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果分析和调养

 中庸为善为美 2018-10-03

气虚.png

1513067282499056.png

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说话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1513068041846664.png

1、先天体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 

2、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化生不足。 

3、家族成员多数较弱、怀孕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等。 

4、神过劳,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思,思虑伤脾。 

5、形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6、长期节食会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7、喜欢吃冰冷寒凉、肥甘厚腻、缺乏运动。 

8、七情郁结,不开心,尤其是吃饭时生气。 

 

1513076465416127.png


1、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 

2、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3、常见表现: 

   1) 肌肉松软,皮肉(肚皮、眼皮、屁股、脸)下垂。 

   2) 多汗自汗出虚汗,运动更甚。 

   3) 没食欲,消化不良,经常腹胀,或者胃强脾弱:食欲很好,食速很快为胃强;同时饭后腹胀明显,这是脾虚难化。 

   4) 平常说话语音低怯,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面色偏黄或晄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华,记忆力减退。 

   5) 大便困难,不成形,或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4、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抗病能力弱,患病后易迁延不愈;气虚不能提升,肾、胃等内脏容易下垂,严重还会有重症肌无力、虚劳病。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1513075926662649.png

       由于一身之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故出现气短懒言,语言低怯,精神不振,目光少神;气虚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则头晕,健忘唇色少华,舌淡红;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易出汗;脾气亏虚,则口淡,肌肉松软,肢体疲乏,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养,则面色萎黄,毛发不泽;气血推动无力,则便秘而不结硬;气化不足,水津直趋膀胱,则小便偏多;气虚阳弱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气虚卫外失固,故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易患感冒;气虚升举无力故多见内脏下垂、虚劳,或病后迁延不愈。

1513076714541770.png

养生原则: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1、饮食调理:气虚体质者平时适宜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活力益气粥,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细嚼慢咽、七分饱。常用的补气的食物:小米、糯米、扁豆、菜花、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鸡肉、鸡蛋等。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 :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膳;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补气祛湿的药膳。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一定不要再碰,寒凉最伤脾胃。 

2、情志养生: 遇事不要考虑过多,学会感受直觉,多移情于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朋友交流。 

3、推拿养生: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手法以补法为主,常用穴位:膻中、足三里、涌泉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神阙、气海等。  

4、药物调理:常用的补气药物有人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灵芝、桂圆干(自己剥皮吃,吃3天停一天,每次在10个以内,避免上火。改善尿频效果较好)大枣等。

5、运动及自我调理: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方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谨避风寒,不要过劳,不要熬夜,不要超负荷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shiyizhoupin.png   

1513234147406135.png1513234217375496.png1513234604547240.png1513234605576993.png1513235342368501.png1513235343973717.png



湿热.png

1513067282499056.png

以温湿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如:不干净,不清爽,黏糊糊,爱长痘。湿热质是一种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排泄不畅的体质。内外皆显得“浊”,不干净。 

1513068041846664.png

1、先天禀赋,火热内蕴,男性多见。       

2、吸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

3、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4、喜食肥甘总吃香辣口味,煎、烧烤、油炸食物 。 

5、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如南方人。 

6、长期吹空调,过度进补。  

7、肝炎病毒携带者。   

1513076465416127.png

1、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 

2、心理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 

3、常见表现: 

   1) 平素面垢油光,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2) 心烦懈怠,眼目红赤,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 

   3) 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容易口苦,口干,口臭。 

   4) 汗味大、体味大,身重困倦,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长深度浓肿。 

   5) 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6) 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等。  

   7) 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大便时间长,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4、发病倾向: 

   1) 皮肤问题: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2) 肝胆系统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  

   3) 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过度疲劳时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4) 筋骨肌肉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酸痛。 

5、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1513075926662649.png

     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灼血络,则双目红赤;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湿热郁于肝胆则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黄疸、火热等病证;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1513076714541770.png

养生原则:清热祛湿、益气养阴。 

1、饮食调理: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白萝卜、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丝瓜、苦瓜、藕、西瓜,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茶、鸭肉、田螺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鳝鱼、辣椒、花椒、酒、熟地、阿胶、蜂蜜、麦芽糖等热性或滋补食物以及烤、炸、煎等方式的食物,应戒除烟酒。

2、 情志养生:湿热质肝气不舒,肝性喜随顺,多说“好”培养一种不忤逆的气度,要克制过激情绪。经常练习深呼吸,多听舒缓、流畅、悠扬、清雅的音乐。  

3、 推拿养生: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走罐等。同时胆经,脾经上的穴位以泻法为主,多疏通。如肝俞、胃俞、脾俞、三焦俞、阴陵泉、三阴交等。  

4、药物调理:多使用清利湿热的药物,如:金银花、荷叶、菊花、莲子心、藿香等,药浴排毒清凉型为主。

5、运动及自我调理: 

   1) 舒展运动,重点在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因为筋骨关节的僵硬、涩滞不利肝胆的疏泄。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推荐瑜伽,太极拳。  

   2) 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锻炼。 

   3) 穿衣多选择天然材质的衣物。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对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4) 起居:避暑湿,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 

1513233690130565.png

1513303429867004.png1513303429501131.png1513303429955440.png1513302807271678.p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