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俚曲俗字例解

 芸斋窗下 2018-12-04
摘要: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有大量的方言俗字,是研究近代汉语汉字的重要材料,可以补充和是正相关辞书,也可解证现代山东方言乃至北方其他方言的一些疑难词语。这些俗字多为形声字,表动词意义的明显居多。有些字在字形上透露出一定的语源信息。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俗字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是蒲松龄晚年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中有大量俗字,或不见于字书,或虽见于字书但其音义却与蒲氏所用不合。有的被现代大型字典收录,但其音义或有可商之处。从俗字研究和字典编纂的角度看,聊斋俚曲的研究价值尚待进一步挖掘。
   本文列举分析聊斋俚曲中的俗字25 个。所据版本有二:一是路大荒整理的《蒲松龄集》 [1],二是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的《聊斋俚曲集》 [2]。二者文字殊异之处酌予说明。
  
  一、不见于字书的俗字
  
   以下诸字不见于《说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及《汉语大字典》,应属地方俗字,或系蒲氏临时自造。
   衡 摔,用力砸。例:合他大家过不成,大石头往他那锅里~。(《墙头记》第二回)当初辞别亲娘去,恨不将心巴出来,死了~了荒郊外!(《姑妇曲》第二段)恶虎为护那耳朵,常带着七八个家丁,怕人再使砖头~。(《寒森曲》第三回)邹宗良注:“~:山东方言,扔,放。” [2] (P26)蒲松龄氏《日用俗字・铁匠章》:“生铁�子如升大,夹来红铁大锤拒。”并在“拒”下以小字“亨”标注其读音。[1] (P754)《墙头记》第三回:“到底是你的兄,怎使的按倒使捶拒?”邹注说“拒”音hēng,意为“捶打”。[2] (P35)《集韵・庚韵》披庚切(今音pēng):“拒,打也。” [3] (P67)可见“衡”、“拒”为同词之异写。pēng、hēng叠韵,应属不同方言中的声转现象。今甘肃山丹称用力砸为“夯”(hāng),与之音近义同。拒,《俚曲》中或亦作“拒”,如《寒森曲》第二回:“赵举人这就发了怒,掀下驴来只顾拒。”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拒:用拳头、铁锤、石头等打”;“衡:扔,放。”前者读平声,后者读去声(据该方言志,当地有平、上、去三个声调)。[4] (P144,147)
   噪 山东方言,“一~子”即“一会儿”。例:到了门外,于氏不曾起来,等~子,二成才开了门。(《姑妇曲》第一段)邹注:“噪(音zào)子:山东方言,一会儿。” [2] (P64)(该本作“噪”,与路大荒整理本不同)那一日,大成生了~子气,直挣子一身汗,他病到好了。(同上)看起来,留你~子也不中用!(《翻魇殃》第三回)又《富贵神仙》第十三回:“一闹一个三更尽,才歇下还骨轮噪子,才打了一个盹。”邹注:“骨噪子:骨轮,山东方言,形容翻来覆去的样子。噪,‘噪’的讹字。噪子,一阵子,一会儿。” [2] (P695)按:邹注以“噪”为正字,似不妥。“噪”是蒲氏所用(或其自造)的方言俗字,“日”为表意偏旁,表示其意义与时间有关,如“昏”、“晓”、“晡”、“晌”、“昨”等均如此。
   汇 ①用松软干燥的东西擦拭或按压,以除去灰尘或液体。如~布,即抹布。例:佛动心取汗巾,拿出来~灰尘。(《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二姐只羞的面红过耳,叫丫头拿~布来。(同上)邹注:“~(音zhǎn)布:抹布,擦拭器物用的布块。” [2] (P962)此义今作“搌”。《集韵・线韵》:“搌,拭也。” [3] (P163)今甘肃河西丧俗,送葬前夜入殓时,亲属逐一以棉团轻拭逝者面部,称为“搌灰”。②沾污。为“沾”的俗写。万岁爷会撒颠,小二姐家不严,这把杓子是中看。滑滴溜的弯弯把,到给丫头拿着玩,~了怎么去成饭?(同上第十五回)俺那里茶壶放在桌子上,使布蒙着还怕~了。(同上)邹注:“~:同‘沾’。山东方言,污,弄脏。” [2] (P970)
   拒 扔,丢弃。例:我的娇,我的娇,你的贤惠我尽知道。你怎么不怕死,就把残生~?(《姑妇曲》第一段)况且你心不大好,安心一味胡~打,看情苗叫人心害怕。(《翻魇殃》第三回)除罪只把项来摇,把状只望当堂~。(《磨难曲》第十四回)《聊斋俚曲集》附路大荒《土语注解》(以下简称路注):“~,掷弃。” [1] (P1694)邹注:“胡~(方言音liāo)打:山东方言,这里是将家产乱丢的意思。~打,扔,抛撒。” [2] (P186)此字又作“撩”,如《慈悲曲》第四段:“李氏翻砖揭瓦的,找出他自己穿的个红袄来,撩过去着他穿。”邹注:“撩:扔。” [2] (P142)按,“拒”、“撩”均同“撂”。“撂”字亦为后起俗字,不见于《字汇》、《正字通》等。《汉语大字典》中所收最早书证为《红楼梦》第十六回:“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希罕你们鬼鬼祟祟的。”今甘肃山丹方言亦有此词,不过读阴平声,正与邹注山东方言音相合。
   割 用刀割。例:张讷叫了一声皇天,把头几乎~下来!众人吃了一大惊,看了看,那嗓根头子,割断了半边,那血直淌。(《慈悲曲》第四段)你杀了我那儿,难道~一刀子就罢!(《慈悲曲》第五段)邹注疑为“�”(mó)的俗写 [2] (P145),《淄川方言志》中也作“�”。[4] (P150)按:应即“抹”(mǒ)的方俗字。《磨难曲》第十七回:“又横三竖四,把个头砍的稀烂,才踏着肩膀,抹下头来了。”元佚名《争报恩》第三折:“你刀尖儿抹的他皮肤破。”《红楼梦》第九十二回:“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今甘肃河西方言仍说“上吊抹脖子”等。又,此字《俚曲》中也作“磨”,如《寒森曲》第六回:“我安心瞧个空,把他一刀子杀死,便自家磨了头。”邹注:“‘抹’的借字,用刀割。” [2] (P324)是。
   鹘 同“鸹”。老~即老鸹(guā),亦即乌鸦。例:寻思起剁了他乜贼头!把贼头挂出去,叫那老~野鹊吃他那肉!(《翻魇殃》第三回)蒲氏《日用俗字・禽鸟章》:“燕儿入户无愁事,老~群巢更吉昌。” [1] (P765)今甘肃河西方言中称乌鸦为“老哇”。
   拒 同“嘬”(zuō),指翘起嘴唇。例:那金墩上去楼台,把嘴儿~了又~,施展着上前说话。(《增补幸云曲》第十二回)今甘肃河西方言多说“噘”(也作“撅”,当地音juè)。
   哐 马叫的声音。例:那马常和张永作伴,见了张永,~~的大叫,点头磕脑,只是不会说话。(《增补幸云曲》第二十七回)邹注:“~~,同‘咴咴’。象声词,马叫的声音。” [2] (P1035)
   粑 “糊~”亦即“糊突”,指用杂粮面做成的粥。例:就是那红糊~也管你个彀(《翻魇殃》第七回:彀,用同“够”)。《俚曲》中也作“糊突”。如《墙头记》第一回:“那糊突只怕忒也凉,你给他煨煨。”“突”随“糊”加“米”旁,乃其俗写。今通作“糊涂”。《汉语大词典》“糊涂”条第4 个义项为:“方言。指糊状的食品。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四》:‘河南农村有个习惯,一到饭时就好拿着馍,端着“糊涂”到饭场圪蹴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连说话带喝汤。’《中国歌谣资料・山东临沐民歌・要吃元亨饭》:‘煎饼粗,糊涂薄,肚子吃不饱,怎么能干活!’” [5] (第九卷P233)今甘肃河西方言多称头脑不清、不明事理为“糊涂”(hùdu);也说“把饭热成糊涂了”(但没有一种饭叫“糊涂”,也许很早的时候曾经有过)。
   疗 即“疙”。“~疸”即“疙瘩”。例:俗语说:便宜了一个大~疸。(《磨难曲》第二十三回)《日用俗字・疾病章》:“罡出脓来疖子好,热疙瘩须烫几番。” [1] (P757)“疙瘩”二字异写甚多,《墙头记》第一回中即作“疙疸”。其他再如:纥绌、圪�、圪塔、圪瘩等。于肉体多作“疙瘩”,于绳索、衣扣等多作“纥绌”,于土块则多作“圪�”等,皆因“材质”不同而形旁各异。
   哐 叹词,犹“�”。例:赵大姑~了一声,说:“罢,�哩。”(《慈悲曲》第三段)赵大姑~了一声,说:“罢呀!你既等不的,我也不敢留你了。”(同上)邹注谓同“嗯”。[2] (P128)这两例中都活用作动词。按:此字不见于字书,但见于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二、见于字书但音义与《俚曲》未合的俗字
  
   哐 《俚曲》中只有一例:使的我喘吁吁的,他倒~嗤起来。啕杀我了!(《墙头记》第二回)根据文意,“~嗤”指张老因心虚胆颤而发出的抽噎声。邹注:“哐(音xiù,方言音qū)嗤:山东方言,形容小声抽泣的样子。” [2] (P25)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哀哀怨怨不敢放声哭,只管哐哐哐哐地。”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解释为“抽抽咽咽”, [6] (P257)可参。但据《汉语大字典》,此字同“�(嗅)”。《龙龛手鉴・口部》:“哐、嗅,正作�。” [7] (P723)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此字凡244 见,均为“�”之异体。如《普济方》卷四十五:“含水满口,哐药鼻中即不痛。右痛右哐,左痛左哐,两边痛,左右俱哐,立止。” [8]
   哐 《俚曲》中用例较多。根据文意,大体有三种含义。①丑,难堪。例:~杀我了!吊脸打胯的,就给老的们穿么。(《墙头记》第三回)路注:“~杀:厌恶的意思。” [1] (P1689)近是。邹注:“~杀我:山东方言,寒伧得使人难受、恶心,等于说寒伧死我。” [2] (P34)甚是。②厉害,难缠。例:终朝每日数他~,又遇着~的比他狠,这一个~的~的紧,那一个~的可才窘;上一个不~你到允,只怕因着你~他不肯。(《姑妇曲》第二段)当年不遇后娘~,后世那知兄弟贤。(《慈悲曲》第一段)邹注认为这里是“嗔”的借字。嗔,指因不满意而生气,板起脸孔吵闹的样子。[2] (P80)可参。③蠢。~丁头,~丁头,婆婆像是有冤仇,一声声骂出来,全不把眉儿皱。(同上)据《汉语大字典》,此字原为“岌”的讹字。《集韵・侵韵》:“哐,哐哐,�险也。”方成�考正:“‘岌’见《玉篇》。此作‘哐’,非。注当从宋本及《类篇》作‘岌,�险也’” [7] (P680)据许宝华、宫田一郎等《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山东等地称丑陋、难为情、凄惨、蠢等为“碜”(chěn),或作“�”。清乾隆十五年《大名县志》:“丑曰碜。”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想起他这狠切的毒心,好看我半晌沉吟,倒替他�。” [9] (P6454,5434)
   哐 同“吆”。例:新媳妇好处多,又洗碗又刷锅,赶着驴儿去推磨。病人歇在床头上,不用指点并~喝,婆婆看着心里乐。(《翻魇殃》第二回)两个走到西院,大姐~喝说:“您大妗子,有客来拜你哩。”(同上第十回)路注:“~喝:喊叫。” [1] (P1685)邹注:“~,用为‘吆’的借字。” [2] (P249)据历代字书,此字原无此意。《玉篇・口部》:“哐,�声。” [10] (P26)《广韵・肴韵》於交切(今音āo):“哐咋,多声。” [11] (P156)又用作叹词,音ào。清�卢《童子军・旅宿》:“哐,原来是一班童子戏耍哩!”
   � 山东方言。关于其音义,或说音pīn,借为“拼”字,义为憨傻,其右之“品”表音 [12] (P76-82);或说音kǎn,同“侃”,意为憨直,不知道动动心思的意思 [2] (P193);又说用为“砍”的借字 [2] (P528)。第一种说法似较可取。例:宗大官,实是~,一个差,净了身,算来真是活倒运。(《俊夜叉》)就相好,也只一霎,全然一点不中用,真正是个~忘八。(《禳妒咒》第十六回)路注:“~:吃亏。” [1] (P1690)似不妥。此字见于《玉篇》,为“侃”的异体。[10] (P15)
   �� 同“哆嗦”。例:老蠢才,真是呆,自家~着没自在。(《姑妇曲》第二段)众医生瞧了瞧,只吓的~战!(《富贵神仙》第四回)“�、�”二字均见于《汉语大字典》,但其音义均不与此相合,兹不赘引。此外,《俚曲》中“�”字还被借作拾掇之“掇”,“�”被借作摸索之“索”。如:回来上外边屋里扫了扫,拾�了一个铺。(《慈悲曲》第四段)浑身上下摸�遍,颈血长流不住停。(同上第五段)
   肥 “胁肥”即肋间。腋下至肋骨尽处为“胁”,胁与臂之间可视为“岔”,“肥”应是“岔”的分化字。例:别人都打了,惟有赵鬼子那胁~里中了一枪,还血淋淋的,就没打他。(《富贵神仙》第九回)邹注本“胁”作“肋”,并注曰:“肋肥(方言音cha):山东方言,肋间。” [2] (P671)据《淄川方言志》,当地把腋下到胯骨之间的地方称为肋肥,音luìcha。[4] (P81)但据笔者调查,山东青州等地有“胁肥”的说法,因此《俚曲》作“胁”不误。“肥”字虽见于字书,但音义俱不合。《玉篇・肉部》:“肥�,脯腊也。” [10] (P37)《广韵・麻韵》初牙切:“�肥,脯也。” [11] (P169)《集韵・戈韵》才何切:“肥,腹鸣也。” [3] (P58)
   啕 同淘气之“淘”。例:你不孝,着咱娘生气,我也没有那些气合你~,不如休你去罢。(《姑妇曲》第一段)若一分辨,不知~多少气哩。(同上第三回)在圣上面前,合毛义~了多少气,叫他自己领兵去了。(《磨难曲》第三十回)《汉语大字典》收录此字,但释义为:“同‘诓’。往来言。《集韵・彖韵》:‘诓,《说文》:“往来言也。”或作啕。’” [7] (P695)今甘肃张掖方言除说“淘气”外,也单说“淘”、“淘神”,指在家中故意闹矛盾。如:张家那个媳妇子想分家呢,淘了一个月了。你不上学去,一天价蹲到家里和人淘神的呢。
   � 同“担”。例:骑着骡子牵着马,驴驼担~一大些。(《禳妒咒》第一回)邹注:“~,‘担’的借字,挑。”按:路大荒整理本作“����”,邹注本作“驴驼担�”。今疑后二字当为“�担(�)”之误。前字从木旦(dàn)声,当为名词,系蒲氏所用(造)俗字;后字从扌(手)詹(zhān)声,当为动词,取其习见音义。“驴驼�(dàn)担(dān)”即以驴驮、以担子挑。“�”字虽见于字书,但意义与此无关。《集韵・缓韵》荡旱切:“�,木器,如榧无足。” [3] (P107)因此《汉语大字典》解释为“一种像几而无脚的木器”。[7] (P1265)
  
  三、见于《汉语大字典》而书证即为《俚曲》的俗字
  
   �宣 吃饭,填饱肚子(含贬义)。例:若是您达从来没见东西,不知待~多少哩。(《墙头记》第一回)你看那�秫糊突,他还~五碗有零。(同上)狗脂,冷不冷的他~下去了。(同上)你就趁间赶下饼,休要管他~不~。(《翻魇殃》第三回)路注:“~,食。” [1] (P1699)《汉语大字典》:“�宣:xuān 方言,吃。”书证亦同上。 [7] (P4757)按:如上释义不够确当。邹注:“�宣(音xuán):大口吞食。含贬义。” [2] (P13)近是。今甘肃河西方言亦有此语,但读去声,指撑饱肚子,含有明显的贬义,可与邹注互证。另,此字与“楦”(xuàn)同源,均为填塞、撑大之意。或亦作“揎”。清徐�《小腆纪年附考》卷十八:“(李如月)又极口骂,乃剥其皮,断其首及手足,揎草于皮,纫而悬之市。”《寒森曲》第七回亦有句:“权印官狠似狼,该剥皮揎麦穰,叫狱神尽把冤魂放。”《禳妒咒》第二十四回:“好歹抓打上两三盘,那管他揎与不揎。”邹注:“揎,山东方言,往嘴里塞,吃的贬语。” [2] (P561)释义确当。
   巴刂 挖,掏。今作“扒”。例:就该拿住赵恶虎,割了脑袋~了心,方才解解心头恨!(《寒森曲》第二回)割去了老贼头,~出心,狗也羞,闻一闻一片腥臊臭。(同上第四回)狠~了你那心,恐怕不穷,恐怕不穷。(《翻魇殃》第三回)《汉语大字典》释义及例句均据《俚曲》。此语亦见于西北方言,俗语说“心~给人吃了,人还嫌腥气呢”,意思是好心不得好报。
   哐 呕吐。例:两个解子放倒头就似泥块一样,臭杀人那一个~了一床。(《富贵神仙》第六回)路注:“~,吐。” [1] (P1696)《汉语大字典》释义及例句均据此。按:此即“哕”字之异写。《俚曲》中亦有作“哕”者。如:待说是个梦,怎么还哕了一大堆?(《磨难曲》第十八回)〔干哕道〕臭死了,臭死了!(同上第十八回)《正字通・口部》:“方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据此则干呕曰哕,又引申泛指呕吐。《西游记》第七十五回:“你们快去烧些盐白汤,等我灌下肚去,把他哕出来,慢慢的煎了吃酒。”西北方言只说“呕、吐”不说“哕”,但有时贬称别人说话为yuē,意同“�(吣)”,指信口胡诌,疑即此字。如:我看你给我~个啥呢?
   距 与“闯”、“撞”义近。例:上山爬岭济着你~,之乎丢去,者也全忘。(《磨难曲》第十六回)邹注:“~(方言音chuàng):同‘闯’。游荡。” [2] (P485)只要用心做文章,莫在那里瞎胡~……他年时进了学,就着他去瞎胡~。(同上第十九回)路注:“瞎胡~,做事无一定主张。” [1] (P1696)《汉语大字典》收录此字,但注释说“音义未详”。该字典还收录了一个“拒”字,释义为:“同‘撞’。明冯惟敏《〔双调〕新水令・十美人被杖》:‘〔雁儿落〕一个颤巍巍玉�着棍儿汤(荡),一个娇滴滴红莫着捧(棒)儿拒。’” [7] (P3954,1996)故疑“距、拒”异体,均与“撞”同,并有胡打乱闯之意。
   眶 瞟。例:那人年少会装俏,时兴的衣服穿一套,来往不住往里~,我也偷眼往外�。(《琴瑟乐》)曹操坐下一~,哈哈大笑。(《快曲》第二联)《汉语大字典》:“眶:以目示意。《戏曲词语汇释》第十七画:‘眶:用目示意。’明冯惟敏《勉�》:‘长安走马人如画,金貂客手插,玉楼人眼眶。’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五回:‘(周元)那眼不住的眶那路径,若有动静,好跑他娘的。’” [7] (P2690)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眶,用目示意。字书无‘眶’字,疑即‘眨’。【例】(《僧尼共犯》一〔油葫芦〕曲)一个手儿招,一个眼儿眶。” [6] (P338)按:据《俚曲》用例及陆书所引,“眶”当为“瞟”、“瞥”之意,并非“以目示意”,亦非“眨”。陆说“用目示意”是对“玉楼人眼眶”的随文释义,并不可取。上引《锦瑟乐》例,邹注本作“撒”,注曰:“撒(音sā):‘眶’的借字,张望,寻视。” [2] (P357)释义确当。上引《快曲》例,邹注:“一~:山东方言,抬眼一望。” [2] (P441)也较可取。今甘肃河西方言亦有此词,指快速扫视,如:我没细看,就眶了一眼。有时含轻蔑意,如:他那个东西做得再好,我眶都不眶;我都干了好几年了,老板就是眶不上。现代淄川方言有复音词“眶么”,意为东张西望、寻视。如:满屋子撒么了一遍,也没找着我那书包。[4] (P140)
   通过上述诸例,可以看出聊斋俚曲俗字使用的几个特点:
   一是多为形声字。本文所举25 例全为形声字且造字方法多数采用简单的音义相合的方法,只有少数采用了“省声”的方法,即将某字省去一部分作声旁,与表意的形旁组合成字,如:衡,从扌(手),衡省声;噪,从日,噪省声;�,从扌(手),梭省声;眶,从目,撒省声。换个角度说,这种方法就是将一个现成的同音字(形声字)改换表意偏旁从而形成新字。
   二是这些俗字有良好的表音表意效果,有些字字形本身透露出一定的语源信息。方言俗字大多是因为通语习用字不能恰当地表示方言词语的音义而产生的,因此造字时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词语音义,甚或有意无意地显示出一定的词族关系。比如“眶”字音同“撒”,本亦作“撒”,《俚曲》中有时就作“撒”。如“进房门四下里撒,揭开珠帘看见他。”(《禳妒咒》第十八回)邹注:“撒:‘眶’的借字。观望。” [2] (P536)其实严格说来,“撒”应是正字,“眶”是方言俗字。“眶”的意思应当来源于“撒”――目光的轮射正如抛撒东西时被撒物体(如谷物籽粒等)的飞散。再如“�宣”字,其实也就是“楦、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语源就是“宣”。《说文解字・宀部》:“宣,天子宣室。”段玉裁注:“盖谓大室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宣,与宽略同。”正因为如此,蒲氏在其书中,在表示猛吃、撑饱肚皮的意思时有时作俗字“�宣”,有时也作通用字“揎”。
   三是所用俗字中表示动词意义的明显居多。上述俗字多是为地方口语中常用的动词所造的,从其形旁即可窥知其意义范畴。如从“口”者与言语、声音有关,从“扌、距”者与手脚动作有关,从“饣(�)、米”者与饭食有关。当然也有少数表示名物的如“粑”,表示性状的如“�”等。
   四是书写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仅以整理本而论,就有许多文字异写,如:衡―拒,糊粑―糊突,��―多�,哐―哕等。这说明作者在使用俗字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或者说并无一定的取舍标准。当然有些异写也许是因为写作时代不同,或者是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清)蒲松龄著,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M].北京: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1999.
  [3](宋)丁度.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s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1994.
  [6]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Z],武汉:崇文书
   局.
  [8]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董绍克,赵春阳.谈聊斋俚曲的俗字[J].蒲松龄研究,2007,(4).
  
  (责任编辑 谭 莹)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何茂活(1963- ),男,甘肃山丹人,文学学士,河西学院中文系教授、《河西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及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