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格:什么时候和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开讲

 李辉的文章仓库 2018-11-19

林格

著名学者,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

内容来源:本栏目内容均为原创作品。由基本书院的教育专家、知名文化学者《开讲》实录整理而成,内容有删节。


全文3884字|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学习指数:★★★★


好的关系大于一切教育,但好的关系不是那种像兄弟、像姐妹那种“亲热”,而是以“礼”为核心,形成一种引领、协助、激励、唤醒的秩序。

很多时候,我们怕冲突,其实,冲突也不是什么坏事,在冲突之后化出来的关系,更加科学、理性、稳固。

——林格小语


构建现代教育文化,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新型的关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履行教育的使命,激扬生命的主动发展,还原人性之美,更要求我们尽快从一个更高、更超越的角度上来理解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


丨教育家、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摄影作品 1


一、从“和”文化中汲取滋养。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处,“一”指道,“二”指阴气、阳气,“三”指阴阳调和所形成的和谐状态。万物就是由两种对立因素的配合而生。

《周易》乾卦《彖传》云:“保合大和,乃利贞。”这是说,阳阴合德,四时协调,万物孕生,长治久安。“大和”即“太和”,强调的是矛盾的妥协性与统一性。

《荀子·王制》曰:“和则一,一则多力。”这是说,“和”能带来合力与双赢。借用今天的说法,“和”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北宋哲学家张载把“和”提升到“道”的高度,并明确提出“仇必和而解”的命题,看重矛盾的妥协、冲突的化解、对抗的解除、斗争的泯灭、战争的消弭。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经典信条数不胜数,“和为贵,忍为高”,“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不与邻为壑”,“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信条构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和平主义、豁达大度和老成温厚的文化,他指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可以说,“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提供的一个重要精神贡献。当前我国主流文化中,“创建和谐社会”,以和谐拯救世界,正是由此而来。

“和”文化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是,形成了“关系文化”,“关系文化”有利有弊,无论利弊,毕竟是符合这片土地的文化形式,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在尽量摈弃其弊病的前提下,发扬其积极作用。

“和”文化对于教育的积极贡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亲子关系,好的关系大于一切教育。


丨教育家、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摄影作品 2


二、关系的精神内核是“礼”。


“守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所要求的人和人相处的秩序及处世原则,建立良好的关系,皇甫军伟老师用“比”、“从”、“北”、“化”四个字所蕴藏的“守礼”的内涵,来概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礼”的演变过程。这四个字都有一个“人”字,从汉字起源文化中来理解教育之道,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比”字象形为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意思是平等、亲近、相互尊重与信赖,但教育者又是理想方向的引领者。比的过程是查找差距的过程。

“从”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相听也”,就是服从、听从的意思,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从”都是由两个“人”组成,是两个人一先一后的往前走,前面的是教育者,后面的是孩子,“前行者”的行为方式要成为后者的榜样和骄傲,所谓榜样的力量,这种力量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北”字,古汉语中的意思是“背”,本意是背离、违背的意思。也就是说,当孩子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大约是初中时期,具备了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这时候,他们不再“从”、“比”了,到了所谓的“叛逆期”,这时候,大人需要有一种理性与反思的精神,顺着孩子的天性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

“化”字,象形为两个人字的一正一反,是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驼背的人的对话,以表示“因时而化”的变化之道,教育者所要倡导的教化叫“化声”,对孩子的教化有成绩叫“化行”,因教诲孩子的错误行为叫“化诲”,因善于施教,犹如春风雨露叫“化雨”,因感动而转变为“感化”。“化”的行为便是将教育者的能量、期待融进孩子的生命,所谓“文化”,正是以文化道,所谓“文”是社会文化中以德以礼对孩子施加有效影响的过程,“化”的结果是为了把握规律。

教育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形式,其内在逻辑就是一个“礼”字,这个内核是永恒不变的,由“守礼”和“来而不往非礼也”出发,建立良好的关系,比什么教育都管用。


丨教育家、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摄影作品 3


三、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


研究中国的问题,确实可以从“关系”两字着手。我们过去误以为研究“关系学”是庸俗的,是背弃正派做人原则的,其实,在中国,“关系”是集大成者,是否庸俗,取决于你的出发点。

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1、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生活中,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科目的老师能直接影响我们学习该科目的热情;在家里,我们与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关系的好坏何等重要!

2、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糟,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失败。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能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反映家庭教育效果的“晴雨表”。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教育就像暴风骤雨让人难以忍受。无数多的生活和实践证明,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是一个客观规律。

3、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好的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这就是关系的真谛。好的代际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

4、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好的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和谐。万物至谐是自古代就有的幸福理想。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毕达哥拉斯说过:“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如果美就是一种和谐,那么,只要人们感受的美越多,内心里就会越快乐。风景如斯,人之间的关系亦如是。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5、种牡丹者得花,种蒺藜者得刺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爱心。好的关系来之不易,不经过折磨和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好的教育,不是孩子取得了惊人的辉煌成就,不是孩子对我们的顶礼膜拜,更不是我们给孩子灌输多少空洞的理论和要求孩子一定成名成家,而是来自于平等和谐的关系。


丨教育家、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摄影作品 4


四、转变教育者的角色和定位。


教育者须转变角色,从根本上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科学的关系体系。

每一个角色都隐喻着不同的矢量,因此,只要能选择好的角色,就可以实现能量转换,把能量以不教而教的方式传达出去。实际上,这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实质所在。


1、做“火柴”,不做“蜡烛”。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教育者的情操与美德。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者的内心的虚弱与执拗。

我们的孩子内心里都有永不熄灭的“蜡烛”,这根蜡烛潜在着无限的能量,教育者的任务是做一根火柴,点燃孩子心中的光明与温度。

被点燃了内心热情、觉醒了的孩子,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的学习、生活都会感到快乐,甚至感到无比的快乐。


2、做“律师”,不做“法官”。

律师,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做孩子的“律师”,意味着是站在孩子的一边,竭力维护、捍卫孩子,而不是做一个裁判是非的“法官”,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形成一种对抗关系。

除了捍卫孩子的权益,更加重要的是,捍卫孩子的天性。

什么是天性?

天性就是孩子身上凸现出的先天禀赋。天性既有从父母身上继承的遗传品质,也有蕴藏在孩子身上的特殊天份,潜伏在孩子灵魂深处的特有品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孩子的天性也如同这位哲人形容的一样,既有孩子之间的相同之处,也存在个体身上的千差万别。教育者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捍卫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而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组重要的对称关系。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感教育》中说:人能“知”,所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发“情”,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因此,在人的诸多天性中,有三个基本天性,那就是“求知”、“爱美”、“想好”。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顺应这三个基本天性,正如中国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即: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


3、做“农夫”,不做“园丁”。

农夫是疏松土壤、兴修水利、涵养植物根系的,而园丁是按照自己的要求,修剪植物的枝叶,甚至不惜使用化肥、农药、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植物的生长。


4、做“啦啦队”,不做“陪跑者”。

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助威、呐喊,甚至起到“啦啦队”的作用。

我看到的教育现实中,有多少父母在做“陪跑”的工作,陪读,陪学,陪着做作业,考上大学了陪着孩子去学校报到,上大学了还每周去学校为孩子洗衣服,等等。可怜天下父母亲!我完全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也接受只有一个孩子,不舍得孩子受苦,但无意中使孩子失去了一个自主独立成长的机会。

对于让孩子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不想罗嗦,但就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承受一种孤独感。人的孤独,是生命中一种重要的体验,哲学家说,人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比如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都是在孤独状态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孤独是精神创造的必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人的孤独与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不做陪跑者,意味着为孩子的心灵留白,使之有了孤独的机会,使之心灵品质得以提升。


丨教育家、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摄影作品 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