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评价艺术的两个标准(3—25,讲于2021年6月16日)

 惟虫能天 2022-06-26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茶香能醉客 ,静心可通神

评价艺术的两个标准


《论语》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讲的是,孔子谈到《韶》乐,说它非常美,也非常善。谈到《武》乐,说它非常美,但不是非常善。

在此,孔子树立了评价艺术的两个标准,一是美,二是善。艺术作品既要有审美特征,要符合道德准则,发挥教化功能。古代的乐,既包括声乐、器乐,也包括舞蹈、歌词等等。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音乐有六种,分别是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的音乐。六种音乐,《韶》乐和《武》乐最有名,这两种乐孔子都喜欢,但更喜欢《韶》乐。他在齐国听《韶》乐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是好听得不得了。

《韶》乐是歌颂禹舜的乐舞,《武》乐是歌颂周武王的乐舞。尽美是形式,尽善是内容尽善尽美成语由此而来,后人以此形容完美的事物。孔子对《韶》乐和《武》乐进行了不同的评价,舜帝与武王皆为儒家尊的圣王,所以孔子评价《韶》和《武》均为尽美。又由于舜位乃尧帝禅让而来,可为风范,而武王之位则为伐纣灭商而来,毕竟是以臣犯君,于君臣之礼有悖。所以称《韶》乐尽善,《武》乐未为尽善。

章内容也有不同理解。藕益大师说,孔子在评论的是音乐而是人。《韶》乐既能尽舜帝之美又能尽舜帝之善,而《武》乐能尽武王之美未能尽武王之善。他说舜帝和武王皆是圣人,岂有未尽善者?至于谈到武王伐纣,那是替天行道,何谓以臣犯君呢?此说也有道理。

无论如何说,音乐对教化社会人心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重视音乐作用精神应得到尊崇。《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看社会流行什么样的音乐类型,即可判断社会的发展趋势。若中华优秀礼乐文化得不到恢复和弘扬,其对世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出入平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