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课题研究中期告

 德馨轩主人 2018-11-30
县域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有效途径的实践探究》


课题中期报告

开阳县书法课题研究小组

《县域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有效途径的实践探究》课题是开阳县书法教研员领衔申报课题,该课题于20165月获贵阳市教科所批准立项,研究周期30个月。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提高书法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积极营造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氛围,整合书法教学资源,探索书法教学模式,开展中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等系列活动。近一年来,全县师生书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书法实验学校营造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浓厚氛围,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已进入总结阶段,预期的研究目标已基本完成。现将课题研究过程和经验及成果,形成书面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一种书写艺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可以说书法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开展书法教育是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强个性,塑造和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990年国家教育公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的通知》,1998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到2002年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每一次都涉及到写字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2011年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书法教育,并明确制定了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书法掌握程度的要求。

贵州省于201412月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首期书法培训之后,并于20159月在全省中小学开设了书法课程。贵州作为一个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与全国文化发达的省份相比较,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广大的边远农村地区,更成为了短板之中的短板。根据木桶定律,如何将木桶最短的木板补齐,这成为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的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让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共享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我们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而忽视书写。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双手敲击键盘的手法越来越熟练,而右手正确握笔,规范、快速地书写方面却越来越笨拙,字迹也越来越生硬、稚嫩、潦草、混乱,不好看、不好认、不能认,让人不敢恭维,学生书法知识少,技能差。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很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完善的书法认知。如何将当今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化弊为利,是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一,我们将在课题中探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介绍中国书法这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效的利用班班通、家校通等信息传播方式,开展以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农村书法教学的师资水平和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

开展书法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一手好字,提高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涵,修心养性;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好好引导孩子去练一手好字,去热爱我们的传统,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核心概念的界定

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当属艺术范畴,含有艺术价值及丰厚的美学底蕴,是书法爱好者、书法家们所涉猎的。写字则不然,是一般人所为,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一种技能,是大众化的。要想写好字,必须懂得书法艺术。书法教育是写字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实现写字教学向美学艺术欣赏迈进的开端。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成为美学的对象了;“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依法求型,依法造型,字就能写得美观,具有观赏性。只有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法,写的得法,才能写出一手规范的,具有美感的字体。它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可在各个学段发挥出的不同的教育功能。书法课程以实践活动为手段,临摹训练为方法,在提高学生书写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节、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以下六个方面:

1.基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这是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提出《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的原话;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说明了,开展书法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2.基于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我国的汉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所以文化史家认为:“汉字、汉语以其独特形式,风格千古相传”。 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等等。这对提高全民书法艺术素质乃至全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学科基础的教学需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字,这就是书法。对写字与书法、写字课与书法课的关系进行反思,将语文学科识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书法给学生带来的心智的开启进行探讨,从而揭示中小学书法教育目标的真正价值所在。

4.基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书法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书写的技能教学,它应包涵欣赏和书写实践两个方面。韩盼山教授在《书法艺术教育》一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点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身则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这些知识教育为书法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接受书法技能训练中,进一步领略了书法的妙境。心理学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而在书法的过程中,那种感受练字带来的艺术情趣,感悟其线条与布局所形成的艺术魅力,都必须依靠智力各个基本要素协作才能得以完成的,因而我们认为开设书法课程是学生益智养性的有效途径。

5.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在地处边远的广大乡村,由于受地域、人文,应试教育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几乎一片空白。很多学校由于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书法进课堂教学”形同虚设,部分教师指导不利,放任自流,学生随意书写,写一手好字的孩子则凤毛麟角,举办的班刊和校刊不堪入目,这些现象都严重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通过书法课程的开展与引领,使学校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浓郁、古朴的文化氛围。

6.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当前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的学生,无法与都市的孩子相比,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书法的兴趣将被抹杀,何谈教育均衡发展,何谈书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书法教育一定能真正步入基础教育的课堂,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基本科目和教育环节。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书法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培养爱国情操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对于书法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实践等缺乏清晰统一的理念,同时也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而使得很多学校的书法课有名无实,这使得书法课程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本课题旨在探究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新模式、新策略的总体目标引领下,重点研究以下具体目标:

1.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书法师资培训模式。

2.发挥优秀书法教师的专长,引领和推进书法教育。

3.面向全体,不断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文化素养。

4.拟探索书法教学与语文、艺术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5.拟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将形成实践经验予以交流和推广。

6.拟探索解决适合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课题研究内容

结合课题实施方案,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在县直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将拟探索出好的做法推广、辐射至附近的村级小学,以实现在农村中小学长期开展书法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学校语文、艺术等学科教师搭建探究新型学科的研究平台,以促进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1.抓好培训,师资先行: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和专业水平,是推进书法教育的重要保证。

2.骨干引领,全员参与: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迁移作用,是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必须全员参与,在抓普及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书写技能的提高,扎扎实实地推进书法教育。

3.探索方法,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探索中小学写字、书法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极少的精力,快捷掌握汉字书写技能,并提高对汉字书写艺术(书法)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磨练意志,塑造心灵:字如其人,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通过书法教学,在欣赏历代名家所创造的优秀作品的同时,去感悟书法家的优秀品德,促进学生的行为美、心灵美。

5.注重评价,激发兴趣:书法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于书写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写字技能。教师在注重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情趣,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自信心。

6.弘扬文化,优化环境:通过书法课程的开展与引领,使学校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浓郁、古朴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在校园无处不在,以此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课题研究思路

1.创建机构、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成立专门的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加强督导,科学地规划,认真制定研究方案,明确各成员的研究工作任务。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根据课题管理条例的要求操作,不断总结与反思。

2.目标清晰、过程精细、成果最大:每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要清晰,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争取获得最优的成果。

3.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聘请相关专家引领指导,充分发挥主要成员的引领作用,带动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力争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在全县展开研究活动,获得更多方面的成果。

4.专研结合、成效分析、优化成果:提倡“边学习、边研究、边推广”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成果最优化。

5.网络展示、经验交流、成果推广:创建课题研修网站,及时在网络发布课题研究的信息和经验,将研究的成果在网络上展示和推广。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前期采用问卷、谈话等方式对学生、教师及家长等就书法的了解、兴趣、学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在校学生书法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科学分析和综合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策略,为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操作方法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2.行动研究法:通过定期的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让课题研究始终贯穿于行动的过程中,以研究促行动,以行动促养成,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在研究的“深度”上勤思善探,在行动的“实效”上追求卓越。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3.实践理论结合法: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子课题和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将课题细化为若干研究专题,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写字特点进行研究,设计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结合研究对象,观察学生的书写变化、教师的教学变化,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开展一些理论讲座、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书法竞赛、作品展示等活动,以推动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形成典型课例和案例,总结推广。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时总结书法教学经验,不断推广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研究成果。每学期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每学年组织教师撰写教育论文、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作经验交流。就各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并形成论文和报告。

5.成果展示法:定期征集师生优秀书法习作,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书法作品介绍传播、交流展示。重视相关书法赛事,组织师生参加省内外各种书法竞赛活动,将获奖的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并将成功经验予以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路线与步骤

()课题研究路线

具体研究路线如下图所示:

()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66月至20186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164月至8月)

(1)完成课题的申报。

(2)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书法目前教学现状,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培训。

(3)制定和论证课题实施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方案实施阶段:20169月至20185月,按学期分4个小阶段)

(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2)20176月举行课题中期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3)每学期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每学年组织教师撰写教育论文、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形成文字性材料。

(4)每学期征集师生优秀书法习作,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作品交流展示。

(5)研究过程中,重视书法竞赛,关注省内外书法大赛,并将获奖作品汇集成册。

3.课题结题阶段:20185月至6月)

(1)课题资料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六、课题管理与研究过程

()课题的管理与分工:合理分工,规范管理,明确制度。

1.总课题组的主要任务:①设计总课题方案、立项、开题等工作;②设计子课题申请指南,建立一批课题实施的实验学校,为实验学校做好咨询、服务、指导;③建立QQ群、微信群,创办一个博客网站;④策划具有全局性、示范性的展示活动,协调各实验学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

2.实验学校的主要任务:①设计子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实验学校校长是子课题项目的第一责任人;②组织子课题的开题论证及全校性的书法展示活动;③建立课题实施的奖励制度,加强与总课题组建立经常性联系。

3.参与者的主要任务:①提高认识,形成共识,积极参与,投身研究;②执行课题实施任务,开发书法教学资源;③制定个人书法成长规划,做好课堂反思笔记,撰写论文、心得等。

七、形成的重要研究观点

1.书法具有审美怡情的功能

写字有对错之分,更有美丑之别。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粗细、俯仰、呼应、避让、顾盼、疏密……美学中的种种深奥道理,就蕴含在一个个汉字当中。难怪鲁迅先生感叹说: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要想把汉字写美观,既要了解汉字的基本构字规律,又要有细致的“洞察力”。从笔画的长短到组块的大小、从结构的疏密到形位的斜正、从体势的收放到整体的呼应,这些都得静观细察、把握机理,这个处理过程,也正是审美水平的提高过程;明白了其中道理,还能触类旁通,有助于领悟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提高人生的品味。

2.书法具有培智健体的功能

书法须全身心投入,不可有杂念,否则,就会写错,所以书法能培养注意力的专注;学书法要看清笔画、注意顺序,须十分认真,有利于形成细致的观察力;从字的识记到自由调用,从一般书写到书法作品的创作,书法活动可以综合开发人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智能。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和视力,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又是相辅相成的,书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3.书法具有塑行养德的功能

学生天天都练字,写字的习惯和态度会逐渐内化,形成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小时候随随便便写字,长大后就会随随便便做工。许多好的做事习惯如严谨细心、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都可以在书法教育中渗透和培养。而这些品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作风。所以,书法的意义不在书法本身,正如部队里的队列训练并不仅是为了训练队列一样。行为习惯日久了,又会进一步内化为人的德行,我们常说“字如其人”,意思就是说书法是人的修养、风度、才情的对象化,书法教学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

4.书法具有爱国传承的功能

汉字是中华民族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的流传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教学更可以养“爱国之德”。汉字也因之成为实施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汉字是我们的,可是很多人不懂得珍视她,教师可以随随便便地教,学生也可以随随便便地写。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爱,不加珍惜,爱国又从何谈起?事实上,对书法教育的态度折射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是一个民族是否有自我认同感的问题。改革开放了,当我们把眼光转向世界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把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继承下来,发扬下去。

5.书法具有明志致远的功能

眼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了共同关心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爱国主义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思想道德建设亦然,绝不能停留在一种理念、一句口号上,而需要在一点一滴的行为规范培养和精神熏陶中把理念变为现实。从书法教育入手,培养起未来建设者们严谨、踏实、追求完美的做事理念和准则,理应成为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下一代营造一个充满民族自尊和自我认同感的文化氛围,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与对策

1.书法教育的现状

开阳县于20159月起在全县推广实施书法教育之后,全县十六个乡镇的各级各类学校,对书法教育不同程度有了新的认识,但仍不尽人意。当前,书法教育依然存在很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其现实的状况如下:

(1)在书法教育推动上,重文件轻引领。

教育部《通知》精神下达之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好的,行动是迅速的。然而,在做法上缺乏专业的引领与指导,不管理上缺乏机制的建设和制度的约束,这对书法教育的推动是不利的。

(2)在书法课程开设上,重课表轻教学。

在学校层面上,由于缺乏书法专业的教师,甚至连字写得相对好一点的老师都相当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就只能是书法进了课表,而忽视书法教学,甚至是没有教学,重视书法教育也就只有停留在口头上。

(3)在书法教材选择上,重表象轻内容。

教育部《通知》出台后,我县就迅速出台《开阳县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稿)。然而,这给书法教材选择带来了相互竞争的态势,不公平竞争在所难免。所以,在书法教材选择上,重表象轻内容的现象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4)在书法教育教学上,重练习轻文化。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间短,教材的质量普遍不是很高,而且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功能的渗透,书法文化的浸染也很不够。所以,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只是注重对书写技能的训练,而缺乏对书法文化的诠释与解读,也就更谈不上继承与发扬了。

(5)在书法活动推动上,重形式轻质量。

在《通知》精神的指引下,各地纷纷开展各类有影响的书法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推动了书法教育的发展。但是只是停留在书法比赛和书法展览这一层面上,缺乏书法活动形式的设计与更新,从而确保活动质量的更一步提升。

(6)在书法教育发展上,重眼前轻长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书法教育上,“杀鸡取卵”,“拔苗助长”的现象十分普遍,什么“小小书法家”、“书法之星”的评价比比皆是,这明明是一种重眼前轻长远的短视行为。

(7)在书法教育评价上,重新潮轻传承。

当前书法艺术流派繁多,西方设计艺术的渗透,从设计层面来说,印象派和时尚、新潮的元素被年轻人所崇尚,然而书法教育评价重新潮轻传承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教师不关注学生对书法传统的传承,使小学生就追求西方设计艺术的理念而偏离了书法艺术的正确之路。

(8)在书法教肓培训上,重临写轻研究(谋划)。

《通知》出台之后,全国各地在组织各级各类书法教师的培训,然而效果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培训设计者没有真正了解书法培训班和其他学科教师培训班的不同。这是因为书法教师的书写的技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加大书法教育理念提升,书法活动策划,书法课题推广,书法创作交流,书法文化研究,书法观摩现场研讨等,要力避重临写而轻研究和谋划的倾向。

2.建议与对策

通过书法课题组的认真研究,我们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开设书法课程的通知》精神不走样的话,必须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形成共识,构建书法教育“六动”实施策略。

(1)行政推动,构建书法教育的推动机制

为了确保书法教育课程开设能够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以发文的形式,统一认识,规范行为,以行政推动作为推动实施书法教育的根本保障。实行层级管理,各级制定切实可行,行动有效的推进方案,严格按照行动方案落实执行。

(2)典型带动,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为了迅速推动书法教育,实行典型带动,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各市州教育局要树立典型,建立一批书法特色学校,培养一大批书法师资,确定书法教师培训实施基地学校,落实基地学校必须具有必需的设备设施之外,还要求基地学校必须是校本研训方面的示范学校,形成典型带动的良好氛围,有效的激发受训教师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这项工作真正起到示范、带动和引领的作用。

(3)问题驱动,找准书法教育的发展方向

为确保书法教育实施推动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我们应该认真调研,找准书法教育当前存在的重大问题,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书法教育研究工作和书法展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找准书法教育的发展方向。各县、市教育局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作好书法教育的需求调查,收集书法教育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课程计划和操作策略。

(4)拿来传动,缓解书法教育的燃眉之急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开设书法课程的指导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下发了相关的文件。然而,在落实的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由于书法专业师资的缺乏,再加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键盘输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能执教书法的教师真的是少之又少。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当前书法教育的权宜之计是实行“拿来主义”,将一些书法专业人事的教学光盘和教学视频作为教学的资源,从而缓解书法教师缺乏的燃眉之急。

(5)城乡联动,实现书法教育的优势互补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在城市里,中小学拥有较好的书法教师和教学的设备和条件,拥有较好的书法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平台。然而,美丽的大自然中却留存着许许多多的书法文化遗迹,都是我们书法教育的极好资源,这些都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所以我们充分发挥各级自身的优势,形成合力,建立了城乡联动的教育机制,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6)专业引动,实现书法教育的专业引领

书法教育要特别关注专业的引领作用,发挥专家和名师的指导作用,引领带动广大书法教师和语文教师,发展自已的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以期达到加强校际之间的学校文化交流,促使书法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书法教育的课程理念,探索书法教学新方式,从而引领书法教师走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各市、县要组建专家团队,成立书法协会。团队组建要实现三结合,即实现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专家、教研员、一线名师相结合,城市名教师和农村一线教师相结合。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近两年来,本课题研究历经准备、展开、深化、结题四个阶段,衔接有序紧密,步骤扎实严谨,研究方法理性科学,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实践成果

1.通过研究,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20166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经过一系列子课题研究学校的加入以及各专家的指导,我们对本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研究、修改,方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通过研究,营造了一个书法教育的艺术环境。为了更好的搞好课题研究,让书法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各实验学校创造一切书法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1)营造了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

完善了“学生书画墙”,制作了“书法名言廊”,开辟了“师生书法室”。让翰墨清香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名人的书法感悟耳濡目染地熏陶着每一个学生。

(2)规划了高雅的书法教育亮点

各实验学校在着手建造“浮雕文化墙”,铺设“名家书法道”,让学生无时无刻不陶醉在祖国的书法精髓中。

(3)班级时时抓住书法教育的契机。

各实验学校各实验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了“书法展示栏”。通过“小荷初露”“童心稚手”“我行我秀”等多姿多彩的栏目,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他们练习书法的热情。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练习书法的环境,更提高了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一举多得,抓住了书法教育的契机。

3.通过研究,初步拟定了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各实验学校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由专业书法教师牵头,各年级语文教师为主体设立了以书法为主的校本课程,有课程纲要,有严格的《书法教学评价考核办法》,甚至有自编的书法教材,整理、规划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书法校本教程资料。

4.通过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书法教育特色活动。学校课题小组在加强对书法教学的指导基础上,精心策划各项活动,促进学校书法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利用队角、校报、校园网,刊登师生优秀书法作品,营造书法氛围;开展义务书写春联活动,师生优秀作品送到家庭、送到社区;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县的书法竞赛、展示活动,以赛促练,以赛验练;邀请书法名家及家长中的书法爱好者来校讲座、表演、辅导等等。

5.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人文修养。将师德培养与练字相结合,开展了“树师德新风”教师书法比赛;将师技与练字相结合,开展了“一笔好字”活动;将师能与练字相结合,开展了课堂技能大练兵活动;将师训与练字相结合,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家长、社会来说是一笔无法估量其价值的宝藏。在各实验学校的书法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从师德、师能、师技等方面储备了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6.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发展。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交流平台。在各实验学校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在校内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2)公开教学,共营互惠。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进一步提升备课的质量,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语言等方面有自己的思考,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理论成果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1)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学习、理论的普及。因此,我们采用了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教学质量与评价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边学习边积累边实践,及时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有质量的论文。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结合研修专题,扎扎实实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继续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时刻关注课改的热点,以新课程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学习新理论,学习新经验,学习新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品位,促进专业发展。

2.在研究反思中撰写教学论文。

书法课程是一门传统而又富有挑战的课程,在注重课堂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对平时的教学行为的深入反思,多积累,多反思。针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评课讨论中的收获,我们课题组教师能及时总结,笔耕不缀,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在写作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两年来,课题组教师有上百篇论文和书法作品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问题即课题,我们带着“问题” 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很有价值的举措。但因研究的时间过短,我们的研究与理想的目标还有差距,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值得深思。比如:编写校本书法教材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缺少较专业的书法教师,毛笔字教学较弱,书法教师除了懂得书法理论外,还要有较强的现场示范能力。

()存在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书法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2.师生教与学的评价考核;

3.书法教育功能成果的体现;

4.书法教育与学科教育及学校的创建工作如何有效同步进行。

()结题后续研究的主要措施

结题后续研究,我们在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的全面、有序实施的前提之下,将继续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重点研究。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有效的指导,积极发挥各实验学校“课题小组”的引领作用,善于探索,勤于反思,认真总结,勇于创新;加强区域性的交流、研讨活动,对已取得的相关成果进行再提升、再优化。我们将加快研究进步度,挖掘研究的深度。具体落实如下工作:

1.加强对全县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促进书法交流与提升;

3. 编辑出版课题研究优秀论文集和师生书法优秀作品集;

4. 推介一批具有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校本教材和优秀课案;

5. 整理形成高质量的书法特色教育课案实录、光盘、网页,并将成果进行辐射和推广;

6. 完成总课题的结题工作,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学校申报省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后续研究,启动第二轮课题研究工作,并将本课题做成省级或国家级的规划课题。

 

 

          《县域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有效途径的实践探究》总课题组

           执笔人:陈秀华

             2017年9月6  

教育边框 - 夜风 - 德馨轩主人夜风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