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专题:象式坦克歼击车小考证一则

 fairyfail 2018-10-01

在经过了从1943年7月的“城堡行动”以来的一系列恶战之后,国防军第653重型装甲歼击营剩余的42辆“费迪南”被送回它们的出生地——奥地利的尼伯龙根工厂(Nibelungenwerke)进行大修和改装。在蒙受了惨重损失的同时,653、654两个重型装甲歼击营也对苏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尽管存在着很多先天不足,“费迪南”还是与“虎”式一样,让苏联人患上了恐惧症,以至于后者会把自己遇到的许多无炮塔战斗车辆都叫做“费迪南”。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的“费迪南”,这辆车属于654营(第656装甲歼击团6连),涂布着该营常见的西瓜纹迷彩。


所有被送返尼伯龙根的车辆均被彻底拆卸清洗,重新组装。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车辆接受了一些很明显的改装,对外观影响较大的项目如下:

1, 在机电员位置加装机枪,并局部加强机枪座附近的装甲

2,加装车长指挥塔

3,所有车辆统一涂布防磁涂层(Zimmerit)

4,更换了履带的形制(有八字纹接地筋的Kgs64/640/130

5,新设计的动力室通气格栅,可以防止弹片溅入动力室内

除此之外,千斤顶和随车工具的箱子从车体侧面移到车尾,备用履带装设位置也发生变化,驾驶室两侧的观察口也被堵死。这样改装过的车辆被后人称为象式。事实上这些车辆真的被德军称为“象式”要等到1944年5月了——653营领回了这些车辆,在意大利战场和东线试图继续为第三帝国续命。除了从东线战场上带回的42辆车外,还有一些之前后送的损毁车辆,以及两台保存在库默斯多夫试验场的车辆也一同接受了大修,最终一共有49辆“费迪南”和3辆VK 4501(P)维修车陆续改装完成,回到了653营的序列中。

在尼伯龙根工厂外面等待拆解维修的“费迪南',经过将近半年的苦战,且未接受过彻底的检查和维修,这些战车已经残破不堪,多数都已经丧失了正常行驶的能力。

在尼伯龙根工厂内,一辆“费迪南”正在被车间中的天车吊起,越过下面的四号坦克装配线送去维修。

一部分“费迪南”曾在位于东线第聂波罗彼得洛夫斯克(Dnepropetrovsk )的集团军级维修厂接受过比较有限的维修。早在回到奥地利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车辆在战斗室前方加装了雨槽,以及将火炮外护盾反向安装,所以这两项改进并不是全部在尼伯龙根工厂完成的。


在意大利作战的象式

653营1连在1944年2月中旬领到了返修过后的象式战车。此时,意大利的战局吃紧,盟军试图在安齐奥海滩登陆,迫近罗马并把驻意大利的德军拦腰切断。德军当时能够在滩头对盟军发动反击的力量非常有限。迫于形势的严重性,653营1连紧急驰援意大利,准备在2月底对盟军的滩头阵地发动反击。当然德军的反击进行的非常非常不顺利,653营1连在安其奥滩头折损了两辆象式(战术编号131,111)。在此之后,这个连固守在安齐奥至罗马的古斯塔夫防线上,直到同年5月盟军冲破这条防线,逼近罗马。

111号象式在安齐奥滩头蹍上了地雷,因为地面松软,难以回收,这辆车后来被德军爆破了。


1944年6月,德军放弃罗马全线北撤。在这个过程中,象式坦克歼击车机动性差的弱点被暴露无遗,意大利多山的地形对象式的传动系统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且遭受了盟军飞机的不断空袭,到了1944年8月,653营1连几乎损失掉了所有的象式,损失原因各种奇葩,有被盟军飞机航弹命中的,有传动系统崩溃被自毁的,还有过桥的时候把桥压塌挂掉的(121号象式,在此车掉下桥的瞬间车长被未锁紧的主炮炮尾压死,其余车组成员生还)。到了1944年8月2日,这个连仅剩下了两辆象式,被迫向德国撤退。

在罗马北部撤退途中被遗弃的124号象式。

另一辆在意大利因为空袭而翻车的象式,底装甲被航弹爆炸的冲击波撕裂。


653营1连在意大利损失掉的象式当中,连长座车(战术编号102)被美军几乎完整地缴获,后被送到马里兰的阿伯丁博物馆,经历了几十年难看的灰白色防锈漆涂装后,美国人终于要尽可能按照原样复原这辆车了,虽然在我看来还是很假。

102号象式刚被美军缴获的样子

保存在阿伯丁的102号象式,目前可能已经转移到弗吉尼亚的利堡。


在意大利作战的653营1连象式防磁装甲有一些很独特的特点——低位的防磁装甲(没有高过战斗室的轻武器射击口盖),战斗室正面是没有防磁的。

在意大利作战的象式,防磁装甲的鲜明特点


在意大利作战的VK 4501(P)维修车,它的防磁纹路和象式不一样,前装甲上的防磁呈竖纹。


在东线作战的象式

653营的2连和3连领到返修的象式战车时间略晚于1连,于是就没被送往意大利,而是被送回东线。这一批象式(34辆战车和2辆费迪南维修车)于1944年3月底被装车送往乌克兰,抵御苏军的进攻——与这批象式一起抵达东线的还有一些很奇葩的装备,比如一辆改装过的虎P,653营的维修连还充分发挥了废物利用的精神,在一辆维修黑豹上装上了四号坦克炮塔当做指挥车,在一辆缴获的T34坦克底盘上架设了Flakvierling 38四管20毫米高射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象式坦克歼击车虽然在东线开阔的地形上威力巨大,但区区三十多辆战车面对苏军的滚滚装甲洪流显然是杯水车薪无能为力。1944年6月苏军在东线全线反攻之后,因为作战区域土质过于松软,难以行驶和进行回收工作,这些战车在撤退中被大量抛弃,1944年8月尚余12辆能动的战车。


在东线作战的象式由于在尼伯龙根工厂返工的时间和在意大利作战的象式不同,自然会有一些很不一样的特征,尤其是防磁装甲——高位的防磁装甲,覆盖了战斗室的射击口盖位置。战斗室前端两侧各有一个角被涂布防磁装甲。另外,653营的营徽——插入多瑙河的尼伯龙根之剑——一般情况下被描绘在战斗室左上角。

一辆典型的在东线作战的象式,战斗室前端的防磁一角很明显。



东线作战的象式,高位防磁的特点非常明显



东线作战的象式,红色箭头指的是营徽位置


有四辆严重过火的象式没有在尼伯龙根工厂接受修理,而是在维也纳军械库翻修完成,它们的战斗室后舱门被由抛弃式改成了对开式,下图是其中一辆。


一辆战斗室后舱门改造过的象式


通过这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辨别出战斗室侧面高低防磁位的区别,在东线作战的象式大多数都是高防磁位(高过轻武器射击口盖),而在意大利作战的象式都是低防磁位(只延伸到轻武器射击口盖靠下位置),所以,这一特征应该和改装完成的时间早晚有关。

除了防磁位高低之外,象式前装甲大螺钉附近的防磁纹路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车在螺钉附近存在菊花状的放射纹路,有的则只是普通的横纹。


一般来讲,象式侧面的防磁涂层纹路都是横纹(前面的221号车比较清晰),但也能见到带有不规则竖纹涂层的个体。


指挥型的象式,战斗室后部右上方加装一个用于安装星形天线的基座,注意这辆车在千斤顶垫木的位置卡着一个用来在铁路运输时卡住履带的木楔子。


所有在东线损失的653营象式都没有留存至今,也就是说在美国的那辆象式是仅存的一辆这种战车。


尾声:第614重装甲歼击连

1944年7,8月间,653营的2连,3连在东线还剩下12辆能动的象式战车,这些战车可能得到了从意大利撤回的两辆象式的补充。与此同时,653营的所有三个连准备去西线接受猎虎坦克歼击车,这十余辆象式被组编为一个单独的连——第614重装甲歼击连,继续留在东线作战。此时德国的工厂已经基本不再生产象式的备件,这十几辆战车就这样在前景极度悲观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到了1945年春。最后一辆象式是什么时候损失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答案,大概是发生在柏林战役期间。但无论如何,653营和他们的象式一起成为了二战的传奇。


第614连组建到解散的时候正值二战末期,德军留下的照片资料极少,以下是能确认的几张。

1944年8月撤退到波兰克拉克夫地区休整的614连象式


很可能是和上图是同一辆车,同样摄于1944年8月的克拉克夫


这辆象式很有趣,全身的迷彩涂布非常凌乱,没有任何营徽,连徽和战术标志。除了典型的备用履带,车体前侧面似乎有专用的挂钩多挂了两组备用履带。除此之外,这车的防磁是低位,战斗室前部两个角都有防磁残留。


PS,笔者目前在制作的一辆象式坦克歼击车模型就是在力图还原此车,目前我那个模型是这样子的:

手残的作者制作的象式坦克歼击车模型,比例1:35,未完成


威龙的6465防磁版象式的防磁式样存疑,看起来该产品旨在试图复原一辆低防磁位的车辆,但不知为何战斗室前装甲上却有面积不小的防磁涂层。


另外一张能确认的614连象式是这么一张:1945年初被遗弃的614连象式这辆象式可能由于机械故障被遗弃在奥德河附近,总是声称“遇到费迪南”的苏军这次终于遇上了真的费迪南(象式的前身)。

关于象式的前身费迪南,以及653营的那辆奇葩的虎P,笔者以后会专门发文考证一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