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要站死桩

 wujingsha 2018-10-03


一说到站桩,很多人立马想起武侠片里一个少年扎着马步,站在两根木桩上,头上和两肩都还各顶着一碗水。


没错,这就是站桩。不过站桩分很多种,马步桩比较常见。有的桩要求单腿站,或者踮起脚跟站。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大都以桩功为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讲究一个“意”,拳有拳意,桩有桩意,所以行拳站桩,和诗词,书法,国画,古琴一样,都是需要领会到其中的意境的。


比如古人写作,讲究的是“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泼墨挥毫,讲究的是笔意,或笔意纵横,或笔意潇洒,或笔意空灵。


我以前讲过,为何传统文化有移情换性,改变气质的作用,关键就在于通过修学中的潜移默化,能逐渐深入体会到这其中的“意境”,这股子“意”,就可以慢慢的改变一个人精神面貌,提升一个人的气质。



积蓄的“意”多了,就能慢慢养成“势”,这个人就会有了气势,气场。所以,武者或是修道者,和书法家、画家、诗人、古琴家等等是一样的,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或空灵、或稳健、或豪放,或锋锐,这都是长期修炼出来的,迥异于俗流。


站桩要站出功夫出来,就必须要存意,这是一种精神力量。


桩架是用意而不用力,桩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领不同的意,练不同的桩。所以传统功夫里,有着许多不同的桩架,有的桩注重练气,有的注重练力,有的是练筋骨等等。还有道家特殊的桩架,比如专门练神魂的,练神通的等等,这里就不提了。


就说常见的养生桩和武术桩的桩架吧,这两种桩的桩架不一样,存的意也不一样。养生桩的桩意,更注重“关”和“蓄”,姿势大多以抱元守一为主,主要是为了固本培元,积精累气。


而拳术桩以技击为主,处处体现“争”,如膝盖讲究内裹外翻,这就是一种争力。在站的时候,头、双肘、两膝等支点,处处要顶出去,好像靠这几个支点,就把整个身体就如同帐篷一样支撑起,给人一种整个人顶天立地的感觉。还有的技击桩练习爆发力、浑圆力等等,这都是不同的桩意和桩架的结合而练出来的效果,比如一种技击桩,要假想自己站在大海里,海面上滚来一排排的木头和自己身体撞击,想象被自己的身体弹开。领着这种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气质。


   

桩架里面的这种“意”还有很多,一时间也说不完。


不过初学者站桩,最关键的是把桩架调好,姿势要正确,至少看上去象那么回事,这就是“形正”。然后再去调细节,这必须要有行家指点。有这么个故事:里面讲一个练形意拳的小伙子在公园站桩,一个高手没事,老在旁边看。小伙子就收了功和此人聊天,一聊发现对方也是练拳的,就说自己站桩很久了,一直不能突破瓶颈。高手说,你以后站桩,就想着自己好像一根竹竿,把地面再插进去两寸。高手这就是教他的脚如何存意了。小伙子按这个方法站了两星期就惊讶的发现自己突破了原有的境界。不得不说这个高手的眼光很厉害,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


站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由于间架、意念引起感觉,又用这些感觉对照间架、意念的要求去调整,同时检验意念活动的正确与否,就在不断思维、感觉、调整中,气血不养而自养,肌肉不练而自练,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和养生的效果。


站桩不仅可以增强内劲,而且可以健脑,可以益智,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能量。长期坚持,自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