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伤寒论》讲稿3.1.1

 老玉米棒 2018-11-18

(摄影:老严)


无原则的吹捧中医已经非常影响中医的发展。武术也这样,我是王氏这个拳,我擅长用谭腿,我是李氏拳,我擅长用这个什么身法,在最后这一切你所有的擅长的东西,一旦遇到了真正的那个格斗高手的话,全都白给,一个都没用。


那么我们中医也这样,我们中医这几年的发展,很多人就老谈呀,我遇到一个神医啊,他可厉害了,它能一怎么着就怎么着,包括我今天来之前,昨天晚上有个人给我打电话说,唉呀我遇到一个神医,这个神医啊治精神类疾病从来不失手,我就觉得这可能不是职业干医生。一旦职业干医生,你就只知道就精神类疾病分很多种,你也不能保证每一种精神类疾病都能治好,就像我们说一个医生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成功的把感冒治好,所以我们应该不管说这人多么神,多么牛,这个治法是多么的神奇,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我们不管你说什么,我们不管你说唉呀我这个方法用一个好一个,还是用一千个好一千个,还是用1万好1万个,我不管,我只相信一点,就是任何东西他如果要想好的话,他必须得遵循一个人体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我们如果认为规律大于神,大于名声,大于一切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一个中医,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医,我们这个规律又等同于道。


所以说很多人说中国哲学到底什么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唯物的吗?还是唯心的?这个中国哲学啊,他如果真正论的话,它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他实际上就是一个唯道的。我们就说什么叫为道?唯物是什么、就是我只以物质为基础,唯心是什么?就是我一切都是以心为主,但是实际上中国哲学不这样,中国哲学一直研究的他没研究物,他也没研究心,他研究是物里头一切的变化,它是以这个为基础,以这个道为基础,所以任何人要想治好病,他必须得遵循人体的规律,除非他想把你治坏,他可以不遵循规律。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你这人如果嗓子疼,我要是不遵循你的规律,我把你嗓子治好,那我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你这个扁桃体给切掉,或者用一个非常重的药物直接刺激到这个扁桃体,让他快速的这个冷静下来,这是一种不重视这个规律,不重视道的一种治法,这种治法终究的结果是越治这个人越糟糕,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他擅长很多很多方法,比如说腰疼,他特别会整脊,一个劲掰,一个劲折腾,往往病人当时有效,回去就反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过分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过分的相信神而不是重视规律而不是重视道,所以中国的一切都是研究这个道,道就是一个任何事物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说整个周易是研究什么?周易就是研究宇宙围绕着道的64种变化的规律,就叫周易,比如说乾!如果正常一个人每天都很积极上进,我每天都第一,他就会第一个啊,乾,我一个小孩怎么怎么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就表达这么一个人的这个变化的过程,一切的方法,然后包括每一个卦,他就讲的是这个人在这种规律下,她这种刚柔的变化,这就表现出一切人包括天地,包括一切的变化都叫《易经》。那么我们说中医呢,中医其实就研究人体的变化,人体是怎么变化呢?我们必须得遵循这个规律才能治好这个人体的病。


如果我们不遵循这个规律或者我们逆着规律,我们什么能力都没有,就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我不遵循规律的话,我对这个东西我念意念,我说你赶紧给我上去,他还在那不动,因为我们遵循的这规律来,如果遵循这规律就很简单,我找到这个按钮一按就好,可是现在尤其是我们很多中医他确实很相信人的意念,或者人的一种所谓信念,他认为你只要信就行,或者尤其是很多人对中医的理解是:医者意也,理解成什么?你只要信你只要认为这个东西能行这人就能行,那可见这种认识肯定有问题。那么我们今天,我们未来研究人体就是在研究人体的规律,人体的规律不外乎这种变化规律,就是六经加上这个六淫,咱暂定为六淫,六经就是什么?就是春夏秋冬就是人的变化,天地的变化无外乎就是春夏秋冬,那么这个春夏秋冬再加上春天,风特别大,寒特别大,暑特别大,这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东,这六个六相加,这就是阴阳学说的一种思维,就是任何人体的疾病!


第一步,我们要先做到就是找到这个变化的根源,就是你的一切病,你只要有病一定是你变出来,你变出来了,那你就必须得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变出病来。我们中医啊,说实话对于很多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的这种非常的发育不良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眼睛瞎或先天性的这个嗓子说不出话来,这种有时候往往吃中药效果不好,但是我们中医只要你不是先天性的疾病,也就你原先没得的病,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得这个病,那么这就代表你这个人体是因为变化的过程中不符合规律了,那么我们就能找到你变化的不符合规律点,那么如果我们要找到变化不合规律点,我们第一个要做什么?就是先找他的纲领,所谓六经为纲就是纲举则目张,你必须得要找到这个纲领,六经。那么我们说只有你找了纲领,你才知道它怎么变化,你比如你这个纲领如果找不到的话,你变化的话记载了全都是一些细节,比如很多人摸脉说,唉我一摸她左寸脉有点浮,左关脉有点什么,这些可以,但是你前提是你必须要先找到它的纲领,这个病人的脉的整体的纲领,它怎么变化,这是第一点,只有你找这个整体纲领之后,我们未来的分析才有意义,如果你没有纲领,那就没有意义,那往后分析都没有,你比如说你就说唉我一摸他这个地方有个痰,你没有纲领,你不知道痰怎么变出来的,那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正常情况我们摸脉,第一个我们要先确定六经,我们用的是人迎气口脉。


第二个,就是我们就暂定为六淫啊,就是这六个,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我们今天啊在实训室里摸了很多脉,其实不准,为什么不准?第一个哈,因为这个我调动不起来的那种,我要看病那种积极性。因为一旦我要是匙在临症中我要看症的时候,我的这个精神是极度的那种,就是不是集中,就是极度的那种清静状态,我要看病的时候,我就是几乎能做到。我们正常也应该能做到,就来了个病人之后。唉我认识你。但是我想不起叫什么名,因为我在这个当下我在专心致志看病,所以我还得问你叫啥名啊?你说咱俩不是好朋友吗?我说如果在大街上我就认出你来了!但是在看病这一瞬间,我脑子想不到这个事情,我们都在很专注的很静下心来的时候,在思考他人体的变化,在静静的体会它人体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来思考,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说摸脉的话,和你散乱的摸,整体摸着玩,随便摸那种精神状态不一样。第二个这就是很多病人,很多人啊,如果她得病,你一摸就摸出来了,如果不得病就很难摸,今天我摸了好多同学,我一摸唉阳病,我再一摸不对,是阴病,再一摸爱不是对阳病,再一摸,不对是阴病,当是什么呢?唉可能是阳病吧,算了算了,可以这么治,那么这个结果到底是阳病是阴病?不一定,因为这病人啊,这个人啊往往它没有任何症状,它阴阳相倾得不大,阴阳没有偏差,它没有一个变化,没把这个阴阳,没有把这阴阳给变化出来。


那么这时候,咱们说这个人基本上就是个健康的,或者是有病啊病也不重,因为他阴阳不相倾,如果有问题的话,再按《内经》上所教,“阴阳不相倾,取之于经”。说哪不舒服?你说唉,一摸这脉阴阳不相倾。“哪难受啊?”,我肚子难受,肚子难受,取之于经,揉揉肚子就好了,自己揉揉就好,哪难受?我这胳膊疼,这个局部病变或者怎么怎么难受?那么如果阴阳相倾之后,那么它第一个相倾就是六经,然后六经之后这就是这六淫,有的病人他六经相倾的比六淫要重,他就是,明显摸她,有的病人他六淫相倾的时候,我们在《内经》里头也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