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件宋代茶器,十二位官职

 草原丝路 2018-10-06

/

/


茅一相序

茅一相,字康伯,号芝园主人,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

/


【茶具图赞】宋代茶书。旧题审安老人撰,落款:“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后五日审安老人”。即为南宋咸淳年间(1269年)成书,自宋末以来关于此书作者多有争议,仍无定论。


茶焙乃编竹为之,古代竹简多用“韦编”即用皮绳编连竹板故以“韦”为姓。“鸿胪”原为掌朝庆贺吊之官这里取其与“烘笼”“烘炉”音近。茶焙炉火常温故名“文鼎”意为文火之炉。又字“景旸”为日出取意始温。茶焙为竹编四围满布孔隙,故号“四窗闲叟”。


砧以木为之故以“木”为姓。“待制”原为典守文物之官职。砧椎用以碎茶以待碾磨之用,用“待制”表其义。碎茶以利碾磨之用故名“利济”。茶臼中空无心则为“忘机”。捣茶是紧接焙茶之后茶臼与茶焙总是同时使用,故号其为“隔竹居人”。


茶碾以金属制成故以“金”为姓。“法曹”是司法官吏掌刑狱讼事。爵以“法曹”是因“曹”、“槽”同音,碾轮有规律地往复运动,“圆机运用,一皆有法”。其名“研古、轹古”取义于碾轮的碾轧。其字“元锴”(“元”与“圆”谐音),“元锴”喻铁制圆碾轮。又字“仲铿”铿乃象声词,“仲铿”取义于碾茶时的声音,又似调弦弄琴,故号“和琴先生”。


茶磨以石为之,故以“石“为姓。“转运”乃“转运使”的略称,原是宋代地方行政路的长官。“转运”取义于茶磨的运转功能。磨必有齿故名“凿齿”。磨的工作是不停地旋转故以“遄行”为字。研磨过程中茶香四溢,故号“香屋隐君”。


茶瓢,由葫芦剖开制成,故以“胡”为姓。“员外”是员外郎的略称。“员外”(外圆)谐音其形。以瓢在月下汲水,月映瓢中恰似贮月而归。苏轼《汲江煎茶》便有“大瓢贮月归春瓮”句,故号“贮月仙翁”。


罗筛以“罗”为姓,“枢密”是枢密使的略称,取掌管机密要务,层层把守之义,代指茶罗细筛茶粉。茶罗绢纱细密与“枢密”谐音。其字“传师”取“师”与“筛”音近。其号“思隐寮长”取“思”与“细”音近。


茶帚用棕丝制作故以“宗”为姓,盖“宗”、“棕”同音。“从事”乃辅佐州官之吏,而茶帚亦为辅助之用具,故爵以“从事”。茶帚用于拂扫茶末,故名“子弗”,字“不遗”为无所遗漏之义。碾茶闭,茶帚还可用于清扫碾茶器具,故号“扫云溪友”。


盏托由漆雕工艺而成,故复姓“漆雕”。“秘阁”指尚书省亦指皇家藏书馆。“阁”与“搁”同音,意指茶盏搁于盏托之上,故爵以“秘阁”。而其名“承之”意指承载茶盏,字“易持”意指可助于持用茶盏,盏托如台状,故号“古台老人”。


茶盏材质为陶瓷故以“陶”为姓。“宝文”指宝文阁,为皇家藏书馆。盏、托配套,托为“秘阁”则盏当为“宝文”,因其名贵故称“宝文”。名“去越”取至蔡襄《茶录》:“……其青白盏(越瓷即为其中代表),斗试家自不用”之语。“自厚”亦据《茶录》:“其坯微厚”一句。建窑茶盏“纹如兔毫”亦出至《茶录》,故号“兔园上客”。


“提点”乃宋代武官提举点检的略称。提瓶点茶故爵以“提点”。汤瓶盛以新泉活水故名“发新”。煮水候汤,蟹眼松风,故字“一鸣”,而瓶中煮以温汤,故号“温谷遗老”。


茶筅截竹为之,“竺”、“竹”同音故以“竺”为姓。茶筅配合汤瓶用于击拂点茶故称“副帅”。茶筅于茶盏内击拂调制茶汤故名“善调”字“希点”。据《大观茶论·点》“乳雾汹涌溢盏而起。”胡仔《苕溪渔隐》“子苍谢人寄茶诗云:‘看君眉宇真龙种尤解横身战雪涛’”。点好的茶,汤面细白如雪,故号“雪涛公子”。


茶巾以丝或纱织成,“丝”、“司”同音故以“司”为姓。“职方”源于《周礼》之官,宋代尚书省所属四司之一。“职”谐音“织”,“方“指“方巾”丝织方巾故爵以“职方”。因其功能在于拭净茶具,“拭”、“式”同音故名“成式”。又因其能洁净如素故字“如素”。茶巾为清洁茶具之用,故号“洁斋居士”。

/

/


朱存理后序

(朱存理(1444-1513),字性甫,号野航道人、葑门老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