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内三合的“意与气合”

 tjboyue 2018-12-04

内家拳的内外三合是习武练拳之人必晓之理。关于内三合中的解释很多,本人对内三合的一点认识与同修的同仁们共享,也请同仁们指正。


无意之意是真意


首先说说“意与气合”。

要了解“意与气合”先知道什么是“意”,通俗的说“意”就是“想”,“意”中又分“无意”与“有意”,只要是我们大脑识神支配的行为与动作为“有意”,这个“意”统称为“假意”只有在大脑中元神意识下的行为才为“无意”,只有“无意”才是“真意”。

这就是我们拳经上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只有是在“无为”的状态下的“意”才为真意,只要是人为的去想的“意”统为“假意”。

 “真意出自无意,无意又从有意生”我们刚学拳时,脑子老是在想下一个动作怎么完成,这个行为就是“有意”,当我们这趟拳路演练娴熟了,在没有任何思想意识下就能熟练准确的完成了,这个行为就是“无意”,这个就是上面所说的“无意又从有意生”。


内气 元气 真气


 “气”分内气与外气,我们身体中的呼吸之气统称为外气,呼吸之气是我们降生后就有的,你不去想她也会呼吸的,所以说这个气不是我们内三合中“意与气合”的气。

我们“意与气合”的气讲的是内气或称“真气”也就是“元气”,她承受于天,随着人的生命而来,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所以真气本质上是支持着人生命的存在,没有真气,就没有生命。

真气可以视为生命的动力,人体的正常发育和活动是靠真气来维持,真气就是我们生命之本,生命之源,真气充足则健康,真气受损则生病,真气耗尽则死亡。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当我们老了,脚步慢了,说话声音小了,人们会说“气不足了”,皮肤没有质感、布满皱纹,眼神不济了,没有性能力了,这些都是因为消耗了太多的真气的缘故。

培养真气也就是我们身体健康中的重中之重。这个气才是内三合中的“意与气合”的气。


意与气合


 好多习武人把行拳中的呼吸认为是“意与气合”,本人认为有点偏差,“起吸落呼,开为呼,合为吸”这个是行拳中的定义。

这个说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外气,非内气也,不是内气也就不能提到内三合的“意与气合”。


外三合的“合”


  “合”是两个以上的物体或肢体的统一才为“合”,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合,同属一类,但有不同之点,我们走路时迈左腿摆右臂,这个合是无为的合,可我们练拳时的肢体就不同了,有时动左臂同时要出左腿,此时的动作就要靠我们的大脑来支配了,这行为就是有为的。

他是一个肢体依附另一个肢体的合,比方说;“力由足起,劲由腰发”这个就是说;

我们身体的劲全要依附于腰,也就是要合于腰的动作。


内三合的“合”


“意与气合”的合,是内在的合,他不流露于外,旁人是观察不到得的,只有自己才能有所体会。 


如何做到“合”


 “意”“气”“合”解释完了,在谈“意与气”怎么做到合,说到这个还要谈谈我们身体中的丹田,因为“意与气合”始应当由丹田开始,气的始应由“中丹田发起”,这个环节我们暂不谈,只说下丹田。


下丹田


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是先天元气的聚集之处,亦是人体阴阳之气的根本之地,乃为道家结丹之处。

如同种子播种于田地,自然生根、长叶、成苗、开花,结为成熟果实。

道家内丹,亦同此理,故此名为丹田。 

丹田是个术语又是个无形的东西,具体的位置各有所见,道家、儒家、佛家、武术家各有说词,就是因为它不是个穴道。

习武人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丹田的确却位置,就是没有真正体会到丹田之气的感受,所以也就说不出自己本身丹田确切位置,大多数人还是按脐下一寸三分来理解,此说法乃为一种误传,因为脐下是肚皮表面,所以不对。

 道家说:下丹田是人是平躺着的脐下,即脐内,方圆一寸二分。

还有用丹田这个“田”字来解释的,从田字的字体结构上认识丹田的位置,田字的中心点是人体肚脐的神阙穴,找准中心点再找上下与左右的腧穴,上面是上脘穴、中脘穴和下脘穴,下面是气海穴、关元穴与中极穴,左右是天枢穴,这样看到的是丹田的前面。

丹田后面的中心点是命门穴,上面是悬枢穴,下面是腰阳关穴,左右则是肾腧穴和志室穴。

了解丹田前后面的腧穴位置,再从前后的面来看丹田的中心点,即丹田的平面核心点。


位置


 本人认为,应因人而异,暂定在下腹内,方为正确,等有自己的感觉后再定。

人有胖瘦,肚子的大小不一,人胖肚子就大,人瘦肚子就小,用尺寸衡量不太准确。

丹田是无形的,“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小则无有,大则无限 ”。

当你没有真气时,你是感觉不出丹田位置的。只有你“炼精化气”后,下腹有了微热点,有了真气窜动的感觉后,你才能感觉到自己丹田位置。

当我们的丹田有了真气后,才可做到“意与气合”如果丹田没有气,你是做不到“意与气合”的,没有气就是没有,想也没有的,只有有了真气,你才可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以气运身


“以气运身”首先要打通人体的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有人说我们身体的经络本来就是通的,是的,如果不通我们身体也就到了终结,因为我们生活了几十年,身体的经络有了微妙的变化,就是不畅通了。

就是中医提到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们身体各种疾病大多是来自“堵”,只有用真气打通我们身体的各个经络,消除这“堵”,才能使我们健康长寿。

当“真气”打通我们身体经络时,就和“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当身体下丹田真气充盈时,真气会自动的顺着人体逆行,闯“会阴穴”过“尾闾”上“命门”。

可也有一批人在这个环节上往往出现问题,在逆行“会阴穴”这关时,过不去。

“会阴穴”道家上有大雪山之说,及其难过,这个也就是道家里面说的,“顺着凡,逆着仙”(过了这个关就可以向仙进了一步),也是我们修炼内功的第一关,这时就要靠我们的意念来引导了,这也就是“意与气合”,用意念来引导真气通过“会阴穴”,这个就是“意”在前,“气”在后。

“意”在前,“气”在后的前提是:真气充足。

如真气不充足,强行用意念去引导,会出现身体出虚汗(汗为血之液,汗血同源,大量出汗势必造成身体虚弱),尤其是在后背上。

这个原因就是道家常说的“烧干锅”,因为我们身体的真气是由身体的肾精来化的,肾精也就是元精(元精化元气,真气也可以称是元气),也就是拳经上说的“精化气”,因真气不足势必就造成了肾的负担,所以在真气不足时不要强行引导。


真气引导


什么时间可以引导呢?

是在真气充足时,自行通过“会阴穴”困难时,再加以引导。

因为“精能化气,气也能化精”,长时间的不能闯过“会阴穴”元气又会化成精,这个精就成了浊精,浊精会从身体排除,也就是“顺着凡”。

在以后不管过哪关,出现困难时全可用意念来引导,这个就是“意与气合”。

在过“玉枕穴”时也是一大关,拳经上讲“玉枕难过目视顶”,这个就要我们把意念停留在“百会穴”上。

这个意大多是“假意”,因为他是用我们的“识神”来完成的行为。

那什么是“真意”呢?

我们上面说了,只有“元神”出现时才是“真意”。

“意与气合”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身体的经络在没有完全打通时,我们的“意”要随着我们的“气”来合,这个合是“有为”的合。

“气与意合”才是真正的合,当我们人体的经络全部畅通后,气就会随着身体肢体的运动,在无意识中传递到“四肢百骸”。

这就告诫我们:在修炼内功时,“意与气合”的“意”,随着真气在人体内的各个经络的运行,不是用意念引导呼吸的“意与气合”。

内三合的实质问题用文字是说不太清楚的,这个只能意会。

以上是本人对“意与气合”的一点体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