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瑜太极第496期】 欲求太极先求无极,太极拳中的无极与太极

 tjboyue 2018-11-28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者(太极图里一个圆圈里面分活动的两半,向日的一半为阳,背日的一半为阴),也叫做阴阳图,阴阳用在拳术里就是虚实。阳为虚、阴为实,因为太极就是阴阳之气,有了阴阳两气之分就是太极。无极是静止状态没有分阴阳的无极气圈(即无极气功)。

太极拳是由无极气圈里产生出来的,所以无极是阴阳之母。如果不练无极气功就没有了无极,也产生不了太极,这就说明了练无极气功的重要性。“因为练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里。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这里说的多是用气。

太极拳,首先要面对无极和太极这两个概念,一个无极,一个太极,要大致弄明白,不明白,学太极拳就会稀里糊涂。无极、太极,是两个十分抽象的哲学概念。无极一词,最早见《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都在阐述“道”。这句话中的“无极”指出道是不可穷尽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用两个无极阐述世界的无穷无尽。太极之说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就是说两仪、四象、八卦均来源于太极,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是给太极下了个定义。

老庄之后,关于无极与太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尤其是继朱熹、陆九渊之后,“无极太极之辩”遂成了中国哲学史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中,持续了长达四百多年,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都有道理,似乎又都没道理,真是一锅大杂烩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混沌沌,相互依存,不分彼此。倘若我们一开始就陷入无极、太极争论的漩涡,学拳就真的无所适从了。

基于练太极拳,已经抛开了哲学的思辨。将无极定义为空、是无穷无尽、是道、是阴阳均衡而又分辨不清楚时候的混混沌沌。太极是由无极而生出的,是呈现出较为清晰状态的无极,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极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无极,只不过,太极是无极的变化,是无极的高级状态,是将阴阳混沌的无极一分为二,明显看到了阴阳。有人说,无极桩和太极桩好像一样,外表看似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无极桩是不分阴阳的,而太极桩是明显分出阴阳的无极桩,这是细微的区别,在内而不在外。

欲求太极,先求无极。欲求太极,先求强大的无极。其实我们的身体在没练太

极拳前,就是一个能量较小的无极,我们学习太极拳,最终追求得到的是强大

的无极,是非常道,是整体浑圆力,是身体中蕴藏的绵延不绝、无穷无尽的力量。

练太极拳,追求的是无极到太极,太极又到无极的境界,太极拳套路的编创也遵循了这一规律。起势是无极,收势是无极,中间的拳势都是太极。无极→太极→无极,看似是一个循环,但其实起势的无极和收势的无极是不一样的,太极拳练正确了,每一次练习,都是功力增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身体就有了浑圆力,也就是不断加持了的无极,混混沌沌,当我们体用时,从身体本能的浑圆中就分出了阴阳,我们叫做刚、柔或者刚柔相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