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使读书发挥更高效能

 昵称32901809 2018-11-18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人有两个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很多人只生活在物质世界中,从来没有进入过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真正的贫穷并不是物质上的缺乏,而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贫瘠。读书,正是有效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全民阅读作为“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中。

然而,身处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蜂拥而至。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效率。随处可取的信息,使得人们读而不思,严重影响了阅读的质量。

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为己所用,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有没有适合普通人的读书技巧呢?有!日本作家原尻(kāo)淳一的《高效能阅读》,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如何使读书发挥更高效能

《高效能阅读》——【日】原尻淳一

《高效能阅读》由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原尻淳一,为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科研究硕士学位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营销和企宣工作,并担任企业培训讲师。

原尻淳一在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之后,结合自身阅读体验,整理出89条亲测有效的读书技巧。为满足不同阅读水平的读者,专门设置不同阶段内容。无论读书小白还是阅读达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高效能阅读》主要从培养兴趣、快速阅读、消化知识和工作应用四个方面,为我们展示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01 培养兴趣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会计较时间和精力。比如打游戏,或者看电影。就算花整天的时间做同一件事,也不会觉得累。但是,如果让他读书,他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读书的兴趣呢?

①绕道读书,激发好奇心

所谓的“绕道读书”,就是不直接阅读原文,而是先从周边找到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再进入原文。比如通过了解作者的轶事,不再把他/她捧在神龛之上,而是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适当“八卦”一下,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在书中和他/她对话,以此来降低阅读门槛。

②游牧读书,保持紧张感

在家里读不下去的,可以尝试出去读书。很多人喜欢在家躺在床上或是沙发上读书,读着读着就犯困。环境太舒适,让人很难集中精力。在人多的地方,反倒可以保持一定的紧张感。不妨去咖啡店或书店试试。

③转变读书模式为3D*2D

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这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如果缺乏有效的互动,不论老师讲得多么生动,总有学生在下面开小差,甚至睡觉。如果把这种基于教科书的模式称作2D的话,那么,和真实现场相关联的3D读书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医学生学解剖,比起单纯地知道阑尾长在哪里,不如真实地看一眼患者的腹腔。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返回课本学习的效果,远比一味儿的接受知识好得多。读书不再是一件和我们无关的事情,而是会用到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内在的动机,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02 快速阅读

想要高效获取知识,速度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速度的灵魂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

①发掘关键词,优先看目录和黑体字

目录就像作者精心制作的地图一般,向我们展示一本书的魅力所在。优先看目录和黑体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髓。

②巧用便利贴,捕捉灵感

通过目录,找到关键词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假设,在读书的过程中实践验证。分析自己和作者的思路有何不同之余,及时把小点子写在便利贴上,捕捉灵感。读完书后,根据自己独特的想法,写出相关文章。由点及线,扩展为面,进而变为立体的知识,使其真正为自己所用。

③优化读书投资基准:70:20:10

很多人喜欢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但是,就像偏食一样,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在选择书的种类时,可以参考投资基准比。

如何使读书发挥更高效能

70:20:10基准

“70:20:10”投资基准比由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提出。简单来说,就是把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现有服务,20%用于充实周边服务,10%投资于全新的未知领域。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投资,也适用于读书活动。

03 消化知识

目前,很多人读书讲究实用,把知识消化吸收,才能学以致用。

①垂直阅读,成就职场专才

如今,“T型人才”成为很多职场人的追求。“T”字中向下的竖线,就是挖掘专业的垂直阅读。分工的细化使得工作对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身在职场,首要目标就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

②类比阅读,找出共通本质

类比阅读是指找出各事物之间共通的东西,通过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从中挖掘新价值。比如,把佛比作音乐家,通过类比,把毫不相关的两种食物联系到一起,为读者提供新的视角。

③解剖读书,收集优质信息

为了避免存书太多,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把优质的信息剪下来收集在一起。这种把书解剖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收集写作素材。

04 工作应用

①巧用读书卡,集中管理数据

在图书馆借的书,不能乱写乱画。我们可以在看过目录之后,用读书卡制定读书计划,锁定要读的书。把参考文献、页码、作者名、书名集中写在一张读书卡上,方便使用。

②创建云端数据库

网络的普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读完一本书,可以在各平台发表书评,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利用网络笔记,摘录读书笔记。在云端建立数据,把知识整合到一起,成为现在的一大趋势。

③著书立说

读书的终极目标在于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让自己的原创内容流传开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蒋方舟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因为没有别的输入渠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能阅读》从培养兴趣、快速阅读、消化知识和工作应用四个方面,向我们提出很多实用性的读书技巧。期待你能从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真正实践到读书中,在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希望你即便身处闹市,依然可以通过读书,在心中修篱种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