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

 岚岫斋 2018-10-07

二、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

(一)广狭义伤寒来自温病学家与伤寒学家的门户之争

医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科分化。与所有学科分化一样,“温病学”从“伤寒学”里分化出来就始终伴随着:一方面是中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激烈的门户之争,或者说地盘之争。由于传统文化中逻辑学和实证科学的薄弱,寒温之争(温病学诞生与成长的历程,以后章节将深入探讨)从一开始就成为自说自话的平台,各自为争夺地盘而战,即缺乏公正裁判的规则,也无法洞察造成分歧的内在本质。

事实上,在温病学说脱颖而出之前,《伤寒论》就是一部当代的“疫病(外感病)学”,也是唯一的;“温病学”自立门户本质上是为疫病(外感病)的临床和理论探索扩展了空间,虽然它的目的只是为了羽翼“伤寒”,但它仍然研究的是“疫病(外感病)学”。后者的理法方药是前者的增补,二者最大的不同是辨证体系:一是六经辨证,一是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而这恰恰只是对于传变模型选择和修饰过程的不同,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

(二)伤寒学家:广义伤寒等于外感病

1.对“伤寒”的诠释

他们认为,仲景书中的“寒”字应该解为“邪”,可从先秦诸子之书找到佐证。例如,《孟子·告子章句》有这样一句话:“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其大意是说,我和大王相见的时间太少,我一退隐回家,“寒之者”就涌到他身边。联系上下句可以判断,所谓“寒之”意指正义的反面——邪(恶)。《孟子》书中还有一句话,即“寒者致瘀”,这个“寒”字亦应理解为“邪”字更确切。总之,在仲景时代,“寒”字与“邪”字可以通用,可以互释。因此,伤寒之义可归纳为五

1)严冬感受风寒而发病:《伤寒论·伤寒例》所谓“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2)严冬之寒冷损及人体耗伤正气正气内虚而在不同的季节触冒外邪而发病:即《内经》所谓“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之义。

3)春、夏、秋三季非时之寒感人而即病者:以上均为狭义“伤寒”。

4)寒者邪也:四时之气与六淫之邪皆能为病而寒邪“最成杀厉之气”《伤寒例》),故以类相从凡是“外感病统称为伤寒”。

5)内伤病候类似外感者:即某些内伤杂病反映于外之恶寒振寒发热等表现如前面例举的茵陈蒿汤证在未发生黄疸之前表现为“寒热”《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13

以上5点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伤寒论》许多条文所冠的“伤寒”之义既可能是广义伤寒泛指外邪),可能是狭义伤寒外感风寒),但多数是广义伤寒之义。同时也可以判断《伤寒论》中有许多温病内容这些内容仲景没有明文我们只能去意会。

2.对《伤寒论》的理解

1)《伤寒论》是否包含了温病,有没有治疗温病的方药和治则?

2)六经辨证能否诊疗温病?

3)《伤寒杂病论》将“伤寒”与“杂病”并称,可见《伤寒论》中的伤寒即为外感病,否则不可与“杂病”并列。

3.其他医家观点引证

1《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2《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3《小品方》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云:“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伤寒、时行、温疫名同一种耳,而本源小异。”因此,“一切感证,通称伤寒。”

4《世补斋医书·伤寒方论》:“伤寒犹宁国、荔兴之有府,伤寒病犹宁国、嘉兴之有县,宁国之兰陵、泾县亦称宁国,嘉兴之平湖、秀水亦称嘉兴,以其府属之同也。……侬但知吴地,吴之有江宁府,亦有江宁县也。江宁县即《伤寒论》之伤寒也,其上元六县则《伤寒论》中之风也,温也,热也,湿湿也。”“伤寒必化为热,而温之必本于寒,病即来自伤寒,是当从病之来路上立论,《论》即从病之来路上命名。”因此,“温热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

5清代医家雷丰《时病论·附论》中《伤寒书统治六气论》“汉长沙著《伤寒论》以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非仅为寒邪而设……其伤寒之书能统治六气者可无疑矣。凡学治时病者必须读仲景《伤寒论》参读时贤之书考古酌今……若不读仲景之本而专读时贤之书其所谓舍本逐末矣。”

(6)清代医家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第一章·伤寒要义》:“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有小证,有大证,有新感证,有伏气证,有兼证,有夹证,有坏证,有复证。传变不测,死生反掌,非杂病比……一切感证,通称伤寒”。

(三)温病学家:伤寒无广义

早一段,姜元安、邵学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相继发表了“论‘伤寒’无广义与狭义之分”、“伤寒无广义”的论文,结合他们的观点和一些温病学家的见解归纳于下:

1.《内经》原旨为狭义伤寒

《内经》中,除了《热论》专篇论述伤寒热病外,论及“伤寒”者尚有四处。伤寒是寒邪伤阳,所以“身寒”为主,但寒邪郁闭阳气则会变为以发热为主的热病。

1《素问·刺志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就此可知,“伤寒”是相对于“伤暑”而言的,伤寒与伤暑二者有寒热之异。

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并非只有“伤寒”,也不是同义概念。《素问·水热穴论》说:“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夫寒盛则生热也。”强调了感受寒邪而致热病的机理。基于同样的认识,《伤寒论》第3条提出了“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名为伤寒。”

3《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则云:“冬伤于寒,春生瘅热。”说明伤寒是以病因而命名的疾病,如同“病温”、“病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只是“伏气温病”的成因之一,并非伤寒包含所有温病。

由此可见,《内经》从两个方面谈到“伤寒”:一是从所感邪气的角度而言,二是从所生疾病的角度而言。由寒邪直接引发热病者,为伤寒病;由寒邪内伏,至春而发者为温热病。《素问·热论》中所论述的则是感而即发的伤寒病。而“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2.《难经》“伤寒有五说”并无依据

《内经》所论“伤寒”是指相对于温病及暑病的伤寒病,而《难经》没有将《内经》论“伤寒”时的所感之邪与所发之病区分开来,就从疾病角度提出了“伤寒有五”,使伤寒病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但《难经》的“伤寒有五”仅属一家泛泛之言,既无进一步深入论述,亦无相关佐证,不足为据。

3.《伤寒论》仅探讨狭义伤寒证治

张仲景在继承《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学术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撰写《伤寒杂病论》,虽然《阴阳大论》已经亡佚,但《阴阳大论》对伤寒病的明确阐述,可以从《伤寒例》所援引《阴阳大论》中得以再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因此,冬伤于寒,感而即发的外感热病就是《内经》所谓的伤寒病。至于伤寒病之外的其他外感热病,包括冬时感寒所发的伏气温病以及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时行邪气所致的各种温热疾病,与伤寒病完全不同。并批评了确立广义伤寒的三个依据:

1)对于《伤寒论》中有温病之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作者认为此温病只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之一(伤于寒者),且并无相应的理法方药。仲景在此仅作鉴别之用,并无专门论述其发病规律及辨证用药。

2)对于《伤寒论》中有中风及中暍等病证,认为中风和中暍虽无伤寒寒证的六经传变规律,但疾病的发生必然在经脉和脏腑实体上,因此采用六经辨证未尝不可。

2)认为在《内经》与张仲景时代,并无以内外因把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的举措。因此,《伤寒论》中的病证不仅有发热的外感疾病,亦有无发热症状的外感病证,即所谓的内伤病证,如虚寒证,而阳虚的机理终归是由寒气伤阳造成的。

三、六经与六经辨证

   (一)六经涵义的后世演绎

六经是《伤寒论》中最基本的概念。自宋·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以来,有关“六经”的涵义及其实质一直是各学者聚讼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人体组织体系

1经络说:最具代表性的当为宋·朱肱《活人书》,谓:“治伤寒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并绘制足六经“经络图”。金元时期的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中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病证就是经络的病变。

2)脏腑说: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汤虽为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肺救肺之药也。”清初高学山在《伤寒尚论辨似》中说:“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太阴阳气之公署。”他在《太阳经总说》中又说:“按太阳本气,从肾中之真阳,温胃储胸,乘肺德而外托子周身,以御冬令寒气。至肾阳之分贯子他脏腑者,各另开门,而自出其经络,与太阳之表气相会,以分御三时不正之气。要皆从太阳之化而俱谓之日卫气者,护卫之义也。其阴则从胃府之津液,化赤为血,又尽血中之精华,与气俱行,而贯子经脉之内,故不日血而日营者,盖经营子血中,环周而不休也。”鲁氏[1]继承了李时珍的“脏腑说”观点,认为六经病的病理变化是肺、心、胃、胆、脾、肝、肾7个脏腑为基础的,而除此之外的病变都是延伸的。

梁启军认为,六经概念的最核心部分,是体现人体免疫态势趋向的,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核心器官与其相关空间(正气祛邪外出一离开实体组织的趋向空间),包括体外、呼吸道及肺腔、膀胱腔(太阳对应空间),胃腔及上消化道、大肠内腔(阳明对应空间),胆腔及其他细小组织内部腔隙(少阳阳对应空间),小肠内腔(太阴对应空间),心腔、血管和肾腔(少阴对应空间),肝外(相对实体脏器);器官的形质是疾病所罹部位,器官的相关空间是正气祛邪欲出之处。这也是《伤寒论》只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的原因,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确切的组织器官及相关腔隙基础之上的。对人体自体宏观免疫规律(态势)及其组织器官、组织器官腔隙解剖基础的科学认识是理解六经辨证和整个中医治疗科学性的关键。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是张仲景《伤寒论》临床治疗思想的灵魂。

3脏腑经络说:吴氏通过《伤寒论》与《灵抠·经脉》篇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六经就是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其中包含了表里、阴阳、气化、层次、阶段等因素。并认为“关于六经实质的各种观点皆可统一于此”。

4六区地面说:柯韵伯批评“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按:当作《热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第二》中说:“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以伤寒、杂病合为一书,而总名《伤寒杂病论》。所以,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不为经络所拘,弗为风寒划定也。”提出“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腰以下是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也说:“人身十二经络,本相联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有所见之证与所见之脉。”柯、尤二氏的观点是从外部横向、大面积地看待六经病证的。

5六经形层说:程郊倩在《伤寒论后条辨》中说:“经,犹言界也。经界既正,则彼此辄可分疆。经,犹言常也。经常既定,则徒更辄可穷变。六经署而表里分,阴阳划矣。凡虚实寒温之来,虽不一其病,务使经署分明,则统辖在我,不难从经气浅而浅之,深而深之,亦不难从经气浅而深之,深而浅之可也。”程氏的观点是从外部纵向、小面积地看待每一经病证,由六区地而说演化成六经形层说。

6藏象模型说:田文医师研究《伤寒论》临床时间特点指出:“《伤寒论》治病用药、诊病防病均注重时间性。全书397条,与时间有关的就有一百余条,其核心为六经辨证,六经的实质是古人认识到的人体生理病理时间节律。”许济泽先生曾经提出六经是藏象的观点,非如此就不能解释古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孙小平等根据藏象内环境学说,认定六经实际上是一种藏象模型,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五脏模型有区别的藏象模型。提出六经五藏藏象模型是中医藏象模型中最完善的一个,比五藏藏象模型和六经藏象模型更完善。六经五藏藏象模型认为:营气分为五藏,卫气分为六经,营卫合和共为六经五藏藏象模型。

2.病理机制体系

1)气化说: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治《伤寒论》之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系统形成于清代,这个学派的代表则有张隐庵、陈修园等人。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子和等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早有论述。至明张景岳研究运气时,提出了人身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标本中气的关系,这给清代《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说:“六气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这不仅把经络、脏腑的病变包括在内,而且将六经病证提高到天人相应的高度,使经络、脏腑经络等观点更深化了一步。清代的张志聪、张令韶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全面诠释《伤寒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六经气化学说。以六气为本,六经分主六气,以此来揭示六经病的病理特性,并为确立治疗大法提供依据。后经陈修园、黄元御、陆九芝等医家完善补充,六经气化学说渐臻成熟。认为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其经络、脏腑、气血等无不受自然界的影响。而人类的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则以气化的形式进行着,气化活动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无病,不能适应则发病,其病变的表现就是六经病证。郝印卿认为:解释《伤寒论》六经,应将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其中脏腑、经络是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2)邪正斗争说: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愤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机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不能长相济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怯懦,全部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气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抵抗也。”把六经病的发病归结子正气抗邪能力的五种不同程度。

3)阴阳胜复说:时振声认为,“六经辨证是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以阴阳相互消长来说明急性热性病的动态变化,同时贯穿于整个急性热性病的全过程。不应单独局限在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的损害上来看问题,否则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急性热性病的辨证规律。”伤寒六经的主要证候是阴阳消长胜复的具体表现,用阴阳胜复来解释伤寒六经辨证是从整体出发,从动态变化看问题,比较符合外感病是全身性疾病,外感病有阶段性这两个特点。

4病理层次说:郭氏认为:六经是患病肌体阴阳失调后,依据其阴阳失调的程度(即期阳量的大小)而划分的六大病理层次,这六大病理层次里面又可分为若干较小的病理层次,将这种小的病理层次的反应和针对其治疗的方药联系起来就构成了汤证。

5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说:王氏根据巴甫洛夫学说.认为身体内外受到邪气的刺激,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太过,就会出现病理变化,《伤寒论》六经,就是这种神经兴奋、抑制的病理变化不同类型的代称。

6)病理神经动态说:朱认为:《伤寒论》六经代表着疾病寒型矛盾运动的不同病理神经动态。太阳属初感期,呼吸系型,机体抑制期;阳明属机体兴奋期,以胃肠系兴奋型为主导;少阳属机能紊乱期,消化紊乱型为主导,机体由兴奋向抑制过渡;太阴属机能抑制期,以消化抑制型为主导;少阴属机能衰竭期,循环系或心型;厥阴属中枢衰退期,脑型。日本牧角和宏也从病态论的角度概括六经。

7)疾病规律说:孙泽先认为:《伤寒论》六经不是六个独立的病,也不是六个孤立的证候群,它是疾病变化之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分别标志着正邪力量对比的全部过程,从而概括出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全息说:齐凤军为,以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形成阳性全息相关系统,以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就形成阴性全息系统。三阳病证系统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三阴病证系统以五脏病变为基础,多属阴正、寒证、虚证。于是,六经辨证将经络、五脏六腑病变全息集成。

9)营卫论:徐培平等认为,外感病的发病传变的实质是营卫失调。六经病是对六经调节表里内外营卫出人分布的“开、阉、枢”功能失常,邪与营卫相争,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系列证候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反映了外感病由浅人深、由表及里,邪正相争,虚实转化的病理过程。

10)炎症反应综合征:郭任等通过对伤寒六经病变本质特点的分析,认为伤寒六经病变之实质即为六类综合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实质分别即毒血症等、菌血症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李丽娜等也提出,伤寒六经病证描述的是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进展规律。三阳病尤其是太阳病是疾病初期,被认为处于感染而致全身炎症反应,尚未对脏器造成器质性损害的阶段。而进入三阴病,尤其是少阴病以后,则有明显的脏器受损的表现,出现但欲寐(嗜睡)或烦躁不安、脉微欲绝、四肢厥逆、息高、下利、动血等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休克中后期表现。

3.临床表现体系

1证候群说:自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中提出证候群说之后,不少医家均推崇其说,如任应秋为:三阴三阳是6个不同类型的证候群,随患者肌体的不同面出现,亦随着肌体对疾病不同的适应力而随时演变着,不能孤立地看待它。杨氏、仝氏、梁氏均认为六经病就是6类症候群。

2)六病说:赵锡武认为“六经当为六病”,《伤寒论》只有太阳病、阳明病之称,并无太阳经、阳明经之说,而病与“经”是本质绝不相等的两个概念,前者是病理概念,后者为生理概念,《伤寒论》六经(六病)是为划分证候而设,无病刚“六病”不复存在。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它是由病势、病位、病体决定的,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翁氏也认为,六经辨证实质上是定位、定性辨证,是六病。经络的病象只出现子循行部位及其所属的脏腑,六病的表现则是全身的。

3)阶段时期说:章次认为:《伤寒论》六经代表着外感疾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黄文东认为:太阳病为前驱期症状,阳明、少阳病为进行期症状,太阴、少阴病为病重期症状,厥阴病为危险期症状。

4.辨证纲领体系

1八纲说:明朝方隅在《医林绳墨·卷一·伤寒又论》中说:“抑尝考之仲景治伤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观其问难,明分经络施治之序,缓急之宜,无不反复辨论,首尾贯赅,如日月之并明,山石之不移也。虽后世千方万论,终难违越矩度。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撩然手胸中也。”这种八纲说将伤寒病归入了八纲辨证的范畴。

2)辨证纲领说:《伤寒论选读》综合、归纳六经学说诸家观点,从辨证论治角度,对《伤寒论》六经作了高度概括,认为《伤寒论》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林涛则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

3)六经辨证体系说:杨育周在其近著《伤寒六经病变》中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说。这个学说综合了形态学、生理病理学、症候诊断学的概念,提出六经“是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于人体部位的划分,由于这些部位与脏腑及脏腑气化功能所涉及的组织、器官的不同,在外邪侵入后,邪正交争的状况各有自己的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部位的划分因深浅层次的不同,病邪侵入后亦自然具有深浅的差异。深浅的差异与生理病理有关。“阳明与太阴同居中土,为三阴之表”,“厥阴为少阳表里之脏,为阳热内布外达的枢纽”,“少阴为人体一身阳热之本原,是邪正相争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所以六经排列的顺序应该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不仅涉及因风寒而弓f起的病证的辨证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辨证问题。因此,杨氏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是“辨证纲领”,而且更应该是“辨证体系”。

历来伤寒学家强调“伤寒之法可以推而治杂病”,“六经岂独伤寒之一病为然哉,病病皆然也”。山西老中医李可常用六经辨证治疗内科急危重症疑难病,他体会到“伤寒六经辨证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

4高度综合体说:有学者[34,35]认为:六经是人体在致病六因的作用下引起的“三阴三阳”之相关的脏腑、气化、经脉以及津、精、气血、阴阳失调的综合体现,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成为一种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

5理想模型说:瞿氏认为:《伤寒论》杰经分证实质,就是外感热病的六个理想模型,它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

6)时空说:岳美中认为:伤寒六经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概括,六经各有一定的病和当令之时,值其欲解时可不施治。近年来有人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是“时位”概念,就是一个时位辨证,对六经“欲解时”进行了解读,三阴三阳位序与六经“开、阖、枢”关系。《伤寒论》所承载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药对外感病的辨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仲景这种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为一体,融时空变化为一炉的辨证思维,为后世各种辨证方法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7数学集合论说:杨氏通过对《伤寒论》各种病理信息的探讨,发现数学上的集合论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它的求井、求交的两种运算,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不谋而合,认为《伤寒论》蕴藏着集合论的数学思想。

8模糊聚类说:孟氏认为:六经为六种模糊聚类分析,每一条经都是模糊识别,六经病是热性病过程中模糊聚类的群。

9)关系说:田福玲从系统论出发,认为六经是人体内的六大关系,是六大本源性的关系(如太阳经中,膀胱、太阳经络、体表之间气、血、津升降出入,周流不息所形成的那种功能关系,而上述实体由这种功能关系化生,实体只不过是体现者而已),但是六经在描述上却带有强烈的病位即实体色彩,这是因为人体的功能、属性、行为不仅体现了本源性的关系,也体现了由实体所衍生出的关系。但显而易见的是,本源性的关系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实体派生出的关系是次要的,居第二位。没有必要因为其中夹杂着(这种夹杂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实体衍生出的关系,就否认六经本质上是本源性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实体亦是由本源性的关系产生的,实体的关系不过是本源性关系进一步的派生物。关系是万物的终极原因,它决定了万物的产生、发展以及灭亡。六大关系衍生出实体,人体的各种功能、属性、行为就是本源性关系和实体关系综合成的外在体系。梁华龙也提出,六经辨证的实质六因素分析,即病因、病性、病位、病时、病势、正邪盛衰等因素的辨析。

10)层次说:梁华龙提出了六经层次学说。认为从生理言,六经的循行部位有前后、内外的层次;从发病而言,有表里、浅深的层次;从病证而言,有轻重缓急的层次;从治疗而言有寒热、补泻的层次。虽言病在某经.也仍有部位探浅之别;太阳经证与腑证相较,则经证为表、为外,而太阳又为三阳之表,三阳又为三阴之表,三阴之中,太阴又为之表,这都是在同一基准下相较而言的。

5.几点反思

以上,我们列举了古今对六经“实质”的探讨,内容不可谓不丰富,知识面不可谓不开阔,尽管分类并不明晰,但是可以看出,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他的做派确实与众不同。

1研究对象不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体,是疾病。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他研究的是“伤寒病”,无论他当时对于“伤寒病”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是,我们后来的传人却一改本色,把研究对象从“病人”变成了书本,变成了张仲景和《伤寒论》。据统计,仅《伤寒论》一书考证发挥专著已逾千家,文章涉及者不计其数,不仅有关“六经”实质的考证如此之多,就连张仲景《伤寒论·自序》的真伪问题也聚讼纷纭,不一而是。

2)研究宗旨不同:张仲景虽然“勤求古训”,但其独创性是毫无疑问的。后世医家却在“君子有三畏”的启迪下,“法宗仲景,方祖伤寒”,不但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还还怒斥别人“数典忘祖”、“逆经叛道”。于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求言之有“物”,但求言之有“据”,以经典的是非为是非认为,以忠于古人为自得,以阐发圣人为荣耀。

3)研究方法不同:《湖南通志名宦者》记载:“张机,长沙太守。时大疫流行,机精解医药,民赖全活者甚众。”可见,医生必须面向临床,从现实中获得真知。但是,明清以来,考校风气风气盛行,这是封建统治高压政策的必然结果。影响到医学界,“束发就学,皓首穷经”者比比皆是,“不思现前事理,徒记纸上文辞”,埋头于经典著作的校勘、训诂、辩伪和辑佚,为了考证而考证,为了著述而著述,对一些虚无缥缈东西大做文章,争来吵去,莫衷一是。

4研究结果不同:不言而喻,张仲景的《伤寒论》以数万言之文,影响了祖国医学一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而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汗牛充栋,结果让《伤寒论》成为祖国医学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高峰,尽管医药卫生的变化已经翻天覆地,临床实践的积累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看到以上对六经“实质”研究的丰硕成果,我不禁对自己的工作也为之汗颜,我们是不是在“恶搞”张仲景?但是我又想,如果祖国医学多了几个象张仲景这样的医学家,它还是这样的特色吗?

(二)六经辨证的历史贡献

在中医学四大经典里,张仲景的著作四居其二,为什么呢?因为《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创立,宣告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与辨证论治模式(范式)的确立。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医临床医学里,六经辨证就是这样一种范式,它与最早创立诊疗体系的人一起,被后世医家推上了神圣的殿堂。

1.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

《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因其首创性,它所具备的各种要素都成为后世效法和挖掘的基础。后世研究表明,它综合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已有机的结合成一个综合性的辨证论治体系。《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已具备了八纲辨证的雏形,八纲之间诸如寒热真假,表里虚实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已有论述。张景岳依据其定性分析,总结前人经验,明确提出了八纲辨证,他说“夫医者一心也,病者万象也,举万病之多,则医道诚难,然而万病之病,则各得一病耳。……苟吾心之理明,则阴者自阴,阳者自阳,焉能相混。阴阳自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继之,程钟龄氏则指出诊病总要,不外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并详加论述,至此八纲辨证脱颖而出。

2.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

有关脏腑病证的理论,虽在《内经》中已大量提及,但尚未系统的与治疗结合起来,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已将其证和治密切结合,具备了脏腑辨证的初级形态。以太阴阳明病为例,通过定位分析,判断何脏何腑的邪气盛衰,正气盈虚,从而确定病在某脏某腑。这里通过定脏腑之位,辨明脾胃的虚实病变,是脏腑辨证的明例。后世如刘完素的脏腑辨证理论及钱仲阳的小儿五脏辨证等等,使脏腑辨证更加系统,从而演变成为今天的脏腑辨证理论。

3.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伤寒论》中有部分关于卫气营血的内容,也有关于三焦的内容,而《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中也采用六经辨证的内容。伤寒与温病其在命名时,前者是从感邪的角度,而后者是从病症的角度进行命名,都是对热性病的认识。无论六经辨证或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其共性都是依据邪气和正气的不同反应来判断疾病所处的时段。三焦辨证亦是在六经辨证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伤寒论》已言及三焦之证,吴瑭则将温病的证候归纳于三焦之中。

4.六经辨证与病因辨证

仲景虽未明确提及对于病因辨证,但在强调“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的外因说同时,更注意强调内因,认为“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而《金匮要略》中的三因说则奠定了病因说的基础。对于外在六淫之邪的辨证,六经辨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陈无择在仲景病因学说的基础上,重新论定了“三因说”。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病因学说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现在的病因辨证,不仅有系统的六淫辨证,而且充实了情志劳逸饮食等内容,但不可否认,这仍旧是在六经辨证上逐步发展而臻于完善的。

5.六经辨证与气血辨证

六经辨证虽然没有准确的定量标准,但其模糊集合式的综合判定气血量的多少、有无,脉象的频率、强度及症状的轻重程度,以及范围大小。在六经辨证过程中,对气血津液的盈虚、寒热,进行较为准确的辨证,其内容虽然疏星寥寥,但可见其气血津液辨证之一斑。

6.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

张仲景在运用三阴三阳分证的同时,并没有舍弃《内经》中脏腑、经络分证等内容,以六经病综合脉证进行分析、归纳以确定病在何经(非经络之经),在《伤寒论》中以阴阳辨证作为六经病辨证总纲,以表里定病位,任何一经病证都有寒热虚实之变,运用脏腑经络辨证确定病在何脏何腑何经。

综上所述,《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为法,但六经辨证必须靠其它诸辨证方法的综合进行才能完成和体现出来;其它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皆以《伤寒论》所用方法为渊薮。各种辨证方法都以因、性、位、量、时、势等因素的分析为内涵,而这些认识论的概念,是自三阴三阳六经衍生而来。因此说六经辨证体系是既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又可以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体系,是包括了其它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




下一篇:幸福的三种境界:评王春艳的幸福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