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拳正論

 天地虚怀xia 2018-11-24
韓樵(星橋) 韓競辰

說明:本篇發表于《武魂》2001年第8期總第158期

編者:本文作者韓樵(星橋)先生,意拳耆宿、王薌齋先生之弟子;其子韓競辰,近年亦常發表頗具個性的拳學見解。《意拳正論》闡述了對意拳拳理、原則的再思考。全文分意拳的特點、意拳總原樁法、機能與技擊、整體、拳術應用原則六部分,本期先發表了前四部分。此文系提綱挈領的概說,故文中一些觀點對許多讀者來講,恐怕就顯得有些抽象了。為使讀者能更明白些,今後尚需煩請作者結合意拳的具體修煉做進一步的論述。

王薌齋先生所創立的意拳,是在行意拳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去蕪存精,在拳學與拳術形式上都有重大改革,逐步發展成的一獨特拳學與拳術。

意拳的特點

1、 自然良能的發揮:使拳術研究由表像研究深入為本質研究。

2、 樁法:使樁法增加功力的固有觀念,轉變為靜態生理條件基礎新觀念。

3、 邉樱菏怪剡動技術環節的固有觀念,轉變為注重邉訔l件的新觀念。

4、 整體:使強力整體(利用肌肉產生力的原理)的固有觀念,轉變為綜合效能的整體新觀念。

5、 理性與感性:使經驗性指導與純理性指導訓練程式的固有觀念,轉變為物質本有與邉有枨笙嘟Y合的體認新觀念。

6、 時空:使軌跡充塞空間與兩點間往返頻率的佔有空間的固有觀念,轉變為功能性佔有空間與點和整體超速時空反應的新觀念。

7、 組合:使邉蛹夹g行為組合的固有觀念,轉變為功能性組合的新觀念。

8、 結果:使假設式的應答反應或然性的結果,轉變為「有感皆應」的自然應答反應必然性的結果。

意拳總原則

1、 物盡天擇,物盡其用

中國拳術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沒有超出這個原則,或者說:自始至終都把握著這一原則。「發揮人之良能」,是中國拳術至高的規範與目標。

在拳術行為產生問題上,以往大都解釋為人與獸的相爭而產生,而拳術實際應是人與人相爭而產生。相互攻擊行為是人類生存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現象,當人類有意識地關注和研究這一自然現象時,拳術產生了,發展了,它始終保持著發揮人類本有能力這一重要環節。「本有」是拳術研究核心,偏離了這個核心,所有的努力,終將是收效甚微或徒勞無益甚至於是傷害性的。

中國武術發展中,存在著大量的象形與假借的意識與行為。其目的最終是提高人類自身素質與能力,而不在於象與不象或以假為真。因為人類自身生理特徵與特性,早已註定了人類不論做什麼樣的努力,永遠是在人類自身的能力範圍之內,不要做非分之想或超出自己實際能力的事。

2、 自然法則貫穿始終

自然法則是中國拳術的根本法則,也是中國拳術的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

拳術理論與拳術行為,必須自始至終遵循這一原則。

在整個中國拳術中,存在著嚴重的主觀臆想、臆造的現象,不承認或忽略了人類自身條件的客觀限定,超出人類自身生理狀況與邉幽芰牣牭恼f法與行為比比皆是。片面地將邉訒r間的長短,邉恿康拇笮∽鳛楣Ψ虻奈ㄒ缓饬繕藴剩患右赃x擇地按「習慣成自然」辦事,結果練了一輩子糊塗拳而不自知,不知反省,一味地下死功夫,希望得到進步,但最後終歸是一相情願,事與願違。

3、 優選原則

拳術中的優選原則,盡在於「體認」二字。體認過程是一個對比認知過程,或者說是一個拳學與拳術的實證過程。「力由試而知」即指此意。許多人將這句話,解釋為力大力小,或勁大勁小,又或是技術問題,致使「體認」走向片面化、局部化。

優選的基本標準:符合人體生理活動狀況,符合人類邉犹蒯纾先g邉有枨髼l件。拳術中任何細小行為,都必須嚴格遵守這三大基本標準,否則,行為將是不合理的,或是片面局部的,或是對人類傷害性的。

優選原則,決定了拳術行為的合理與不合理,實用不實用。優選原則的實施,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訓練的弊端,不走彎路,不做無用功。

4、 循序漸進合成的原則

事物的發展,總是依照由簡單走向複雜,由單一走向多元化。

現行意拳教程,是一個斷裂教程,忽略了前期邉踊A培養與初級應用培養,王薌齋先生遺囑中就有「有關具體打法,亦應加以研究」的話。現在人為地將站樁訓練的作用誇大,致使眾多習意拳者,不注重邉踊A培養,幻想通過站樁一途,解決拳術根本問題,嚴重違反了事物發展的循序漸進合成的原則。造成這一失誤的原因,是不瞭解意拳發展歷史,不瞭解意拳全貌,不瞭解意拳的特點,偏聽、偏信的結果。

我們不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任何體育邉樱际菑幕竟τ柧氶_始的,在整個的訓練體系中,每一環節都是同等的重要,人為地突出某個環節,或忽略某個環節,都是有失偏頗的。。每一訓練環節,都有它的具體作用,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是不能忽略和代替的。每一環節的自身作用與相互作用,產生整體效應,這就是循序漸進合成原理的價值所在,亦是意拳整體的根本所在。

樁法

1、 樁法的性質

樁法的性質,它是屬於邉訝顟B中的靜態邉樱c後期的動態邉酉嚓P,但永遠不能替代動態訓練的作用,因而只憑站樁幻想解決整個的拳術邉訂栴},是癡人說夢。許多人不瞭解樁法的性質,一味地強調站樁,常依站樁時間的長短,來標榜自己有功夫,實在是荒唐而可悲的。

2、樁法的作用

(1) 結構合理化

結構合理化是樁法形態確立的根本標準之一。它是建立在人類自身生理結構特徵基礎上,再參以整體相關性質原則、邉涌臻g佔有率原則,確定樁法結構形態。樁法結構的確定,是經過科學分析與實踐效果反復印證的結果而確定的。

(2) 邉踊灸J

樁法本身又是邉拥幕灸J健;蛘哒f是動態邉拥膬灹蓟A條件。

樁法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動態行為的正確性以及實用性。王薌齋先生評價為「利於健康,精于打顧」。

因此,樁法訓練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以後的拳術行為和拳術深化的可能性。這才是樁法重要性的價值所在。

(3) 誇大樁法作用

樁法在拳術訓練程式中,是一個重要環節,但永遠不能替代其他訓練環節的作用。所謂「站死樁,死站樁,站樁死」。盲目地將意拳站樁訓練作用,無限誇大,希求站樁獲得奇功異能,人為地將站樁神化,使站樁訓練方法進入歧途。

習拳術者,必須先對樁法的性質、樁法的作用,加以深切認識,才可取得站樁的實效。

機能與技擊

1、 機能影響技術發揮

在邉又校皇且驗椴徊t解動作的技術要求而做不好動作,而是由於機體的機能不健全,或者是不協調,產生阻礙或變形,影響技術正常發揮。

所以當我們不能正確、順利表達一個技術動作時,不要死盯著動作,希望通過加時、加量,達到目的,往往是收效甚微。應當從自身機能是否健全入手,找出影響我們動作的具體原因,這種學習方法,效果往往會大得多。

尤其是下死功夫的習拳者,多一點關注自身機能是否健全,而不是一味的地拼命重複動作。

2、 條件與機制

邉拥年P鍵,不是一味地重複動作,加時加量,往往收效不大,根本的原因應在於完備邉訔l件,完善邉訖C制。

在邉又校動條件是邉訖C制的基礎,邉訖C制是邉有袨榈幕A。把握這樣一個原則,技術行為將會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學到後來學初步」此之謂也。許多人將這句話理解為,學到最後還是站樁,大錯特錯。

3、 組合原則

在邉又校動的連續性,往往都是通過動作的數例組合原則來完成。

經多年研究發現,動作的數例組合原則的連續行為,是一個表像研究的組合原則,不是邉咏M合的本質。

邉咏M合的本質,在於邉訔l件與邉訖C制的交互作用組合。當我們瞭解了這個本質問題,表像性質的組合,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有感皆應」的功夫,正是這種邉颖举|相互組合的必然性結果。




編者:全文共六部分,上期發表了「意拳的特點、意拳總原則、樁法、技能與技擊」四部分,本期續發「整體、拳術應用原則」。

整體

許多人認為意拳的特點就是整體力,整體力的尋求就是站樁,這種認識太湵 Uw力僅僅是意拳整體具體外在表現的統稱而已。意拳的整體,是整體的原則,是渾元思想的貫穿、實施的結果,學習意拳者必須瞭解傳統的整體原則,否則一無是處,出手抬腳便是錯,終不得整體邉又钊ぃw原則,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之一。

1、對性與統一性:相對性俗稱「矛盾」,是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或是事物內部相互對應的因素。統一性俗稱「合一」,是指相互對應的事物或是事物內部相互對應因素的和協性和融合性。在陰陽大論中論及:「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千千萬不可勝數······但其要一也。」

在意拳訓練中,無處不哂弥@個原則,前面提到了「體認」二字的本質,就是對比認知過程。對比就是兩者之間的對比,通過對比找出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繫樞紐,使之協調統一咦鳎l揮極大作用。王薌齋先生晚年自稱「矛盾老人」,提出:「一切無不矛盾,一切又無不圓融」的感慨。

反觀現在許多習意拳者,不明整體原則意義所在,片面強調「矛盾」、「二爭力」,自我感覺良好,實不知已大錯特錯。發現矛盾的意義在於最終解決矛盾,而達到一切無不圓融。圓融的整體與板結一塊的整體,完全兩碼事。板結一塊的整體,是人為地製造矛盾,加深矛盾的結果。有人將渾身無處不爭的整體感受,當成是意拳整體功夫的標準,實在是與王薌齋先生圓融整體的觀點背道而馳。

矛盾的意義在於對比,最終的結果是圓融,也可以說是哂谜w原則,發現矛盾,解決矛盾,達到圓融。人為一體化與自然一體化是無法比擬的真假整體。

2、 整體的類型:

(1)堅固型。許多人將整體的本質歸結為肌肉的舒放與收縮產生力的生理作用原理,因而「鬆」、「緊」、「鬆緊轉換」,就成了整與不整的衡量標準。如何是真鬆,如何是真緊,如何鬆緊轉換,各說其是,但終不出在肌肉鬆緊上作文章,這樣的整體,緊時必然是肌肉高強度收縮,形體自然形成鐵板一塊,號稱是:「身板似牛,身如鐵鑄,肌肉若一」,孰不知已與意拳正道失之千里。此種整體感受,實為「拙力整體」。王薌齋先生提出「去拙取整」,去的正是這種「拙力整體」。

這種「拙力整體」與應變力的邉有再|成反比。只具有固體物質通過慣性作用,產生碰撞效果,如同有人提出用樁去撞人。肌肉收縮使形體的堅固性加強,而邉有阅軜O大喪失,在整個的邉舆^程中,只能依靠不斷地鬆緊轉換來解決邉討儐栴},形同抽搐的病人,一驚一炸。這種拙力整體應用,與意拳整體相悖。經研究將它定名為第二種傳導方式,或稱拙力整體傳導方式。

(2)連結性整體。這是一個局部化整體。現代體育訓練多用此種方法提高邉有Ч_B接的原則,在於邉由淼幕A上生理機能的連動性。當我們做一個具體動作時,需要哪幾組器官組織參與,就將這些器官組織加強,連動性加強。例如:我們打出一個直拳,就需要蹬腿、擺胯、扭腰、擺肩等形成一組完整的動作。在傳統武術中如出一轍,地面反作用於腳,至腿、至腰、至肩、至肘、至腕、至手,經典名句:「消息全憑後族蹬。」如此看來,東方西方沒有什麼分別。

經研究我們將這種「連結性整體」,定名為:逐節傳導式,或稱:第一種傳導方式。它是中華武術原始性結論,與意拳整體比較仍是片面、局部性整體。

(3)意拳整體。前面分析介紹了連結性整體與堅固性整體都不是意拳所講的整體。那麼意拳的整體是什麼呢?

A、整體觀念:何謂整體觀念?用現代文字描述應是:以宏觀與微觀的協調統一為總原則,指導和規範一切邉右庾R活動與形態活動。所以王薌齋先生明確提出:「拳理、原則是謂拳」,正是揭示了拳術的本質與真諦。

許多人將追求「整體力」作為意拳的整體表達,然而現實已經告訴我們此路不通。但時至今日,仍然還有許多人,抱著這種錯誤的認識和觀點不放,實在令人可惜。

B、整體的實質:意拳整體的物質基礎,是人體自身每一細胞的活力,或者說是人體自身本有的邉訔l件。當人體每一細胞在協調統一咦鲿r,所發出的整體綜合效能,才是意拳整體的實質。這種整體綜合效能,經研究將它定名為:核變傳導式,或稱:第三種傳導方式。整個的邉舆^程是一個充滿分離與聚合的分解合成過程。這才是意拳的整體本質和整體形式。王薌齋先生將這種整體描述為:更以剛柔、虛實、動靜、緊鬆同時起參互錯綜作用。

拳術應用原則

1、 空間佔有率:

「」「一尺之外,三尺之內」;「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反映了拳術應用空間,簡單地講就是手腳伸出所及的範圍。一般而論,這個範圍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生理因素之分。空間佔有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邉拥某尚В仨毤右匝芯俊

(1)守中:空間佔有率強調「守中」的原則,「前合、後仰、左傾、右斜拳之大病」。許多習拳者往往違反這個原則,想通過體位過伸來擴大自己的空間,這種作法是得不償失的,也是極其危險的。

守中,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守住中線或守住脊柱,,而是由諸多拳理原則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是共性原則的體現。當我們的軀幹正直時,整體邉拥墓残栽瓌t才能夠充分得以體現,否則將是片面、局部的行為表現。

守中保證我們在每一時刻,都可以直接地向空間任一方位做動作,有效、迅速地佔有空間,當我們軀幹傾斜時,往往只能表達單一的原則,而無法表達諸多原則貫穿的共性原則,此時空間佔有率必然趨向減小。在邉又校憩F為顧此失彼,邉勇肪無形中拉長。

(2)條件性佔有與充塞性佔有:一般人,大都是以自身為空間核心或中心,向空間引出無數條邉榆壍溃淙麄空間,認為這樣就是佔有空間的理想模式。因而在拳術行為設計上,儘量地做到空間任一方位都有一個具體的攻防行為,這恰恰是導致拳術走向招式化的根本原因。這種模式,忽略了空間邉拥囊粋重要因素,就是時間。在真實中,會碰到時間的問題,判斷時間、反應時間、應變時間、實施時間等等。

空間佔有新概念,應是以自身邉訔l件完備、邉訖C制完善為邉踊A,隨時、隨地、隨機、隨勢地佔有空間,「求諸己身,反向身外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意拳訓練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過程。通過自我完善,獲得最大空間佔有的能力,形成「有感皆應」的最佳邉幽J剑瑥倪動本質上佔有空間。

2、攻防意識

(1)主動碰撞原則:拳術技擊過程,就是一個瞬間碰撞過程。經過研究認為,作為一個習拳者來講,對於碰撞過程,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勢,不應消極對待。對每一個習拳者來講,主動迎接碰撞是首選的拳術意識與行動。

(2)打顧合一。在搏擊中,從來不存在你打我就一定要防,你進我就一定要退,誰也沒有這個權利,也不是邉拥奈ㄒ贿x擇。

在傳統的拳術中,有許多流派都講打顧合一,試想如果真的達到這樣一個水準,就更沒有理由退守,更應該一往直前,勇於碰撞,克敵制勝,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另當別論。

打顧合一,不是將兩個獨立的打與顧,通過快速銜接來完成的,這種打顧合一的形式,永遠是二,不是一。只有快二與慢二之分。打顧合一的本質研究發現,合一是由邉拥墓残曰A完成的,它是拳術行為的最高形式。

3、勇:

「三分技藝、七分膽」,「勇」字對習拳者是至關重要的,一般人多在精神,意識的強化培養上下功夫,這樣的培養方法,是不科學的,不足取的。勇與不勇,一種是先天的,生來剽悍,天不怕地不怕,大多數人不具備這種天賦。

採取主觀意識調動的精神培養,往往效果不佳,因為每個習拳者都如是培養,也沒有什麼勝出的理由。「勇」的培養應是認識問題,從認識入手,當我們認清了具體事物時,也就沒有了對具體事物的疑惑或恐懼感,自信力才能建立起來。疑惑、恐懼產生于無知,自信產生於認識。古人雲:藝高人膽大。空洞的精神培養,往往培養出毫無實際能力的精神貴族,拼命不是「勇」的本意和表現。

(4)審時度勢:審時度勢,必須從實踐中逐步積累,「度敵之來勢,己之短長」,它屬於經驗結果。「非身經百戰者,難得此三味」,「只可教人與法,不可教人與巧」,「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是篇,是兩代人的研究結果,是概括性的學術論述,希望對廣大意拳同仁及意拳愛好者、致力於拳學研究者,有所補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