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大医凌然》有感:书中言跟腱修补术必须注重血供,同于功夫

 九天凌霄阁 2018-10-09

最近看的一本小说《大医凌然》,主要讲的是一个医生得到系统帮助,提高以西医医术为主的故事。书中介绍了一些跟腱修补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手术)的创新方案,说跟腱修补术要想达到好效果就必须减少破坏的血管,维持血管网的正常运作,给跟腱提供充足的血供。这样就能提高跟腱的恢复强度和速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跟腱是足踝后部人体最强大的肌腱,它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是人类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不可缺少的工具。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和特殊的动作外,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发生断裂。跟腱断裂被认为是“运动员杀手”,我国著名110米栏运动员刘翔就是因为跟腱断裂的原因退役的。 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也是因为左脚跟腱完全断裂而彻底无缘南非世界杯。

 

书中除了跟腱修补术之外,还介绍了其他的一些外科手术,都对血供很重视。这其实也是中医的观点,气血对于人身是非常重要的,气血充足则人身体必然健康。而中国的功夫亦通于医,一个人只有气血充沛才能练好武功。好的功夫必然是合乎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能高效率的引导气血运行在正确的轨迹上,从而温养壮大气血。这也是分辨一个功夫的好坏、高低的方法。

单纯的体育运动只是通过运动肢体来活跃气血,他们气血运行多无规律,是无序的振荡为主体。而好的内家拳练习,则是能让人体的真气沿着经脉循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西方的体育研究与中国功夫在人体的认识上是有很大差距的。血走到的地方,气必然走得到,而气走到的地方,血不一定能走得到。

 

因为血液的运行是固定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此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不管你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有什么变化,他对血液的影响只在于供应量和速度的变化。也就是说你运动量大了,那么相应的血液运行速度就快些;哪个部位运动得多,血液就会集中供应得多些(这一点对于真气的运行也是同样的),但是他们的循行行方向是不变的,运行的轨迹也基本相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真气的运转方向和轨迹是可以变化的,他可以经手臂内侧手走到胸,也可以胸走到手。比如太极拳揽雀尾的按是气经手臂内侧从胸走到手,然后捋势的时候,又可以由手回到胸。这一点血液是做不到的,他只能从心脏经动脉出发,然后经静脉回来。

 

《大医凌然》所写的很多手术能注意到血供的重要性,说明现代西医的水平提高了很多,可惜的是还没有注意到经脉的重要性,如果能在手术中同时尽量保证不伤到经脉,那手术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伤及血管,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伤到经脉了,因为经脉的分布很多时候是跟血管相近的。这是因为血能养气,如果经脉远离了血管,那么真气的活力就会受到影响了;同样的,气能行血,如果血管远离经脉,那么血液运行就没有速度,所以慢慢的人体经脉就会跟血管成为伴生的关系(当然经脉与血管的分布还是有差异的)。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