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佾篇第三 3.25

 如是国学 2018-11-23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韶》:舜帝时乐曲之曲名,相传为舜帝所作。因何制乐?乃古之王者,功成而作乐,以重表得天下之功德,使君臣共乐。

夫子听完舜之《韶》乐后,即评论说,《韶》乐所流露出的圣王德风,真是非常的美啊,而且是美到了极点。


2、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相传为武王之乐。

在听完武王之《武》乐后,即评论说,其乐所示之武王德风,美则美矣,然终未至于极点。

——盖古之圣王功成而作乐以记之,其乐必与其德相符,是以听其乐可知其德。武王以杀伐得天下,故其乐必有杀伐之声,复有示武功于天下之意,是以谓之“尽美而未尽善”;舜帝揖让而有天下,垂拱以治天下,天下遂得大治,其心泰然祥和,故其乐谓之“尽善尽美”。 

——夫子所言“尽美而未尽善”,非指武王之德之不足,乃指武王所处之时之不堪。时之不堪遂有其乐之“未尽善”之叹。或曰,倘以舜帝易于武王,舜帝亦将兴兵伐于不肖乎?必也,然其竟能言舜帝之不德哉?夫子此叹,诚叹时世之不堪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