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抓狂的心理陷阱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大脑真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能够迅速地思考,并处理大量的外界信息。每天我们还在睡梦中时,大脑就用梦境来活动了,等到我们早晨一睁眼,铺天盖地的信息汹涌而来,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

但如果我们真的以为大脑在按照我们的意图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团粘乎乎的东西并不总是尽职尽责,有时候它也会出故障,误导我们把世界看歪,听歪,读歪,让我们不知不觉落入心理陷阱中。

下面这些心理陷阱就是大脑挖的坑,千万别以为你很聪明,不会掉进这些坑里。看完了再说吧。

赌徒谬误

刺激的赌场轮盘已经连续4次都转到了黑色区,下一次转到红色区的概率会不会很大呢?许多赌徒开始豪赌,纷纷把大把的筹码押在了红色区。

这就是赌徒的谬误,人们误以为未来的概率会因为过去的事件而发生改变。在轮盘赌中,转到黑色区和红色区的概率是相等的。但看到了过去4次开出黑色区后,人们觉得未来开出红色区的概率增大了。这是错误的,下一次转动轮盘时,开出黑色区的概率还是和开出红色区的概率完全一样。

一轮是一轮,别把它们的概率搅到一块儿去想,那会让你倾家荡产的。

应激性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霍桑工厂展开一项研究,想看看在不同亮度的光照下,工人的生产效率有何不同。结果令人振奋,当光照增加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是别高兴太早,以为找到了人体永动机,当研究结束后,虽然光照没有降下来,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却逐渐降低到了过去的正常水平。光照失灵了?

真相是,光照其实对生产效率没什么明显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研究人员对工人的关注!

当人们发现自己被关注的时候,就会不由得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在外人眼中变得更好一些,比如更勤奋、更文雅,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应激性,这个心理陷阱给人们研究社会问题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比如,当研究人员找来一些人,研究生活中他们相互之间的友善关系时,由于感觉自己受到了关注,于是大家都尽量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不是把生活中正常状态的一面展现出来,研究人员的研究就出现了偏差。

所以现在,研究人员会尽力对研究对象有意隐瞒正在做研究,让研究对象对此一无所知,以免研究对象因为受到关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让研究变得毫无意义。

空想性错视

看那天上的白云,你是否看到了恐龙的样子?或者是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

你也许听说过火星上的人脸,过去人们通过倍数不高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发现有一块高地的轮廓很像人脸,似乎是智慧生命有意雕刻的。但当望远镜的倍数提高后,人们发现那里只不过是自然形成的岩石地貌而已。

这就是空想性错视,人们在观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杂乱图案时,往往会赋予这些图案以含义,比如把云朵看成恐龙,从一首倒放的乐曲中听出信息。

心理医生利用了这个心理陷阱,他们弄出一些毫无意义的墨迹,然后问人们看到了什么,许多人在赋予墨迹含义的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一些隐藏在心里的想法,于是心理医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了。

自我暗示

经济学家说,至少要有两个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才会看成是经济衰退。于是,当国民生产总值在某个季度有下降的苗头时,媒体开始报道经济可能要衰退了,于是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股市的震荡,这些反应最终导致了下一个季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经济衰退真的开始了!

这一切是经济规律造成的,还是心理陷阱造成的?

针对一个预言,人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结果导致预言真的发生了,这就是自我暗示。比如说,我觉得我在学校里不会表现出色,于是我减少了在学业上的努力,不想浪费精力,结果我的学业真的下降了;我觉得我和密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糟糕,于是我开始逐渐疏远对方,以免难堪,结果我们两人的关系真的疏远了。

古代的通灵术巫师们善于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他们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一个想法,让人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最后这个想法果然实现了。于是看上去好像巫师真的有预言未来的能力,其实不然。

光环效应

我手下的员工连续两天迟到了,这让我很生气,并且判断,他是一个懒惰的员工,肯定不认真工作。

其实,员工迟到有很多原因,也许是他乘坐的公交车半路坏掉了,也许是天气很糟糕,或者他家里孩子突然生病了需要照顾,这些事情都是这个员工无法料到的,所以他迟到是有情可原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我把他迟到这个事情扩大化了,认为他在其他方面比如勤劳程度和认真程度上也有问题,这就是光环效应:人们正面或负面的特质“溢出”了,使得其他方面的特质在他人眼中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正面的例子比如,外貌好的人会被人看成拥有社会赞同的好品质,人们会觉得外貌好的人一定更快乐、更聪明和更成功,于是外貌好的人就拥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水。

切记,别被人们表面的光环晃花了眼。

双曲贴现

你愿意今天就得到50块钱,还是一年后得到100块钱?

人们更愿意选择金额小但即刻可得的回报,而不喜欢金额大但延迟的回报。让我们来算一道数学题,假如银行的年利率是9%,那么今天就获得91.74元和明年的今天获得100元,实际上是等价的。然而,绝大多数人都会立刻选择今天把91.74元放到口袋里,而不会考虑等到明年拿100块钱。

人们对延迟获得回报非常厌恶,有些人甚至愿意今天获得20块钱,而不愿意等到一年后拿100块钱!因为人们觉得,立刻到手的钱的价值要比未来获得的钱的价值大得多。要让自己放弃眼前的利益而等待一年,不同的人对这一年的延迟回报的增加金额是不同的,但总归会有一个金额差,让人们愿意延迟回报。

数学家把人们愿意获得即时回报和延迟回报的数据标在坐标系中,就可以画出一条双曲线,于是这个心理学的陷阱就被称为“双曲贴现”。

承诺升级

你用自己一半的积蓄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半年后,你发现这项事业可能不会成功。理智的做法是,立刻减少你的损失,停止这项事业。然而,由于你已经投入了一半的积蓄,这些投资都沉入了这项事业之中,让你欲罢不能,你觉得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希望这些追加的投资能够扭转事业的前景。

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成功的决策,但是人们却往往继续坚持先前不成功的决策和努力,甚至还在这个决策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是承诺升级。

这种心理陷阱和前面谈到的赌徒谬误一样,都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损失。其实,沉没的投资已经流失了,如何保住手头上的资金才是根本问题。

确认偏见

我觉得在满月的夜晚,急诊室里会有更多的病人等候就诊。结果下次满月的那天夜晚,我清点了一下急诊室里的人数,足足有80个病人,好像比许多天都多。看来我的见解是正确的。

其实我错了。如果我把一个月中每天晚上来就诊的病人做个统计,我会发现其实每天晚上急诊室中平均会有90个病人,满月那天的病人并不更多。为什么我会犯这种错误?

这是因为,人们总是试图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见解的信息,而对其他信息视而不见,这就是确认偏见。我看到了满月的夜晚急诊室中的病人数量,并认为这个信息证明了我的见解,而没有考虑每天夜晚病人的平均数是多少,而后面这个信息才真正能检验我的见解是否正确。

确认偏见更普遍的现象是,人们从大量的信息中挑选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无视那些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信息选择上的错误行为,会让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

可得性启发

飞机旅行更安全,还是火车旅行更安全?

如果你关注媒体的报道,你会发现全球经常发生空难,而火车事故却在大的媒体上很少出现。但你绝对不能因此就断言,火车旅行更加安全。实际上从概率上看,在相同的人数和相同旅行时间的条件下,飞机旅行的死亡率更低。是什么造成了你对飞机旅行的偏见呢?

媒体的报道!人们对医疗事故、飞行灾难、动物袭击、地震海啸这类不寻常的事件更加关注,所以媒体也就更多地报道这类事件,而火车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火车事故就很难获得媒体的报道。于是,公众们就会觉得,空难比火车事故发生的概率要高,飞机旅行更不安全。

这就是可得性启发,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一天中发生的不寻常的事件,而忽略那些寻常的事件。我们的大脑对不寻常事件的记忆更加鲜活,于是误导了我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

规划谬误

如果有人问你,你到附近超市采购东西大概要花费多少时间,你可能会很快给出一个时间答案,并且真的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采购任务。那么,如果问你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完成一篇非洲部落调查报告需要多长时间,你是否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并真的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任务呢?

对于一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任务,人们在估算时间的时候,由于没有过去的经验参照,往往会对完成时间估计不足,出现规划谬误,比如原本估计3个月完成的事情,一拖再拖,结果需要半年才完成。

规划谬误其实是另一个心理陷阱——乐观偏见的结果。由于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很乐观,所以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总是多于一开始预计的时间。乐观偏见也被称为霍夫斯塔特定律:完成任务花费的时间,总比你预计的时间要长,即使你把霍夫斯塔特定律也考虑在内,你还是不会按计划完成任务。

有趣的是,生活中有一些非常悲观的人,总是从悲观的角度看问题,这些人在对任务完成时间的估计上,往往比常人更加准确!悲观有时也不是坏事。

约束偏见

毫不奇怪,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高估自己面对诱惑时的控制力,当人们面对饥饿、毒品和性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可以控制身体的本能欲望,结果却一败涂地。这就是约束偏见。

例如,大多数吸毒者都说他们可以随时戒掉毒品,但是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摆脱某个东西的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得到它。”这是事实,你可以不想饥饿,但却不能让饥饿自行离开你的身体远去。

更加糟糕的是,当一个人有了要控制自己欲望的念头后,这个念头会严重打击这个人试图控制欲望的能力,反而激发了欲望。有时,越对自己说不要吃东西,吃多了容易发胖,就越是想吃东西。

所以,如果你想解决饥饿问题,还是设法赶快找点儿东西来吃吧。

公正世界现象

路边一个年纪轻轻的乞丐向你伸出了乞讨的手,你是否会从口袋里掏出零钱给他呢?

你也许会想:这个乞丐身体没什么问题,一定是好吃懒做,才混到如此糟糕的地步,活该如此,我没有必要帮助他。如果你这样想,你就跌入了一个心理陷阱——公正世界现象。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世界是公平的,人们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穷人过不上好日子只能怪自己,而富人拥有财富也是天经地义,人们不应该对弱者有同情心,也不必承担帮助弱者的责任。

公正世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当人们目睹社会不公正的时候,为了降低自己的焦虑,让自己感到更安全,他们总是不停地寻找借口。有这样心理的人会觉得,只要我避免了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不公正就离我远去了,我就绝对不会成为乞丐。这其实是把人的际遇完全看成是主观造成的,抹煞了客观环境、社会不公正也可能会让勤劳者生活窘迫,变成弱者的事实。

对于弱者,我们还是得承担起帮助他们的责任,因为很多时候不一定完全是他们的错。

自利偏见

当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会不会觉得这是由于自己智商很高、学习习惯优良?当你在考试中成绩糟糕时,你是否会觉得这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或者考试卷印刷得不清楚呢?

别不好意思,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好成绩那是自己获得的,而坏成绩则是外部原因导致的。股市中也一样,许多股民赚钱了就觉得自己是股神,而赔钱了就觉得有庄家背后捣鬼。这就是自利偏见,人们把好成绩归功于自己,而把坏成绩归罪于客观条件。

有趣的是,当我们评价别人的成绩时,标准完全颠倒了。当我们得知旁边一同参加考试的那个人考的一团糟时,我们就会把这看成是主观原因导致的:那个人智力不行或者学习太懒;而如果那个人考试成绩优秀,我们会认为他只是运气很好,或者老师更喜欢他。

我们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偏见盲点

看了前面这一大堆心理陷阱,你是不是有一种要抓狂的感觉?现在为你献上最后一个陷阱——偏见盲点。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介绍了许多心理陷阱,比如光环效应、自利偏见,等等,然后询问这些人,觉得自己的心理偏见的程度高低。结果,所有人对自己偏见程度的评价,都比大众平均值要低,也就是说,认为自己的偏见比大多数人都少。

有趣的是,对于平均值,人们往往这样理解:对于被认为是好品质的东西,比如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自己所拥有的品质要高于大众平均值;而对于被认为是坏品质的东西,比如见死不救、见利忘义,自己所拥有的品质要低于大众平均值。

有这么多的心理陷阱摆在我们面前,真是令人绝望啊!什么?你觉得你很优秀,没有这些心理上的问题?请再读一遍最后一条心理陷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