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璽印形有千姿、質有金玉銀銅......

 闲人品悟 2018-10-15

“文帝行玺”方形,田字方格,龙形纽,龙昂首,体盘曲成“S”形,鳞爪俱全,形态生动。金印为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在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一枚帝玺。此印玺有别于汉制,印文不用“皇帝行玺”而用自尊号,与《汉书》等记载“婴齐嗣立,即藏其先武帝、文帝玺”相应合。

文帝行玺是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被称为南越王墓的“镇墓之宝”,也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含金量98%、重148.5g。


“皇后之玺”玉印,西汉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

刘注(?-前117年), 汉朝宗室, 西汉 楚王。前129年,其父刘道去世。刘注继位,一共在位十二年。 龟山汉墓就是刘注的墓地。

刘注印印台方形、龟钮。龟昂首,四足挺立状,背甲和腹甲刻有纹饰,龟首及龟爪表现生动,眼睛和鼻子雕刻精致,腹下镂空。印有阴刻小篆体“刘注”二字,字体浑厚古朴,疏密有度。该印为刘注私印,重39克。


陈请士西汉水晶印覆斗钮,有穿,水晶体内有云气,印底阴刻篆体横排:“陈请士”三字,可以称此印是目前国内品相最好的水晶印。水晶的硬度很高,手工很难刻动,因此其制法与琢玉相同,此印便是以这种手法制成。

“长乐富贵”西汉琥珀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姚庄102号汉墓出土,橘红色,边角光滑圆润,保存完好,上刻卧兽,兽腹下有一穿,便于携带,印面阴刻“长乐富贵”吉语,字体遒劲挺拔, 印体、印面极为优美。

玛瑙印存世量稀少

此印保存完整,实属不易

为现存世的玛瑙印精品

家君春秋时代卿大夫封地的基层官员。《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因称己父为家君。  

長沙僕1955年长沙侯家塘18号墓出土,滑石殉葬官印。印近方形,鼻纽,印面阴刻篆书“长沙仆”三字。“长沙”即指长沙国。我国自商、周以来逐渐形成的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轸宿。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长沙国由此建立,都临湘(即长沙)。传5代,到公元前155年吴著死,无子国除,历时46年。为吴氏长沙国时期。同年,景帝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传7代8王,历时164年。“仆”为刘氏长沙国时期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汉武帝时对诸侯王国的官名有所改变,“改太仆为仆,秩亦千石”。其职责是执掌舆马之事。长沙仆即长沙国王府中的为长沙王掌管舆马之事的仆。其字体规整优美,体现出当时较高的治印工艺水平。




西都田王莽官印,现顾清木先生收藏,历史上的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洛邑为东都﹐称镐京为西都。唐和五代时期也有西都地名。

新莽四年(公元12年)建洛阳为东都﹐将长安更名为常安,又称西都。东汉建都洛阳﹐也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汉班固曾做有《西都赋》。


东晋铅锡质地急就章

“佛法僧宝”为佛教用印,铁制,宋元风格叠篆印文。多用于佛寺经卷和通牒文书。


'河间王玺'是西汉早期的一件封泥。封泥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在纸张未发明或普遍使用的时代,各种文书多写在竹木简上。这些文书和货物在传递过程中,往往要在结扎处加封印记,以防私拆。铃有印文的泥团,就称为'封泥'。这件封泥保存了西汉河间王玺的印文原貌,是存世稀见的珍品。

1古璽印收藏名家植育东先生--藏古璽印官印集萃

2欣赏普方居士藏古印--秦印

3古璽印收藏名家杜桀先生--藏古璽印集萃

4古玺印收藏者郭加庆先生--藏汉印集萃

5哈哈藏印--有些印与你有缘

6中国--金质官印欣赏

7古玺印--玉質漢印集萃(壹)

8又到积福时--来集百家福

9古玺印战汉方形单组--动物肖形印

10战汉肖形印集萃

11汉印— —文字+肖形集萃

12古玺印战国方形二字吉语--集萃(壹)

13赏精品战汉箴言(圆形)集萃

14精美极致--赏汉印'辟邪'

15赏精品汉印——鸟虫篆集萃

16秦印单字写精美

17秦印--四字吉语集萃

更多古玺链接打开

古玺印秦印圆砣--张姓集萃(贰)

本帖最后链接感谢您查阅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