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山石雕中的人物造像,极具艺术影响力!

 昵称42671863 2018-11-27


这几年,人们对于寿山石的开发程度日渐提高,用其雕琢的寿山石雕工艺品,不仅具有美观性,还极具收藏价值。


在寿山石众多的雕刻题材当中,人物造象是极具艺术影响力的一种,其人物形象大多刻画的神形兼备,具有特色。



人物造像的地位


根据历史记载,最初在开采寿山石时,寺僧们是开采寿山石的一个主要大群体,这些寺僧开采的寿山石,主要用来雕刻烛台的灯座或者是备用念珠。


很多寿山石也被雕刻成为了佛教造像,赠送给了善男信女们用来寄托信仰,从而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物造像。



寿山石的人物造像在寿山石的雕刻题材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从最开始的弥勒、菩萨、罗汉等佛教人物形象,也逐渐增加了道教中的一些像铁拐李、何仙姑、南极寿仙等人物。


在逐渐的发展当中,寿山石人物造像的取材范围越来越多,也开始采用一些人们耳闻能详的历史典故人物。


伴随着世俗审美趣味的影响力扩张,人物造型在寿山石雕当中,成为了人们最受欢迎的一类。



重神轻形


在寿山石人物造像的雕刻方面,极其重视“重神轻形”,对人物的五官细腻程度以及人物神态的传达,刻画的非常入微。


比如菩萨带有安详感的眉眼,弥勒那种张扬达观的笑容,以及寿仙和蔼的长须白眉,都是中国传统人物造像的艺术体现。



对于人物雕刻来说,最高的艺术标准就是“传神”,只有人物的面部表情到位了,整体的艺术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也可以说,人的身体甚至是面部的美观与丑陋,实际上与艺术的精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艺术的造诣就在于传神。



什么是传神?


人们所说的传神,就是在寿山石雕刻的过程中,能够从造型艺术当中表现出来人物的精神、智慧以及性格,甚至是连人物的心理状态都能够表现出来。


外形是否相像不是最主要的,神似才是最关键的所在,可以说所有的雕刻造像创作,都是为了能够让人物传神。



刀法简练,概括能力强


在寿山石雕的人物造像对于传神的追求之外,在雕刻人物衣服纹饰方面,也传承了宋代的“刀法简练,概括能力强”的风格。


人物的衣服纹饰线条流畅,具有很强的张力,用最简练的衣褶纹饰,与人物精细的面部表情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极具韵味。



相石取巧


在寿山石雕的人物造像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其相石取巧的创造性,能够将寿山石的特色完整的凸显出来。


一般纯净的材质能够带给雕刻工艺师们最大程度上的想象发挥空间,但是巧色巧雕更加考验工艺师们的智慧。



借助寿山石绚烂的颜色进行雕刻,将材质本身的色彩、纹理突出表现,结合雕刻工艺师们的巧妙构思,能够将人物造像雕琢的非常美观。


或者是借助一些雕刻技巧,将寿山石原石当中的裂格巧妙地掩饰起来,将斑驳之处进行取巧,作为人物衣纹上的装饰。



在寿山石雕当中,人物造像一直都是具有特色的,能够充分利用寿山石原石进行完美的雕琢。


每一件寿山石人物造像,都能够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效果,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