8制方与用药:仲景《伤寒论》承《内经》、《神农》之旨,创六经辨证,据证立法,以法制方,遣方用药,微妙精奥,素有“医方鼻祖”之称。袁氏精专细读六十载,对经方之研究颇下苦功,对仲景立法制方,可谓心领神会,认为仲景制方用药之精妙,全在于“知机识证,活方活法”,千余年来用之不衰,能应万变之疾,其妙谛之所在亦在于此。


 


所谓“知机识证”是指熟察病情,详审病机,分析其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病损何经、邪正消长等情况,明确病机,依证定法,以法定方。其关键在于辨证。如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立攻下燥湿为法,以大承气汤治之;腹满吐利之太阴虚寒证,温中健脾,散寒除湿为法,以理中汤治之。《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无一不是依证立法,以法定方。仲景制方,惟求辨证,有是证便用是药,不论病在何经,但求据证而用。如吴茱萸汤之立法在于温里散寒,补中泄浊,降逆止呕。


 


阳明中寒之食谷欲呕,少阴浊阴上逆之吐利烦躁欲死,厥阴肝寒挟浊阴上逆之干呕头痛吐涎沫,三者分别为病在阳明、少阴、厥阴,但阴寒内盛,浊阴上逆之机,呕逆之证则同,故不论病在何经,证候病机相符,用方则一。又如桂枝汤用于太阳中风证,但在太阴病脉浮者,亦可运用;承气汤用于阳明腑实证,亦用于少阴三急下证;猪苓汤用于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证,但在阳明热盛津伤,水热互结时亦用之,若干例证均说明仲景制方用药是谨察病机,据证论治的,故不独外感用之,杂病亦用之。


 


所谓“活方活法”,是指定法制方,依证候的变化而随证增损,即证变、法变、方亦变。如桂枝汤证,若兼见喘证,则于解肌祛风中兼降气平喘,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大青龙汤证,兼见内热烦躁证,则解表而兼清里,于麻黄汤中加麻黄、石膏治之。论中制方的变通视病人体质,邪之多寡,证之变化,临证权衡,全在于随机应变。


 


仲景制方,药味不多,精而不杂,熟谙药物之气味,阴阳刚柔,升降浮沉,厚薄轻重,依法制方,配伍相宜,汤、丸、散、栓,各施其用,适治其所。用药主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首别表里寒热,针对病性用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留者攻之”等等治疗用药法则,《伤寒论》中均有运用与发展。如病在太阳之表,则主以麻、桂等辛温解表之第一卷425品,阳明里实,则以硝黄枳朴之攻泻,少阴阳衰与姜附大辛大热以回阳救急。当病情有兼挟时,还施以相应治疗的药物。药物之寒热温凉,皆以对证、典型者,用之则易,难在疑似之证,其鉴别辨证尤为重要,如身痛一症,表实证、大青龙汤证、桂枝新加汤证、少阴阳衰之附子汤证均可出现,随其病机不同,用药迥别。


 


其二,重视体质差异及邪之多寡。《伤寒论》中虽未明言体质之说,但辨证、用药重视禀赋及阴阳偏盛偏衰之理自寓其中。因人之体质有差异,感邪不同,从化各异,同患一病,治法虽同,则用药有别,如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是言湿热内蕴,或阴虚内热之体,纵患太阳中风证,不可与桂枝汤之辛甘温以助其湿热,用药不可偏辛温,应于辛凉苦泄中求之,如葛根、黄连、黄芩之属,以辛凉彻其热,辛苦以消其满;又如麻黄汤禁例之亡血家、衄家、淋家……用药均考虑了体质因素。又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其用药据体质及邪气盛衰而不同,后者明示强人可加大附子、干姜之量,以速速破阴回阳,又如太阴病,脉弱,胃气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说明脾虚、胃气弱、易腹泻之人,凡苦寒攻伐之品均当减量或慎用。这些都说明仲景在用药时十分重视体质及感邪情况。


 


其三,视病情而权衡轻重缓急。病有缓急轻重之不同,用药亦当相应。如61条之干姜附子汤证,为外寒骤中,阳气暴虚之急证、重证,病情发展迅速,常为虚脱之兆,故急以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之单捷小剂,力专迅猛,且煎后去滓,一次顿服,使药力集中,速速回阳为当务之急,方中不取炙甘草之缓。又如396条之“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的理中丸证,因病势不重,故不用汤之急速,而取丸剂缓缓徐图。又如麻黄汤、大青龙汤,后者则重用麻黄、石膏,大承气汤较调胃承气、小承气之量重,小建中汤之倍芍药等等,均示仲景方药权衡病之轻重缓急、用量多寡、制方大小、不同剂型等,遂致达药。


 


其四,配伍精当,药尽其能。袁氏认为,仲景制方,善于配伍,充分发挥药物不同之功效。


 


如桂枝、芍药配伍,发挥了解肌祛风,敛阴和营之效,于发散中又寓敛阴之意,故能治太阳中风之证。若增加桂枝汤中桂枝之量,则又具平冲降逆治奔豚气之用。桂枝配炙草,取桂枝辛温通阳,炙甘草补中益气,又能扶其心阳;桂枝配麻黄,则辛温发汗之力著;桂枝配附子,能温经扶阳而逐寒湿;桂枝配茯苓又能化气行水,蠲除内饮;桂枝配细辛,又可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黄连汤中桂枝、黄连、参、枣、草配伍,又具和胃安中,宜通上下之阳气而止腹中痛。说明仲景制方,熟知药性,精于配伍,充分发挥了药物不同之功效。又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取麻沸汤渍之须臾,绞汁而服,取其气之轻扬,不用味之重浊,发挥其泻心下无形邪热之作用而消除热痞。大承气汤则是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冲化芒硝,且大黄量大,古方为四两,后下,取其泻热荡实之力峻,由此可见煎法不同,功能则异。诸如十枣汤中大枣煎汤送服之扶正,缓甘遂逐水之峻猛;真武、附子汤中芍药之用阴和阳;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中人尿、猪胆汁之反佐,种种配伍,均发挥了药物良好的治疗作用。袁氏深究仲景制方用药之法,于临证中制方精炼平正,配伍得法,随机增损,总能切中病机而奏效。


 


总之,袁氏从医60个春秋,于仲景心法的研究,颇下功夫,融古参今,既遵仲景之训,又采诸家之说,临证使用经方治病,讲原则,遵法度,圆机御变,灵活进退,当机立断,疗效甚捷,可谓达出神入化之境地。


 


第一卷426二、阐发经义细读深思多临证(一)反复深研举一反三袁氏认为一部《伤寒论》,辨证论治,斯为典范,理、法、方、药开古今之医门,其意精奥,非反复阅读,前后互参,疑似之处,微甚之间,结合临床,细心领悟,才能得其旨,施其用。仲景设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对病证之变化掌握其规律,杜绝其演化,设法以御变,如29条之甘草干姜汤及芍药甘草汤例,就是表证兼阴阳俱虚时误用桂枝汤攻其表,致阴阳两虚,先与甘草干姜汤扶其阳,后与芍药甘草汤扶其阴,后连设二“若……”分别说明邪入阳明或烧针迫汗致阳衰的变证,则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或与四逆汤回阳救逆,此为仲景设法御变,示人发汗后可能出现的变化和证变方随的原则。但当看到,发汗过多,或烧针迫劫,亦可损伤心阳,或发为奔豚,与桂枝甘草汤或桂枝加桂汤治疗;亦可成为欲作奔豚的桂甘龙牡汤证;或致风火相煽,热毒炽盛,气血怫郁,失其常度,或发黄;或火气上攻,迫血妄行而见鼻衄;火毒伤阴则小便难;或火气攻心,发为谵语;诸多变证,当于仲景设法御变中举一反三,才能适应临证多变之病证。


 


袁氏六十载研经探旨,深知仲景用方之妙,惟在用法,此乃古人“方有成局”、“法胜于方”之谓。仲景《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足见方不及法,研究仲景心法,若不细心领会,则难察其中之堂奥。如治心下痞一证,有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其心下之邪热,畅达气机以消痞;若热痞兼表阳虚者,主泻热消痞兼以扶阳之法,制附子泻心汤治之;如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司致痞,又立辛开苦降,和中降逆之法以消痞,与半夏泻心汤主治;兼水饮食滞者,于和胃降逆中又兼宣散水气法,与生姜泻心汤主治;若兼脾胃虚弱,谷物不化者,则立和胃补中,消痞止利为法,与甘草泻心汤主治,此治痞证之五泻心汤法。但细读经文,治痞何止五法,156条之水气致痞,宜化气行水,五苓散治之,水气得行则痞证愈,此又为消痞一法;又如161条脾虚弱,痰阻中焦,气机不畅所致心下痞硬,以旋复代赭汤补益脾胃,化痰和胃则痞消,此又为治痞另一法;165条少阳兼阳明里实之心中痞硬,拟和解兼通的大柴胡汤治疗,此亦治痞之法也。


 


然164条之心下痞兼表不解,“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等均示人消痞之法,如此是谓法中之法。推而广之,桂枝汤、麻黄汤等等均是一方之中,非为一法也。袁氏精研探微,纵横跌宕,对仲景心法,微奥之处,心领神会,故临证中不拘一方,但求良法,举一反三,用之伤寒,治之杂病,皆能奏效。


 


(二)广览注述择善而从袁氏认为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一书,自晋代王叔和编次《伤寒论》以来,至今已1700多年,国内外学者注释者不下六、七百家,从不同角度去探讨仲景之法,他主张广泛涉猎诸家之述,以广见识,开阔思路,加深对仲景至精至微之理的认识。但毕竟学派众多,难于统一,当以能指导临床为其判断标准。袁氏十分推崇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对书中重视理法研究,又密切联系临床,是为《伤寒论》研究之佳本。对柯氏以方类证的立论、六经辨证方法及诸方的分析,反对方有执的“三纲鼎立”说,主张“以方名证,证从经分”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非单为伤寒而设,是为百病立法等观点,倍加赞赏。亦崇尚清代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认为尤氏提出的第一卷427“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是着眼于各经病变的本证、变证、坏证、兼证、邪正虚实、病因异同的基础上制定的。临床抓主证,为其辨识疾病的要点,疑似证的分析,为其鉴别诊断的眼目,认为这种主次分明的辨证方法于临床辨证论治极有价值。此外对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以验案阐发仲景辨证立法的精神,变通运用仲景之法,十分赞赏许氏尊古而不泥古的治学精神。对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亦很推崇,成氏分析各条之病机,对症状的分析、类似证的鉴别,对方药君、臣、佐、使,功能性味的阐发都极为精细,示人触类旁通,辨证有途。袁氏对诸家著述、医案,今之医学资料广为阅读,以对临证治病有实效为宗旨,择其善者以从之。他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善于学习,博采众长,临床运用,随机应变,故疗效称著。


 


(三)去伪存真扬其精华袁氏治学严谨,讲求科学求实之作风。认为中医是朴素唯物论,其理论是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故而,任何学说、制方用药,均须以临床检验为其标准。对《伤寒论》来说,由于成书久远,时代所限,其中某些内容不能为实践所证明,当予扬弃或存疑待考,如六经欲解时,“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栀子豉汤的“得吐者,止后服”;烧散等,验之临床不应,袁氏则主删节或存疑。


 


(四)融古参今运用经方袁氏研经探旨,尤重于临床运用,他广览古今名著验案与今之西学汇通,采古之良方良法,治今病加减化裁,疗效称著。数十年临床探究,认为要用好经方,其要有五:1紧抓主证,明确病机:袁氏认为,有诸内,必形其诸外,主证与病机有着直接的联系,临证他善抓主证以明病机。经方治病,不以经分,以证为据,故主证为其辨证关键。主证,可为一症,亦可为一组症状,它往往反映了病的本质和主要病机所在,故抓主证,则明病机,方可立法遣方用药。如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为阳明热证之主证,故立辛寒清热的白虎汤治之。脉结代、心动悸是心阴心阳两虚之主证,与养心复脉的炙甘草汤治之。一般说来,主证与病机都有着本质的联系。但亦有同病异治者,不可不晓,即同一主证的出现,其病机不同,施治亦异。如下利为主证,有表邪内迫阳明致下利者,以葛根汤逆流挽舟;有脾虚寒湿下注者,以理中汤温中散寒除湿为治;亦有热利之黄芩汤者;四逆汤之扶阳抑阴者,诸多病证,均可有下利之主证,又当以主证之特点,四诊合参,详为鉴别更有寒热真假,辨证就更为重要。


 


2分辨兼证,灵活加减:袁氏说,世间病证,变化万千,如出所病者有之,变化者更其多也,仲景之法,论中已明示据证加减,今人之体质、病状、兼夹之证、药后反应,均当详审,据证损益如法,剂量加减适度,方可施治中的。


 


3权衡邪正,虚实分明:袁氏指出仲景立方,或是扶正,或是驱邪,或邪正兼顾,于邪正虚实,盛衰之中,斡旋而用,促使阴阳平衡,病情向愈。一般而言三阳证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三阴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但临证每多虚实互见,表里兼夹,寒热错杂,故扶正与驱邪往往同时并用,对邪正多寡,又当审明分寸,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当为明辨。


 


4标本缓急,治有先后:袁氏认为仲景《伤寒论》治病之标本缓急井然有序,一般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轻者缓治,重者急治,虚证缓治,实证急治,这为常法。但治疗中亦要注意变第一卷428法,如虚证病情危急者,亦当急治,如干姜附子汤之急扶其阳,四逆、白通之破阴回阳,少阴病急温之条文,通阳之温灸法,均是其例。亦有实证本当速速驱邪,但因病重,邪结较深,驱邪难于速去者,亦可以丸剂缓图,如抵当丸之例。表里合病,先表后里为其常法,但亦要分辨里证情况,里虚,里实,急重时都当先里后表,种种情况,均当明析。他还强调《伤寒论》中急证、危证颇多,诊治当胆大心细,胆大在于对危证、重证之果断性,心细在于详审病情、危甚俱明,庶可当机立断,当下则下,当补则补,大制其剂,以挽垂危,紧急关头,切不可踌躇不决,贻误病机,坐视其败。袁氏治重证,果断心细,经验丰富,力挽沉疴,于重危之中尤见功力。


 


5熟识药性,煎服遵法:袁氏说,仲景之方用药不多,但精于药物之性味功能,寒热补泻,气味升降,配伍煎服均有法度,使药物充分发挥了治疗作用,临证当予重视,方可见效。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之麻沸汤渍之,不如此法服用,未必有效。


 


袁氏数十年学习仲景之法,锲而不舍,悟其奥意,临证更能师法活用,屡见效机,这种博学不穷,笃行不倦的治学精神极为可贵,上述认识,诚经验之谈,对指导学习与临床颇具意义。


 


三、冠心病标本分析论病机袁氏对冠心病的研究十分深入,集数十年经验,撰有“权衡标本,燮理脏腑,化瘀宣痹,通补兼施”、“对冠心病辨证论治的体会”等文,发表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医林拔萃》及杂志,阐述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明析其标本虚实及其相互关系,论述十分精辟,对认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极有帮助。


 


中医古代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据临床证候,如胸痹、胸痛、胸闷、心痛、心悸、短气等症状,对本病已早有描述和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阴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类似心肌梗塞的记载。同篇并描述了厥心痛的症状,如“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心”,“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对心绞痛的症状描述是很明确的。《金匮要略》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章论述,将胸痹、心痛、短气联系起来讨论,对本病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法则与方药,此后,历代医家在理论及临床上作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宝贵经验。本病在“心悸”、“怔忡”中亦有相关的论述。


 


(一)本虚———重点在心,旁及四脏袁氏认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首条就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明示胸阳不振,阴邪搏结为冠心病之主要病机,其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虚实互呈,而以本虚为主的证候。追本溯源,治病当求其本,而病之本,本于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在发病中又至为重要。《内经》云:“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阳”位于胸中,心气心阳虚损,则胸阳式微,阳微不运,心血失去推动,流行不畅,可致气滞血瘀,久则心脉瘀阻,出现胸痹心痛短气之证。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之极虚,乃心胸阳气之虚,虚则阴邪乘之,阴乘阳位之机关键在于阳微,故温通心阳,补益心气为治本之要,只要胸阳一振,得以宣发,有如光照万物,阴霾四散。心之能第一卷429事,又主生血,心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安则心痛怔忡发生;血之不足,心气亦虚,阴阳两虚,痰瘀交阻,发病亦属常见。


 


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其功能失调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脾主中州,主灌四旁,胃为仓禀,摄水纳谷,同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心乃君主,赖其长养。若脾气失调,运化不健,则不能奉心化血,致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脾又为生痰之源,如饮食不节,谷物不化,或过食肥甘,可聚湿为痰。肺居胸中,乃制气之主,贮痰之器,肺失宣降,水津失于布散,亦可聚而为痰。


 


脾肺气虚,痰气交结,可阻遏心阳,痹阻脉络而发病。


 


肝属于木,木气冲和条达,则血脉流畅。肾乃水脏,水充则龙火不升,若肝肾阴虚,则心血不足,血循不畅,可瘀阻心脉;且肝肾阴虚,阳亢生热,可炼液为痰;肝郁化火,疏泄不利,失其气治血和,均可致痰瘀气滞交阻,胸痹心痛发生。肾乃阳气之本,肾阳不足,心气亦虚,阳虚饮结,寒湿不化,水泛为痰,上逆凌心,亦可痹阻心脉,甚则心肾厥脱,危在旦夕,致极危之证。


 


由此可见,本虚主要是心之阴阳气血不足,重点是心阳不振,而全身脏腑功能失调与心又密切相关。


 


(二)标实———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痰浊、瘀血、气滞痹阻心脉,乃病之标,属实。气、血、痰之形成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袁氏强调对于痰浊当予重视,此为广义之痰,为脏腑功能失调之产物,不专指咳嗽咯出之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往往与痰有关。痰的生成,首责正气不足、脏腑失调,其中肺、脾、肾、三焦四者关系最为重要,四者中又以脾气为主,如果脾气运化失司,不能尽散水精上归于肺,以敷布全身内外,濡养百脉,而肺气不能下降,三焦失于通调,气亦不能下交于肾,肾气不能正常蒸化水液,水液停滞中焦,泛溢表里,即可积液为饮,煎熬成痰。若伤暑、湿、寒、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起居失宜,情志抑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机升降出入,或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亦能致水谷精微不得敷布,津液停积而生痰。


 


瘀,亦是致使冠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重视。瘀的概念有二,一为瘀滞不行之血液,一为血液运行不畅,其中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血液,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血液。但血液运行正常与否,关键还在于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亦可致瘀,故气对血的影响最大,气虚气滞均能导致血瘀。由此可见,气机阻滞不仅生痰,而且也导致血瘀。因此痰瘀常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痰瘀凝聚必然阻碍气血运行,气血不畅致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交阻愈甚则气机愈加郁滞,反之亦然。


 


(三)病机———胸阳不足,阴邪搏结冠心病的发生,从虚实标本来分析,“胸阳不足”指心阳心气运行机能不足,属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于心脉,属实,为标。正虚邪结,正邪相搏于上焦,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而以本虚为主的证候,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脏腑气血的不足,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浊的形成,它们虽是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反可成为致病因素,导致心阳不宣,气机阻滞,则胸痹心痛发生。概括起来,主要病机有三个方面:1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心阳心气不足,心血失去心阳的推动,血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第一卷430心脉瘀阻。


 


2脾湿生痰,阻遏心阳。脾胃失调,运化不健,或过食肥甘,痰湿不化,痰瘀交结,阻遏心阳而致气滞血瘀,使之心脉痹阻。


 


3肝肾阴虚,痰瘀交阻。肝肾阴虚则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则心气亦虚,气血俱虚,导致血循不畅,以致心脉瘀阻。且肝肾阴虚则阳亢生热,也可炼液为痰,痰瘀交结,阻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发生。


 


三者相互影响,层层相因,逐步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袁氏对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分析十分透彻,抓住了胸阳式微,阴邪搏结这一关键,并与脏腑功能失调,痰瘀气滞交阻的标本虚实作了清楚的阐述,言简意赅,诚为经验之谈,对于认识冠心病之本质与临床均有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