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课堂优劣的10个维度

 老刘tdrhg 2018-10-07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需要科学评价。一节课,评价的标准不同,其价值指向也不同。那么,评判一节课的优劣有哪些维度呢?

一、 从教学的出发点来看:是学科意识,还是课程意识?是教学意识,还是教育意识?是教书意识,还是育人意识?

二、 从课堂的立意来看:是教师教会的课,是学生学会的课,还是学生会学的课?是教师讲得生动的课,是师生互动的课,还是学生自发自动学习的课?换言之,是“推”着学生走的课,是“扶”着学生走的课,还是“引”着学生自己走的课?是单一传授知识的课,是培养思维、启迪智慧的课,还是点化生命的课?

三、 从学习目标的设计来看:是教师或教研组(备课组)研究预设的目标(目标公有制),是师生协商制定的学习目标(目标股份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起点、兴趣、需求、自我制定的学习目标(目标私有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由一定的知识、技能、方法的储备后,与其他同学一道研究新问题而动态生成的目标(目标资本联营)?

四、 从探究问题设计的层次看:是教师提问、给出方法,让学生得出结论?是教师给问题,让学生找方法、得出结论?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探究的主题,学生提问题,找方法,得出结论?

五、从课堂流程来看:好课=真正自学+需求合作+有效展示+升华点拨+对症练习。

六、从师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来看:学生单纯是课堂的消费者?学生不仅仅是课堂的消费者,而且是课堂的贡献者?学生是接受知识,还是发现知识?学生是单纯传承知识,还是兼顾创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化身、是传授、是课堂的控制者、唯一的评判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七、 从课堂氛围来看:课堂是只有温度没有高度?还是只有高度缺乏温度?还是既没有温度又没有高度?

八、 从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看:是教学辅助?是与学科整合与融合?是为教服务,还是为学服务?

九、 从课堂教师的教德与学生的学品来看:看课先看德,议课先议品,好课必有好的教德与学品。教德如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学品如学会倾听、学会谦让、请归位、不打扰别人等等。

十、从教学的成效看:应追求效率、效果与效益的全面提升,同时还应追求学习力、学习品质与课堂幸福指数的和谐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