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中的蹊跷问题 七绝押仄韵有哪些格式

 老街味道 2019-11-05

老街遇到了一个挺奇怪的问题:七绝押仄韵有哪些格式?首先押仄韵的七绝也固定的格式吗?

..........

前言

我们常见的绝句根据字数有五绝、七绝之分,根据是否符合格律有古体和近体之分, 近体诗就是所谓的格律诗,要求押平声韵。因此押仄声韵的绝句一般被认为是古绝句。

一、古绝句 五言多于七言

1、古绝句出现时期早于格律诗

绝句出现的比格律诗要早,因此在齐梁时期永明体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之后的诗既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早期的绝句自然都是古绝句。但是因为唐以前七言诗地位不高,不受诗人的重视,所以五言诗远远多于七言诗。例如陶弘景这首古绝: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汉朝无名氏《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2、古体诗没有固定格式

古体诗除了押韵以外,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古绝句当然也是。在进入格律诗的时代,很多诗人作古体诗的时候,难免会受到格律的影响,因此出现一些使用律句的古体诗。在格律规则完全标准化以前,诗人作诗无所谓合律不合律,偶尔合律完全是无意识的。例如汉朝无名氏《古绝句》: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南山一桂树,平平仄仄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常用变格,算是律句。欢爱不相忘,仄仄仄平平,是标准的律句。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何用通音信,中仄平平仄;莲花玳瑁簪,平平仄仄平。都是标准律句。

3、七言仄韵绝句很少见

五言绝句中的古绝句和律绝句数量都非常多。但是七言律绝句远远多于七言古绝句,特别是七言仄韵的绝句,在诗词中的数量非常非常少。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唐诗三百首,在五绝目录下有很多的古绝句,但是在七绝目录下,几乎都是律绝句。《有人说李白《静夜思》不符合平仄对吗?细解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下面分两部分介绍几首古体仄韵七言绝句。

二、受到格律影响的仄韵古七绝

1、《洛桥晚望 》唐朝 孟郊 (仄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

这是一首押入声仄韵的古体七绝,可以看出四句都是标准的律句,但不是近体诗。近体诗押平声韵,这首押仄韵,近体诗要求二三句黏连,这首失黏。

2、《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宋·孔平仲 押遇韵(苦有去声)

潜夫自有孤云侣,蟾蜍影里清吟苦。澄心不出风骚外,援笔便成鹦鹉赋。

这一首宋朝的七绝格式和孟郊的那一首相似,前两句是全一样的,但是第三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四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也是全用律句的古风七绝。

三、不受格律影响的仄韵古七绝

1、《游麻姑山 七星杉》(宋·曾巩) 押马韵

古杉苍苍横斗文,其干十围阴蔽野。应到夜深山月来,林色天光迷上下。

第一句仄平平平平仄平,第二句平平仄平平仄仄,前两句都是标准的古风句式。

2、《游麻姑山 瀑布泉》(宋·曾巩)押入声韵 屑韵

飞泉一支天上来,寒影沉沉泻龙穴。山灵欲以怪动人,山路先冬积霜雪。

第一句是平平仄平平仄平,第三句是平平仄仄仄仄平,这两句也是古风句式。

3、《元丰七年访庆老不见》(宋·苏东坡)押入声韵 屑韵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第三句 仄平仄平平仄平,也是古风句式。

结句

在汉语诗律学这本书里,王力先生总结了29个大类的七言古体诗(即古风)句式,分小类的话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句式大多找到了古诗中的实例,几乎任意一种组合都有诗人在使用。可见,实际上古体诗本来也没有有什么固定的格式。

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但是古体诗几乎就是自由诗。

@老街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