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光绪银元的铸行及其历史意义

 芸斋窗下 2018-12-01
清代中期,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自铸银元、改革币制已成为一种思潮,不少有识之土提出了改革币制的主张。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林则徐会奏:“欲抑洋钱,莫如官局先铸银钱,每一枚以纹银无钱为准。”魏源亦指出:“今洋钱销蚀,洋银仅及六钱六分,而值纹银八钱有奇,民趋菪鹜,独不少官铸银钱以利民用而抑番饼乎?”咸丰五年(1855年),周腾虎在《铸银钱说》中提出:“今计宜准洋银分两,铸造银钱,以钢铁制为板式,面文咸丰宝货,环以年月,并银文字;幕文为龙凤,环以满文,亦仿洋钱之式,以板石椎而成之。”光绪九年(1883年),御史陈启泰在奏折中称:“外夷货易中国之银,掺和夹杂熔铸洋钱,使用几遍天下,而又能操纵其洋价之低�n,以为出入,盘剥商民,漏厄无算。”随后,还有给事中方汝绍、御史易俊等人,皆力主自铸银元,但均被朝廷驳回。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辩论,直到光绪中期,机器铸钱的奏议方为清政府批准。
  广东是中国南方的门户,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国际通商口岸,外国过境商人之多,生意之广之大,远为内陆各省所不及。外围银元大量流人中国,“以致利归外洋,漏厄无底。”在这种形势下,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币制改革,设厂铸币,以抵制外国银元的入侵。他在《奏请用机器试铸制钱折》中说:“博采众议,惟用机器制造,则钱精而费不钜。”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日,张之洞上奏朝廷,提出在广东设立钱局,购买机器鼓铸制钱。尽管这一奏请被朝廷批复缓办,但同年4月,张之洞电请驻英公使刘瑞芬,向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订购全套造币机器设备。光绪十四年底,全套机器抵粤;次年二月竣工,定名为广东钱局,并雇用四名英国工程师专司其事,四月二十六日开炉铸造制钱。这是中国近代使用机器大规模铸钱的开始,以后才开铸银元,即所谓的“七三番版”银元(图1)。张之洞认为:“外洋银元重漕平七钱三分,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银元上一面镌光绪元宝四字,清文汉义合璧;一面镌蟠龙纹,周围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字,兼用汉文译文,以便与外洋贸易。”
  张之洞铸“七三番版”银元,原意是想以此币成色足、分量重,以达到抵制外国银元的目的;但正因如此,市场试行中很快被商人收藏或熔毁新铸,效果适得其反,因而改为“七二版”。初铸时为“七二番版”(图2),背面为龙纹,镌以中文“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正面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围以英文。“七二番版”银元在光绪十五年底议定,户部尚书张之万要求新版银元形制有所改变:“该督送到大小银元(即七二番版)所印洋文,自系为中外商民行使均易辨认起见。惟将洋文列于中国年号之内,体制尚有未合,应请饬令该督将洋文改錾蟠龙之外,以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汉文十字改到正面,其半元以下小银钱以此照改,较为妥协。”因此,到开铸正式流通的“七二版”银元(图3)时,“遵即督饬局员转饬工匠另置钢模,将洋文改錾蟠龙纹外,正面改刻广东省造等字。”
  广东银元开始在市场流通时,张之洞就强调:“由粤省开铸试办,即由户部行知各省,凡向用洋钱各省关一律通行,准其与洋钱一体完纳华洋厘税,并各项杂款,一切捐项。其官商军民或用中国银元,或用洋铸银钱,随宜通用,听其自便。”光绪十九年,御史张俊说:“为今之计,惟有议铸银钱,尚可一塞其漏厄也。……广东业已试办,著有成效,不闻稍有窒碍。”这充分说明广东银元一经流人市场,市民欢迎,商人称便,因而以枚计算容易,行使便利,更没有碎银和银两需过称之麻烦。于是,清政府下令,将广东银元作为主币来使用,所有钱粮、关税、厘损均得使用这类银元,民间一切交易与外国银元一样看待。广东银元不仅在广东流通,且控制着华南各省的金融市场,并深入内陆和华东、华北市场,有一定的行市。
  在货币发展史上,计数货币代替计重货币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符合货币发展趋势的。清代外国银元在广东流通,保证了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币制产生深刻影响,引起了中国货币制度的改革。张之洞引进机器自铸银元,以银元代替银两,且有流畅的行市,在币制改革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中国机铸银元之先河。自铸银元的广泛流通,深受市民和商人的欢迎,也受到清廷的高度重视,有力地削弱了长期统治中国货币市场的银两制度,并大大减少了外国银元在中国货币市场的流通额,使铸钱之利不致于流入外洋,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最终为中国货币制度废两改元确立银本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