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是一场修行

 我是安庭和晶灵 2018-12-03

“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

看完余华的《活着》,其实感触还挺深的。

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余华在书的自序中所说的“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这一句话充满了人生哲理,我很难悟出个所以然来。好在在读书会得到了一些启示。

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自己,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却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或许这就是一个开放式命题,本无标准答案,亦或许我经历的太少,资历尚浅,还没看透这人世间的冷暖。

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可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康老师说:“不知死焉知生”。我认为分析的很有道理,若福贵没有经历这些苦难,他很可能就不明白人活着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福贵看着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才让福贵更加明白活着的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假若福贵是为了家人而活,那么在最后一个家人——外孙也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是他没有;

假若福贵是为了金钱而活,那么在他年轻时因赌博而输尽家产时,他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是他没有;

假若福贵是为了爱情而活,那么在家珍去世时,他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但是他没有;

假若福贵是为了孝顺而活,那么他也不会活生生把他爹爹气死了;

假若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最后和老牛相依为命。

家人、金钱、爱情、孝顺、名利、事业等等这些都是活着之外的事物,福贵并非为他们而活。

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真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么?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男子假死骗保,妻子不知情,以为丈夫真的去世了,就带着两个儿女殉情。假若这个妻子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她就不会殉情;显然,我认为这位妻子是为了爱情而活,从而酿成了这样的悲剧,愿逝者安息。

如果你问我,我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太大了,我依旧没有我的答案,且不如换个问法,什么是我继续生活的动力,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如果让我排个序,我会说:父母,亲人,爱情,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妻子、母亲的角色......支撑我继续生活的动力有许多,我不会因为一个动力 的消失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或对生活没有兴趣。打个比方,我不会因为没有爱情而失去对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相信爱情会有的嘻嘻),失去一个动力,还会有不同的动力补上。

我想,我终究很难做到余华所说的“为活着而活着”,或许,到某一天,我会忽然顿悟:“活着,是一场修行, 在流年袅袅的风尘中,食红尘烟火,赏人间百态,享岁月静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