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人的故事:北美的原住民—印第安人(2)

 金色年华554 2018-12-01
Trail of tears

再来看看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吧。一六二零年,一艘满载清教徒的客船五月花号,从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前往北美。为了平息途中的纠纷,也为上岸后建立新殖民地及可能的自治政府作准备。

十一月十一日,五月花号在鳕鱼角靠岸时,船上一百零二人中的四十一名成年男子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该公约是殖民地自治的首例,签约方式和内容是为了“人民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管理方式、不再由强权来决定。”此举开创了自我管理的社会,在王权时代,暗含了许多民主信念。

《五月花号公约》写道:“为了上帝的荣耀和基督的信仰,为了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地得以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能依此而制定颁布对殖民地全体人民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我们保证遵守和服从。”

一六二零年和一六二一年之交的冬季,殖民地人民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冬天过后,活下来的只有五十几个人。印第安人给殖民地人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教会了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殖民地人民渐渐习惯了当地的生存方式。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殖民地人民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感谢上天的赐予。这种在秋收时的感恩仪式,就是感恩节。

殖民者想和印第安人和平共处,他们需要印第安人的食物。他们很清楚,自己势单力薄,一旦发生冲突,根本不是印第安人的对手。很快,冲突就出现了。双方对土地的看法引起了分歧。对殖民者来说,土地就是财富,拥有大量土地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北美殖民者都是穷人和宗教少数派。英国公司就用土地吸引殖民者到北美定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梦想成真。但印第安人认为,土地应该共享,任何人都可以在一片土地上住下,种庄稼养家糊口。

印第安人生活在自然里,他们不想改变自然。不论是农耕还是狩猎,他们过几年就换个地方,让土地休耕动物繁殖。印第安人熟悉自然规律,让自然为自己服务。印第安人教会了殖民者耕种和生存技能。但没想到,殖民者要把土地据为己有,对他们来说,这是无法想象的。年复一年,来北美定居的殖民者不断增加,占据的土地也越来越多。

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另一个矛盾是宗教。在新英格兰定居的欧洲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认为所有人都该信仰基督。他们发现,印第安人对基督教不感兴趣,也不想改变信仰。因为印第安人不是基督徒,欧洲殖民者觉得他们不值得信任,还认定他们是邪恶的人。其实,印第安人很虔诚,信仰自己的神灵。他们生活在自然中,相信自然万物互相依存,所有部落都有向自然的创造者祈福的仪式。

殖民者还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疾病。殖民者把天花等欧洲常见病带到了北美。这些病毒是北美没有的,印第安人对此没有免疫力,很多部落被传染后,死得一个不剩。

北美东部沿海各地的殖民者和印第安人关系大同小异。开始都能和睦相处,交换物资。随着时间推移,危机爆发,要么是殖民者不让印第安人踏上他们的土地,要么是殖民者或是印第安人被杀害。渐渐地恐惧取代了友谊,其中一方会受到对方的袭击,并奋起反击,“菲利普王战争”就是一个例子。

马塔卡姆是万帕诺亚格部落的首领,人称“菲利普王”。第一批殖民者靠的是万帕诺亚格部落的帮助,渡过了第一个严冬。万帕诺亚格部落向他们提供食物,教会了他们种植谷物,双方和睦相处了好几年。好景不长,彼此间的恐惧和隔阂与日俱增。

马塔卡姆的兄弟死于一种欧洲疾病,他认为是殖民者的错。他目睹了殖民者带给土地的变化,认为他们在摧毁这片土地。双方危机不断发生,一名殖民点的印第安基督徒被杀,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殖民者发起反击,打死了三个印第安人。战争爆发,自一六七五年始,持续了两年。战争极为残酷。六百多个殖民者被打死,三千多名印第安人丧生。

从一七八零年代起,邦联政府开始同印第安人签约,但印第安人常常不守约。原因是邦联政府把夺取土地的条约强加给印第安人。邦联政府的政策是不断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为了满足政府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不仅要容纳来自联邦其他州的移民,还要容纳来自外国的移民。”根据这项政策,邦联政府派出的印第安事务官员强迫东北地区和南卡罗莱纳的印第安部落签订了斯坦威克斯(一七八四年)、麦金托什(一七八五年)、霍普维尔(一七八五年)和芬尼(一七八六年)条约。

这些条约的共同点是:一,谈判地点在政府的军事要塞。印第安代表只能签字,别无选择。二,条约苛刻,从印第安人那里夺取了大量土地,影响到了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斯坦威克斯条约使易洛魁人在俄亥俄河流域的部落失去了安大略湖南端和伊利湖东南沿岸的土地。麦金托什条约把西北领地的印第安部落限制在伊利湖南岸地区,他们失去了西北地区的土地。霍普维尔条约使切诺基人让出了全部肯塔基和西弗吉尼亚、南北卡罗来纳的部分土地。三,印第安人代表并没有部落的授权。

因为这些特点,使得这些条约不可能被遵守。俄亥俄河流域的非易洛魁部落在斯坦威克斯条约签订后,愤怒地声明,易洛魁部落无权为他们签订条约。易洛魁人也因为条约威胁他们的生存而拒绝承认,并扬言要是条约实行的话,就攻击附近的殖民点。麦金托什条约也一样,肖肖尼人拒绝签字,勉强签字的部落也不准备遵守。切诺基人否认自己代表签订的霍普维尔条约,与入侵者进行了五年的抵抗。在政府军的包围下,被迫在芬尼条约上签字的肖肖尼人代表返回部落后,宣布条约无效。

邦联政府的行为给印第安部落造成的损失并不算太大,只涉及到个别部落和地区。一八二十年代和一八三十年代,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对土地的需求大幅增长。联邦政府背弃了对印第安人的承诺,要把他们全部驱赶到密西西比河以西。早在一八零二年,乔治亚就与联邦订下协议,要求联邦通过和平途径,买下印第安人在该州的土地,以换取该州放弃对西部的土地要求。路易斯安那购买完成后,有人建议联邦政府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迁到河西。但一直没实行。

一八二五年一月二十七日,门罗总统正式向国会提出迁移印第安部落的议案。议案包括迁移的必要性、需注意的原则和方案。议案指出:“应当把这些部落迁移到指定的领地,迁移的条件必须使他们满意,又不使联邦政府丢脸”。国会未就门罗议案做出任何决定,但迁移印第安人已在议事日程上了。地方政府驱赶印第安人的事件越来越多。

一八二九年初,切诺基部落给陆军部写信,指控乔治亚议会非法夺取他们的土地,指出“乔治亚议会违背联邦法律”,称他们剥夺切诺基人土地的法令条款,将于第二年对切诺基人产生效力。切诺基人要求陆军部对乔治亚进行干预。

陆军部长约翰·伊顿于四月十八日在回信中坚决贯彻杰克逊总统的意图,明确地表示要把东部的印第安部落迁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伊顿写道:“除了此前已经提请你们考虑的向密西西比河西岸迁移的方案以外,别无它法,只有在那里才能为你们提供保护与和平。你们应当明白,总统命令我再次提醒你们认真考虑这个方案。继续停留在你们现在的居住地,即停留在独立州的领土内,除骚扰和忧虑不安以外,你们什么也得不到。在密西西比河西岸你们的前景将会不同。你们会发现那里没有利害冲突。联邦主权不会受到州司法权的牵制,而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它将会用你们民族的语言对你们说,只要树木生长或者溪水长流,土地就是你们的。”

一八三零年五月二十八日,联邦国会通过《印第安迁移法》,从法律上剥夺了印第安部落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居住权,侵占了他们世代相传的家园和土地。杰克逊总统鼓励印第安人接受联邦政府提供的密西西比以西的土地,承诺他们永享主权。杰克逊政府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了一千一百万英亩的土地来到西部。

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联邦军队迫使一万五千名切诺基人离开乔治亚,迁徙到俄克拉荷马。四分之一印第安人死于途中,切诺基人称这次旅程为“血泪之旅”。《印第安迁移法》使印第安部落身受其害。此后联邦政府要是能遵守诺言的话,西迁的印第安人还会有一线生机。然而,政府一再食言,印第安人的土地一再被剥夺,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些贫瘠的保留地。

从一七七八年,联邦政府同特拉华部落签订第一个条约起,到一八七零年代共签订了三百七十项条约。每项条约不是剥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就是背叛联邦政府以前的承诺。到了内战前后,印第安人已成了少数民族,他们处于任人摆布的地位,成了联邦政府的救济对象,从美国政治生活中渐渐退出。

从北美的英国殖民者和中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不同政策,可以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现象。中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采取的是融合政策,他们把欧洲文明与当地的印第安文明融合起来,他们对印第安人远比北美的英国殖民者仁慈。但后来,北美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国家——美国,很快成了世界第一强国。而中南美一带的那些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最终只能成为二流国家。

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英国采取“间接统治”,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自立。另外,英国采取文化隔离政策,把本国文化与土著文化隔离开。该政策能长期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独立后,殖民地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经济政策,英国殖民地是完全市场经济,政府不插手,经营方式是公司制。于是,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在殖民地得以确立,竞争取代了主宰财富生产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西班采取“直接统治”,尽量使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与宗主国融合起来,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同化土著,让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产生认同。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的分化,独立后无法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最终造成了那些国家内政外交的混乱,以至于长期处于弱国的境地。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wiki
-2010年5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