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木香草堂 2018-10-06
小学生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事物,能引起喜悦、快乐等积极情绪和体验;反之,则引起悲哀、愤怒等消极情绪体验。即使一种最简单的情绪在构成上都包括主观的体验、认知评价、生理的反应以及外显行为等多种成分。情绪的发展是建立在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腺以及其他生物过程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过程在婴儿期和童年期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情绪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工具,对个体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或社会化,是指一个新生儿从生物的人发展成社会的人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儿童在周围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学会适应社会及社会的要求。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本节我们分六个方面阐述小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表现在下述几个主要方面。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能准确地知觉别人的情绪是发展早期出现的现象,但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儿童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到小学阶段,儿童已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些情绪体验,如骄傲、自豪和内疚等。到小学高年级已经不需要教师通过儿童的成绩来激发他们的自豪情绪,儿童也不再为一些偶然的过失而自责。只有真正做错了事,如不负责任、骗人或撒谎,才使他们感到内疚。 

学前儿童主要依据外部事件来理解情绪,而小学儿童已能更多地依据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来解释情绪。他们能同时体验一种以上的情绪(甚至对立的情绪)。比如8岁的儿童从祖母那里得到生日礼物时说:“我很高兴,但我很失望,因为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他们也能认识到,表情不能真正反映内心的情绪体验,也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如上面提到的8岁儿童能对别人说,他收到祖母礼物时如何假装高兴。 

小学儿童已能认识到情绪的因果关系,知道特定的情绪总是由原因引起的,而同样的原因会使背景不同、经验和个性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910岁的儿童开始理解同一个事件能激起复杂的混合情绪,比如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演会有那种既高兴又害怕的体验。

儿童从何处获得这种越来越拓展的情绪理解呢?有研究表明,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验(特别是和同伴交往的经验)的增加,以及每天和父母的对话等都给儿童提供了认识情绪的机会。

(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指一个人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体验。比如,处在压力状态下,要使心情更好,就要调节情绪;面对困难要鼓励自己,提高动机水平,也要调节情绪。情绪调节对于儿童和成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他们经常需要在与困难环境作斗争中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调节也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新生儿可能无控制地哭叫;学步儿能寻求别人的帮助;学前儿童能说出他们的感受及原因;小学生已能使用一些策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以适应困难情境。在一个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各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积极的、消极的)的情景,用讲故事的方法探查511岁儿童对情绪的调节。故事的内容有:在收到一件诱人的礼物前必须等待;某儿童的测验得到了一个坏分数怎么办?结果表明,所有的小学生都知道,可以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等不同的办法来调节情绪,年龄大的儿童更懂得用认知策略来对待情绪和调节情绪。教师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积极的情绪,克服不良的消极情绪。 

(三)情绪表达规则的掌握水平 

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社会环境中认识和应用情绪表现的社会规则,如当接受礼物时应当表现出高兴,当别人在路上摔倒时应当表示同情。应用情绪表达规则可以避免伤害别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开始知道保护别人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已能从概念上理解情绪表达的规则,并能理解情绪表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应用它的重要性。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调节。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态度和对自我的调控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儿童认识自己比认识外界客观事物要难些,但认识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儿童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其中第一个上升期是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第一个平稳期是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下面我们仅扼要叙述小学儿童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发展情况。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和价值、信仰的总的认识,据此将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我就是我,不是别人。什么是自我?研究者认为应包括五个方面:1)自我包括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主观的自我意识在生命的早期就已发展了,它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基础。2)自我包括自我表征,即你想你是谁,其中包括身体的自我表征和心理的自我表征。3)自我是一个自传体式的个人经历的故事,即将过去所有对个人有意义的事件都整合到这个故事中。4)自我是由各种对自我的评价所组成的,自我评价经常是别人评价的内化,但它来源于不断发展着的自我认识能力。5)自我是“社会的自我”,自我主要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去评价。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的。到了小学阶段,儿童对自我的认识有了显著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儿童已能用心理特征来描述自己。2)能将自己和同伴的心理特征互相比较,通过社会比较了解自我。3)他们用多维的观点看待自己,能思考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及其原因。比如,一个7岁男孩在描述自己时说;“我今年7岁,我叫×××,我是男孩,我喜欢集邮,我最喜欢踢足球,我的足球踢得很好。我的数学学得不错。我喜欢学校,我喜欢看小人书。”这个例子表明,7岁的男孩已经可以用“喜欢”这一心理特征来描述自己。另外一个11岁的女孩在描述自己时说:“我的名字叫×××,我是一个女孩,我很诚实,我长得不漂亮,我学习成绩一般。我比同龄的女孩要高些。我喜欢班上的女孩子,我乐意帮助别人,我喜欢交朋友。我表现不错,但有时我会发脾气,有些男孩和女孩不太喜欢我。”从这个11岁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不但能通过社会比较了解自己,也能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学低年级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概念之所以发生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影响儿童自我认知。随着儿童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有了概括性的认识,能用心理特征来描述自己。二是儿童与别人的交往影响了他们对自我概念内容的认识。当儿童能想象别人对他的态度时,儿童的心理自我就出现了。

(二)小学生自尊的发展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自尊的基础是对自己能力的方方面面的判断。幼儿的自尊心较强,总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小学儿童学会了社会比较,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对自我有了比较现实的认识。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自尊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1)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自尊更加分化。小学生自尊的发展和小学生的经验有直接关系,他们从不同的环境背景中获得经验,如学习、人际交往和游戏运动等,所以他们至少形成了不同方面的自尊。这些分化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总体的自我价值感。2)与幼儿相比,小学生对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的评价更趋现实。这些变化是与儿童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比较能力的发展有关。3)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能认识到个性特点是属于内部的倾向性。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具有复杂个性的人。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注意公众面前的自我,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应有什么样的举止,并能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听音乐时应安静、不要大声说话,等等。 

三、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特点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一种能想象别人可能会怎么想和有什么样情绪感受的能力。这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别人的认知。

观点采择会影响人际交往的社会技能,观点采择水平高的人能更多地表现出同情和怜悯,能用有效的方式处理困难的社会交往问题。

有研究表明,对儿童观点采择的干预训练,能减少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增加移情作用和对社会的反应。不同年龄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 

(一)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 

我们以著名心理学家塞尔曼的研究成果来阐述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式。塞尔曼用两难故事探查了儿童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把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水平。 

水平0(36岁):没分化的观点采择。儿童能认识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感受,但他们经常将两者混淆。 

水平1(49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儿童懂得由于人们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信息,因此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水平2(712岁):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儿童能站在别人的立场     上,从别人的角度上审视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和行为。儿童也认识到,别人也能这样做。 

水平3(1015岁)第三参与人的观点采择。儿童能超脱两个人相互作用的情景而想象一个不偏不倚的第三者是如何观察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行为的。 

水平4(14~成人)社会观点采择。个体认识到第三参与者的观点采择会受一或两种更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 

(二)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水平 

从上述塞尔曼的五种水平中,不难看出,小学儿童处于第二种水平,即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什么叫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呢?我们用塞尔曼的两难故事简单说明之。这个两难故事是:“一个8岁的女孩叫郝丽,她善于爬树。有一次她从树上掉下来(没有摔伤),她的父亲非常着急,叫她不要再爬树,郝丽答应了父亲不再爬树。但有一次,她的朋友的宠物小猫卡在树上,只有郝丽能爬上树救小猫下来,但郝丽想起了自己的诺言。当实验者问儿童:“郝丽会怎么做呢?”儿童说:“郝丽会爬树救小猫的。”实验者又问:“郝丽是否会想到自己会遭到父亲的惩罚?”处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典型回答是:“不,郝丽知道爸爸会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的。”这说明郝丽知道她的爸爸会站在她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理解郝丽。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认识到:“我知道他知道我怎么想,他也知道我知道他怎么想”。小学儿童已具备这种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能力。

观点采择水平在同龄人中个别差异很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儿童的认知成熟程度不同,原因之二是儿童和成人以及同伴的交往经验不足。所以教师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训练。

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规定着人们之间的义务,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它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道德是如何在个体中发生和发展的,即研究作为个体现象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道德品质可以分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组成部分。道德认知是对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体现。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一)小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律阶段(510岁)。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这个阶段有两个特点:1)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士(家长、教师)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要严格地遵守它们。2)对一个错误的判断只关注后果,而不顾意向。第二个阶段是自律阶段(10岁以上)。自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观点支配的。这个阶段的特点是:1)个体不再认为规范是不可变的,规范是大家制定的,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进行修改。年龄大的儿童和青少年运用了一个标准,即互惠。互惠意味着对大家都有好处,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利益。2)个体认为判断一个行为不仅要看后果,也要看意向。尽管人们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但他的两阶段理论描述了道德发展的一般趋势。从皮亚杰所描述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正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引发了大量后续的研究。我国学者李伯黍等对中国儿童的大量研究支持了皮亚杰关于道德认知发展分阶段逐步演进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儿童从不成熟的道德判断转入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年龄早于皮亚杰提出的转变年龄,在道德发展的不同方面提前的程度不等,约为1~3年。道德发展的转折年龄也出现在小学阶段,具体转折年龄因任务而异。 

(二)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影响下,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具有这一阶段的特点。 

1)在道德认知方面,小学生对道德事件的认知表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小学生开始产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动机往往是具体的,而后逐步形成概括的道德认识。陈会昌、李伯黍关于儿童对公私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的研究发现,儿童对公有观念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开始是围绕着自身的快乐和痛苦,接着是笼统地区分公和私,最后发展到从抽象的集体主义原则角度去评价。小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也在发展:开始只重视老师和别人的评价,以后才发展到对自己和别人进行独立的评价。王宪清对1014岁儿童道德判断特点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人的思想品质的关注有了明显发展,判断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也有明显提高。李伯黍等人的研究还表明,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儿童已能根据行为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做出判断。 

2)在道德行为方面,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倾向:1)道德行为往往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2)行为的抑制能力比较差;3)容易模仿成人或其他儿童的行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应从道德行为方式方法的掌握、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方面进行。 

五、小学生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社会化是儿童获得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着重阐述父母和小学生的关系(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这是家庭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 

(一)父母和小学生的关系 

父母和小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影响关系。一方面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的氛围对儿童的成长均有影响。另一方面,小学生和父母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发展为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儿童的行为也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者把父母的教育类型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纵型。权威型的父母使用引导式的教育,他们考虑儿童的特点,允许儿童参与决定,也允许儿童对父母的规定提出疑问并影响家庭相互作用的进程。研究者认为权威型父母是成功的。在小学阶段,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变化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对家长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对“什么是好家长”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方富熹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儿童对家长的认识过程为:从家长是生活的照顾者发展到家长是教育者,进而发展到家长是良师益友。在这一时期,虽然儿童的许多问题,如学业成绩、品行、人际关系等都需要家长关心,但如果在幼儿阶段家长已建立了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他们对儿童的教育就容易得多。家庭教育的质量对发展儿童的能力和独立性起了关键作用。总之,这个阶段儿童和父母关系的特点是:儿童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要求与家长旧有的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因此,家长必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使其从完全由家长控制改变为家长和儿童自己共同控制或共同调整。共同调整是合作的亲子关系的产物,共同调整建筑在相互交换意见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种形式对于独立性正在发展但不成熟的小学生十分重要,也能为儿童进入青少年期做好准备。 

(二)独生子女的社会化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社会化条件与一般儿童是有区别的:独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大人更多的关照。这种条件对儿童的发展会不会有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存在争论。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有消极的影响,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持不同的看法。万传文等人对小学生中独生和非独生儿童的某些性格特点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在好胜心方面,独生儿童优于非独生儿童;在劳动态度方面,非独生儿童优于独生儿童。这种差异因年级而异。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减少这种差异。 

(三)父母离异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离婚使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儿童来说是生活的一个转折点。父母离婚后家庭成员的角色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离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儿童如何应对压力存在着个体差异。 

1.父母离婚的直接后果 

父母离婚后的儿童在家害怕、退缩、发脾气,在校上课注意力分散,成绩下降。这是因为离婚打乱了整个家庭的生活秩序,离婚使父母的作用失控。由于这些变化使儿童处在痛苦的情绪状态中,但反应的强度和表达的方式因儿童的年龄、气质和性别而异。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儿童对父母离婚的认识不同:初入学儿童很难理解父母离婚的背后原因,他们往往谴责自己,以为是自己表现不好,使爸、妈分手。他们特别担心父母不要他们,因而这一年龄的儿童会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年龄较大的儿童能认识到父母离婚是由于他们之间意见不合和互不关心或者没有感情造成的,有时对父母婚姻的结束作出强烈的反应,比如出走、旷课、逃学或者作出违纪行为。但对有些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婚却激发出他们成熟的行为,比如他们开始承担家务、安慰焦虑的母亲等。此外,儿童的气质和性别对儿童能否应对离婚带来的压力也有影响。一般认为,女孩应对的方式更多的是内化的反应,如哭、自我批评和退缩;而男孩会表现出更严重的适应困难,他们会不听话、不服从管教和更多的行为问题。无论是男孩和女孩,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会有下降的趋势。 

2.父母离婚的长期后果 

大多数儿童在父母离婚两年后适应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有少数人的适应困难持续到成人早期。有研究表明,要使儿童更快地适应离婚后的新环境,克服心理创伤,关键在于儿童的父母能否重建有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监护人一方如何应对压力,对孩子隐藏家庭冲突并运用权威性的教养方式教育儿童。在母亲为监护人的情况下,能让孩子经常和父亲接触对儿童的成长是重要的,父亲的角色作用不能取代。如果父母能互相支持发挥好教育孩子的作用,孩子在单亲家庭中也能健康成长,但需要教师、朋友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教师应对父母离异家庭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照。 

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这些关系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有利于儿童对学校的适应。 

(一)小学生与同伴关系的特点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受三个方面条件的影响:一是年龄的影响;二是性别的影响;三是对择友认识的影响。我们着重介绍儿童对友谊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儿童的同伴接纳。 

1.小学生对友谊的认知 

友谊是私人之间的一种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要建立、发展和维持这种关系,关系双方必须认识和区分自己和朋友的观点、愿望、需要、情感等,而儿童的分化、整合自己和别人观点的社会认知能力就成为友谊发展的基础。建立友谊的重要条件是对关心他人以及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的认知和掌握。方富熹等研究了小学生对友谊的认知发展过程。他们发现,儿童对“遵守诺言”这一道德规范的认知表现出阶段结构的特点:水平1的儿童还没有认识和掌握承诺这一道德的规则,因此对失信行为不会感到道义上的不安;水平2的儿童已能根据承诺的准则作出行动决定和评价,懂得“答应了别人”意味着承担了义务,因此必须守信用;水平3的儿童已认识到只有遵守诺言,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因此,遵守信用是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的必要条件。大部分7岁儿童处于水平112的过渡水平;大部分9岁儿童处于12的过渡水平或水平2;大部分12岁儿童处于水平223的过渡水平。我们列举一段随访记录进一步说明儿童对友谊的认知水平。当研究人员问一个8岁的孩子:“你有没有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孩子说:“我有好朋友。因为当我心情不好时,他帮助我,他有什么好东西也和我分享。我已认识他很久,他是我的同桌,所以我更了解他。”从这个答案中可以看出友谊的时间维度和友谊的基础,而年龄大的儿童能认识到不辜负朋友的信任;当朋友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帮助他;说话不算数或背后说朋友的坏话是对友谊的最严重的破坏。 

小学儿童认为友谊具有选择性,如他们认为好朋友只能有几个,甚至只有一个。而女孩的排他性更强,女孩对亲密性要求比男孩要求更高。儿童认为同一性别、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相同的个性以及社交能力和学业成绩相当的人易交朋友。他们的友谊可以维持几年。但他们也认为,由于发展速率存在差异或兴趣发生变化,已建立的友谊会中断而同他人建立新的友谊关系。 

2.小学生的同伴接受性 

同伴接受是儿童心理适应能力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器。研究人员以自我报告的同伴提名方法来测量同伴的接受性。结果表明,同伴接受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受欢迎的儿童;受拒绝的儿童;有争议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其中被拒绝的儿童是不快活的、被疏远的、成绩差的和低自尊的。家长和教师也认为他们有很多情绪问题和社会化问题。被拒绝儿童与成绩差、中途退学、反社会行为等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要注意对这些儿童的关心和教育:一方面要转变其他儿童对他们的态度,热情关心和帮助这些儿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另一方面要对这些儿童采取干预手段,如训练、心理辅导和补课等。 

(二)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特点 

小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小学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儿童对教师的认知

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向儿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转化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对教师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这和皮亚杰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对应。皮亚杰认为:儿童(510岁)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儿童认为道德准则是由权威人士(教师或家长)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对大人的指令要严格地遵守。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是非常崇拜的,教师比家长更有权威,教师布置的事情儿童一定会做。在一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当研究者问儿童:“为什么你要关心新学生?”小学低年级儿童通常回答:“老师说了,要关心新来的孩子。”可见,他们还处于“权威”的水平。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逐渐受自己主观的价值观点支配,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自律阶段(10岁以上儿童的特点)。儿童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无条件地听老师的话,他们开始对老师作出评价,并能表达出自己的喜爱程度。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简略叙述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定会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表现出亲切、理解和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亲切和理解常常会改变学生,对促进学生的转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教师的期望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教师的能力对儿童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这表现在教师准确、生动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敏捷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上,也表现在教师的观察、判断和组织能力上。具有这些能力的教师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爱听老师的课,喜欢他们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讲解,这对初入学的小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思考题 

1. 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5. 简述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式及小学生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许政援等著:《儿童发展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缪小春等译:《儿童发展和个性》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 林崇德著:《 发展心理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方富熹主编:《儿童的心理世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 王等著:《中国心理科学》 ,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 David RShaffe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年版。

 小学生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