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癌风险大增118%!美最新研究揪出乳癌凶手

 我的宝藏865 2018-10-04

摄取过多酸性食物恐增加乳癌风险



十月是国际乳癌防治月,世界各地的妇女会系上粉红丝带,宣示与乳癌对抗的决心。台湾癌症基金会卫教资讯指出,人体血液、组织液的正常酸碱度约在pH7.35~7.45之间,而随着年纪增长,肾功能降低,排酸的能力也会逐渐变弱,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会生酸的饮食。而根据2018年9月登载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指出,饮食习惯生酸程度较高的女性,罹患乳癌风险也相对较高。

该研究利用问卷,针对43570名女性的饮食习惯,进行为期7.6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饮食生酸程度的指标“肾脏酸负荷量PRAL”最高的族群,乳癌风险比起最低的族群提高了21%。其中又以“※1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癌”和“※2三阴性乳癌(TNBC)”的风险提升更加显著,风险上升幅度分别高达67%、118%。

而这个PRAL指数会随着蛋白质、磷的摄取量提高而增加;也会随着摄取钾、钙、镁摄取量提高而减少。换句话说,吃肉多可能会提高乳癌风险,吃菜多则可能会减少。

食物生酸指标PRAL(potential renal acid load,肾脏酸负荷量)看这边


附注

※1 雌激素受体阴性乳癌(ER-)
小太阳药局药师黄泰卿曾在文章中指出,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是分布在细胞上的受体,主要存在于子宫、乳房细胞中,会和血液中的雌激素结合,并传递细胞生长讯息给细胞核,使细胞分裂、增生。而乳癌细胞也有ER存在,乳癌治疗方法中的“荷尔蒙治疗”,就是借由阻断雌激素受体讯息,或是抑制雌激素量来治疗乳癌。不过,未表现出雌激素受体反应的乳癌患者(ER-)中,仅有约5~10%对这种治疗有反应,因此这种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乳癌患者。

※2 三阴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三阴性乳癌是指除了雌激素受体(ER)以外,黄体素受体(PR)、人类上皮生长受体第二对(HER2)也呈现阴性。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长暨附设医院乳房医学中心主任杜世兴曾在文章中指出,这种乳癌由于没有ER、PR、HER2受体,许多药物都对症状没有帮助,是一种治疗手段更少、被医界认为较为难治的乳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