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碗煨了23年的牛杂,还是老武汉的烟火味儿

 微微传奇 2018-10-14

不足3米宽的窄巷里,几十张临时搭起的折叠桌塑料凳,在低矮陈旧的平房之间见缝插针。从汉口、武昌、青山赶来的食客如约而至,为了这锅藏在旧巷的桂萍牛杂


“中锅一个,牛肉牛杂各一半。”


“饺子一斤,藕圆子春卷各一份。”


一位邻家嫂子亲切嘹亮的武汉话此起彼伏,麻利地张罗客人坐定,摆上碗筷,记账,又赶去招呼下一桌。




她是这间小店的老板桂萍。1992年从武汉外贸公司第一批下岗,愁生计,看到街坊煨牛肉萝卜就在自家学着做,尝试几次味道口碑挺好,店子就这样开起来。


当年的长堤街冷冷清清,一家餐馆都没有,桂萍是第一家。街坊生意,熟人口耳相传,一年年熬,人气渐旺。



下岗的3个兄弟们挨着桂萍的铺子“搭镶边”:三哥做藕圆子、春卷,二哥做牛肉锅贴,大哥负责酒水饮料。一个女人的小店,撑起一个家族。


每天清早五六点从屠宰场刚杀的新鲜牛肉,带着血水运到桂萍家门口,250斤,是一天的量。牛肉切块,先炒,20多种卤料,大锅煨。




直径一米的深铝锅一次能煨150斤,翻搅加汤,一个多小时煨好一锅,蹄筋软烂,牛肉纤维入味。


接着用牛骨熬成的汤煨萝卜,白萝卜300斤,接近2小时低温煨煮,牛骨汤渗入萝卜,口感不至于太烂。




从清晨忙到下午,休息片刻,5点正式开门迎客,生意持续到凌晨两三点。送走最后一批宵夜食客,睡几个小时,又要起床张罗第二天的食材。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




“只要到了硚口,没人不晓得我桂萍。”桂萍爽朗爱笑,把我们迎进屋,如数家珍:三哥家的藕圆子全靠工手“擂”,钢丝擦板搓碎藕泥,除了生姜提味不加任何辅料,生意好时一天能卖60多斤。二哥家的牛肉锅贴饺皮全靠自己和面手擀,面皮薄,煎出来才酥脆。



桂萍的生意带活了一家人,也带活了一条街。汤包、小炒、海鲜、把整条小街的夜晚撑得热闹。隔壁烤生蚝的嫂子闻声赶来,笑眯眯地说,我是桂萍屋里姐姐。其实她与桂萍只是街坊,毗邻生意十多,相互帮衬。“从嫂子做到老太婆了,还是好姐妹”。客人点单,桂萍总不忘问一句,花甲生蚝要不要,我屋里生蚝现杀现烤,别处都吃不到。




牛肉萝卜锅煨了二十多年,还是偏居一隅,一百平米的老房子店面始终如故。每天晚上6点半到9点的高峰期,屋外临时搭的桌子永远比屋里多。生意好的时候,50多个酒精炉全部摆完都不够。食客们倒也毫不介意拼桌坐在油腻拥挤的窄巷子里,摩托车过,搬凳让道。毕竟在这里,才能找到二三十年前,老武汉破旧、热闹的烟火味道。一年四季,生意最好的是秋季和初夏,季节变换,肠胃最容易怀旧



从昏暗陈旧、油烟熏黑的私房走出去,上中山大道不到一公里,就是高耸入云的江景越秀豪宅。中山大道如脐带,一头是硚口汉正街的破旧亲切,另一头是拔地而起的广厦高楼。


桂萍说,这三四年来人气明显比以往更旺,来的年轻人特别多,远在武昌甚至白沙洲的人也专程开车赶来。席间一群群白领模样的姑娘小伙拼桌,比中年人更多。终于,我们现代化的躯壳里,还是装着老武汉的胃




外人都传言桂萍赚发了,买了十几套房子。她笑说其实直到2006年,才终于贷款在硚口公园旁买了一套新房,搬出了长堤街旧屋,至今还在供月供。


“想起来时间过得真快。”


“从当年还没生孩子开始做牛杂,到现在孩子都读高二了。我也老了。”桂萍说。




🍲 桂萍牛杂

地址:硚口区居仁门长堤街义烈巷西侧

营业时间:17:00—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