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7谈诸侯

 致曲解老子的人 2018-12-02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70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抑之,下【】举之,有余【】损之,不足【】补之。

770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7703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70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身为王该有的作法】

【人之道:诸侯们习惯的作法】

【天下:分封在外有实权的诸侯】

【道者:懂得正确施政的王】

【圣人:杰出的王】

【功:指农作收成】

【贤:办事的能力,无关道德】


白话


​7701-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王(天)的(之)施政(道),不就像(其犹)张弓射箭(张弓)吗(欤)?


7701-2高抑之,下举之,

太高了(高)就把它压低一些(抑之),太低了(下)就把它举高一些(举之),


7701-3有余损之,不足补之。

过头了(有余)就把它放松一些(损之),不到位(不足)就把它补充一些(补之)。


7702-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王该会(天)的(之)治理(道),就是去收集(损)那些富裕诸侯用不完的(有余)钱粮,拿去(而)补给(补)那些贫瘠不够用的(不足)邦国。


7702-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可是诸侯(人)的(之)治理(道)却(则)不是这样(不然),他们剥削(损)已经不够用的(不足)庶民,拿来(以)分发给(奉)用不完的(有余)贵族人。


7703-1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那么,谁能够(孰能)成为真正有多的(有余)、多到足以(以)补给(奉)全国所有不够用的诸侯(天下)呢?那就只有(唯有)懂得正确施政(道)的王(者)才做得到。


7704-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因此(是以)杰出的王(圣人)的做法,是认真施政(为)同时(而)不自恃有功(不恃)而要求庶民奉献,


7704-2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收获完成(功成)就(而)避开庶民(不处)不自居功,因为他(其)不想要(不欲)展示(见)天机的力量(贤)

​意译。

77(论管理的本质:保持丰收才有调度管理的资源,诸侯才会听话)

7701【道】犹张弓与?高【】抑之,下【】举之,有余【】损之,不足【】补之。

7702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

7703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70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施政就像射箭,想射中就要会调整方向力道)

 (王能够整体调控、损多补少,诸侯却只会损庶民补自己)

 (只有王能够挤出多余,补给不足的诸侯)

 (圣人默默盯紧农民,暗暗确保丰收,为的就是不要露出能奉天下这个能力是怎么来的)


​推解;天机要靠自己维持

1. 这一章也是一段完整的进阶课程。开篇首先用张弓射箭比喻面对800诸侯,施政重心就是调整,调整到800诸侯通通过关,不能坐看有人吃饱喝足,却另有人忍饿受冻。后半明指,调整是天子的工作,也是义务。为什么天子该出面调整?这就不可以公开,天机务必隐藏。方法呢?就是躲起来!


2. 天之道(是天子就该有的做法),人之道(是诸侯就该有的做法),重点在“该有”二字,指的都是行为标准。


3. 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同样是今天施政上的重大问题。原来按照管理层(军公教政)的产出绩效订定收入,收入比生产阶层(农工商)例如是高两成。然后政策赶不上变化,贫富差距开始扩大,生产阶层被拆成贫民和富人两个阶层,管理阶层继续按照生产阶层的总平均,收入就变成贫民的好几倍了。合理吗?管理层当然认为合理,没比较多啊。贫民当然认为不合理,好几倍吔,我们缴税他们吃香喝辣,能力也没比较高。有钱人呢?只出现在连续剧和夜店门口,贫民想看也看不到,更不用说认同还是不认同了。国家出现了矛盾,原因是为上者不懂得老子五千言,既不会推理,也看不懂翻译。


4.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老子的“功”是收成、作物收割。为(帮助了农民)而(但)不恃(不因此要求回报),功成(收割完毕)而(也)不处(不自居功)。为什么呢?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缴税,这黑脸早已设计成诸侯来当,天子当然躲起来难道还找骂挨吗?但人在兴奋的时候最是口无遮拦到处炫耀,功在哪里这就很容易说漏嘴,所以要天子躲起来免得泄露了天机,才是真正的原因。


5. 其不欲见贤:因为他(其)不想要(不欲)展示(见)自己驾驭天机的能力(贤)。这是老子常用的直白句式,其中没有一个错漏白字,但是愿意这样翻译的人实在太少,原因实在很难想透。


6. 天子为什么应该出面整合诸侯、进行作物的分配?老子说:因为这是天子的“工作”!是的,只要是个群体,每个人都有该做的工作,这就是个体得以存在于群体的价值。天子也有该做的工作,所以天子也有他存在的价值。做了还不能讲,这就叫做高处不胜寒。

【穿越100】西周经济学

7701【道】犹张弓与。高【】抑之,下【】举之。有余【】损之,不足【】补之。

7702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7703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70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施政就像射箭,想射中就要会调整方向力道)

 (王能够全盘调控损多补少,诸侯却只会损庶民补自己)

 (有道的王才能挤出多余,补给不足的诸侯)

 (圣人默默盯紧农民,暗暗确保丰收,从不炫耀如何丰收的能力)

【道=王领导基层农民的方法】

【天之道=王在施政上该做的事】

【人之道=诸侯在施政上会做的事】

【有道者=能够正确施政的王】

【圣人=杰出先王】

【贤=能力】


(1)表面上本章在谈国家资源的分配,只是,光在那边调控总量已经不足的资源,不就等于在分配每一个诸侯国该饿死多少人吗?这有什么好玩!所以老子特别提醒携王,想要当圣人,最重最重的重点、就是要年年丰收,然后调配剩余资源如何建设,好像堆乐高积木,积木就是要多,才能越搭就越壮观。是人就是要当这种天子,才有成就感。

(2)促成丰收的办法,已经写在51章了,表面上天天在各地巡视、接触基层、做苦工给大家看(这样就没人要模仿了,太累,其实真模仿也没用),真正的天机藏在59章的治人(督促诸侯准时办事协助农民)事天(计算各地播种日期,山东、江苏、关中、四川,各个米仓的播种日期,不会都一样),分开来写,你就算偷看到也看不懂的。果然放了2000年,就是没有人看到天机。

(3)相信事天这个天机是真的失传了,因为春秋以来全国就只有一个日晷圭表放在京城,演变成大家都需要根据标准历书各自计算自己的播种日期,而历书要到汉朝以后才比较正确。总之,秦国最不信邪,直接开发水利工程取代梅雨,天机还真就这样被破掉,秦国至此年年2~3次大丰收,取得了统一六国所需要的力量。大兴土木是秦国的特征,征集资源是秦国的长项,萧何各都学到一点点,建了个长安城,司马迁说刘邦还体恤人民大骂浪费,这是配合儒家官从民出的官学观点说好话,是刘邦只会大骂怎么比不上洛阳城才对。

(4)西周梅雨经济学,秦国水利经济学,各自统一中国一次!其后各朝各代各自发明什么经济学而壮大?建议大家研究一下,或许可以提供现世参考。

(5)总之,北宋开始各朝各代盛世经济的特征,就是钱越赚越多,但是国家越来越不强(说弱是不对的,不知道要怎样来形容),似乎商品的强势外销换来了一些破铜烂铁(换一堆白银当钞票用,不是当资源用),换越多自然国家就越没力气了。资源(商品)外销,是为了要换取更多的资源(原料)进来,北宋南宋明朝清朝似乎都走错了路,清朝竟还换来一堆鸦片。不过先不要叹气,奢侈品不就是精神鸦片吗?万一200年后我们的后代也在叹气我们竟只会换来一堆没用的奢侈品呢?

(6)3000年来的丝绸、瓷器、茶叶,对欧美非而言,其实就是精神鸦片,因为搞得他们非买不可,没有丝绸就当不成法老,没有瓷器就不像王室,没有茶叶就闻不出贵族,非要不可!大家要学习古人的强项,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再搞一些精神鸦片,叫各国拿黄金跪着来换,钞票已经落伍啦,这才是正路吧。一定有办法分析出来,游牧狼族非要不可的、高科技也做不到的,是什么东西?近闻有国家正在搞大麻合法化,这摆明了就是不毒而有瘾的奢侈品嘛?看来这就是老子提示的“柔弱胜刚强(诱他自暴弱点,胜过强力攻他优点)”。生化科技是个不错的选项,秦始皇一样是游牧狼族,自认已经世界第一的人,必定逃不过赤松子的绝活:只要能够多活一天,再贵也买啦。辛追夫人的保养液还在吧?这一样是不错的选择,搞成润肤乳还是冻龄面膜,用想的都觉得值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