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髓损伤的评定及预后

 一抹烟灰一点尘 2018-10-01

损伤平面的评定

        神经损伤平面是指脊髓损伤后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例如:C6损伤,意味着C6及以上(C5~C2)仍然完好,C7及以下出现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平面

  1. 关键肌是指确定神经平面的标志性肌肉;

  2. 由于一条神经支配多块肌肉和一块肌肉受多条神经支配的特性,因此根据神经节段与肌肉的关系,用肌力3级以上的关键肌来确定运动神经平面,但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4级;

  3. 运动积分是将肌力(0~5级)作为分值,把各关键肌的分值相加。正常两侧运动平面总积分为100分;

  4. 确定损伤平面时,该节段关键肌肌力必须达到3级,上一节段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4级以上。例如:考虑C6损伤,桡侧伸腕长、短肌的肌力必须达到3级,其上一节段的肱二头肌肌力必须达到4级或5级;

  5. 对于临床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无法检查的肌节,如C1~C4/T2~L1/S2~S5,运动平面可参考感觉平面来确定。如果这些节段的感觉是正常的,则认为该节段的运动功能正常;如果感觉有损害,则认为运动功能亦有损害。

注:运动神经平面的关键肌

感觉神经平面

  1. 关键点指标志感觉神经平面的皮肤标志性部位;

  2. 感觉检查必查部分是两侧28对皮区关键点;

  3.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缺失;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

  4. 正常者两侧针刺觉或轻触觉的总积分为112分(需要分别记分)。

注:感觉神经平面的关键点

完全和不完全损伤的评定

  1. 部分保留区:是损伤平面以下仍有感觉或运动功能残留的节段;或感觉和运动均保留而功能弱于正常的区域。在不完全损伤时,常有这种区域,而且其范围超出三个节段;在完全性损伤时,也可有这种区域,但其范围不应超出三个节段(这是完全性脊髓损伤经过康复治疗后损伤平面可以下移,即功能可以改善的依据,称为神经根逃逸)。

  2. 骶残留:是骶部神经传导束幸免于损伤之意,是不完全性损伤的重要特征。骶残留的原因是由于不完全性损伤多属挫裂伤,容易引起出血,而脊髓中央灰质血运丰富,容易发生出血性坏死,但皮质脊髓束下行到骶部的纤维最靠近外侧,因而常能幸免。

  3. 完全性损伤:是指损伤后不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也不超过三个节段。完全性损伤的确定必须在脊髓休克消失后才可做出,原因是在脊髓休克阶段,一切反射均暂时消失,因而无法判断。

  4. 不完全性损伤:是指有明确的骶残留和部分保留区超过三个节段即可确定。

注:脊髓损伤的ASIA损伤分级

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注:1 可进行治疗性步行;2 可进行家庭性步行;3 可进行社区性步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