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第十五章解读

 书页无卷 2018-11-22

 ——关于《老子》第十五章的解读(下)

 

微妙玄通 <wbr>深不可识——关于《老子》第十五章的解读(下)

《老子》第五十章中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何谓“人之生,动之于死地”?意指人本来可以长生的,却因“躁动”、“妄动”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老子从养护生命的的视角揭示了“动”之危害,从而为“动”之生“乱”、生“灾”、生“祸”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本章文本中的原文到底应是“蔽而新成”还是“蔽不新成”?

陈鼓应先生认为,“‘而’王弼本原作‘不’,‘而’、‘不’篆文形近,误衍。若作‘不’讲,则相反而失义”,并引易顺鼎、高亨之说以证之。(《今译》,P.130-131

笔者认为,按照以上理解及《老子》文本的整体逻辑,此处应为“蔽不新成”。《老子》中反复教导人们要“谦卑、处下、柔弱、守静、无私、不欲、不盈、不敢、不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人们防止“盈而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壮而老”(“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实现“深根固柢”、“长生久视”。道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但得道之士则可以利用道之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若希望事物长久存在,就可以不使之“盈满”而走向极端,从而避免向他物转化。“蔽不新成”是得道之士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己服务的生动体现,与二十二章“洼则盈,敝则新”不是一个意思,不可简单比附。

从文法结构上来看,“蔽”所对应的是“成”,而不是像众多研究者所理解的“新”,“新”只是用来修饰“成”的状语,而二十二章“蔽则新”之“新”则为补足语。(参见杨柳:《老子》第十五章“蔽不新成”句辨析,《中国道教》2007.2,P.36)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洼则盈,敝则新”讲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与转化”,而“蔽不新成”讲的是“量变若没有过‘度’即没有突破关节点或临界点就不会产生质变”,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一书中,不仅认可“蔽不新成”,还将“蔽”解释为“保护得很好的旧东西”,可谓得其真意。我们认为,“而”、“不”因篆文形近,有可能“误衍”,而不是必然“误衍”;彼处“形近”、“误衍”并不代表此处“形近”亦“误衍”。河上公本、王弼本、帛书乙本(甲本此处损掩)、通行本等皆为“蔽不新成”,难道它们都“形近”、“误衍”了?!

郭世铭先生认为,众多《老子》校订者都“不是正常意义的校订古书,而是相当随意地制造新版本”,“仅仅是因为没有能解释通原文,甚至只是因为原文解释不出该作者想要的意思,就去随意改动原文,把问题搞得十分混乱。”(郭世铭:《老子究竟说什么》)“郭说”应引起众多《老子》注释者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校订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校订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译文:古代的得道之士,心神与道相通,深沉得难以把握。正因为难以把握,所以只能勉强地刻画一下他们的容貌:小心谨慎啊,宛如冬天行走在结冰的河面;警觉戒惕啊,恍如面临危险、畏惧四邻的进攻;庄重拘谨啊,恰似尊贵的宾客;洒脱融合啊,恰如冰雪缓缓融化;敦朴厚重啊,正像未经雕琢的原木;心胸豁达啊,正如空旷的山谷;混沌憨厚啊,宛若一汪浊水。谁能通过静定化浑浊为澄明(得道者)?谁能妄动、躁动由安泰走向危殆(失道者)?得道之士从不妄动以追求盈满,正因为不追求盈满,所以事物不会走向反面而能保持原朴(长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