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积液的超声ABC

 RG冷暖自知 2018-12-05

心包分为纤维层和浆膜层。前者位于最外层,较厚;后者位于内层,较薄而光滑,又分为壁层和脏层,两层间的腔隙即心包腔,正常有约 20~30 ml 起润滑作用的液体。若因各种原因导致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加时,即为心包积液。


因重力作用,液体常出现在心包内最低的位置。卧位时,最低位为左室后壁后方,若积液继续增加,可出现在右室前壁前方甚至心脏四周。


超声诊断要点:


  1. 心包脏层与壁层之间可见液性暗区;

  2. 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在心包腔内可呈摇摆样运动。


图 1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后壁后方、右室前壁前方、心尖部液性暗区,为大量心包积液,动态图像可见心脏在液体中摆动


图 2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后壁后方、右室前壁前方液性暗区

 

图 3 M 超显示左室后壁后方及右室前壁前方液性暗区,测量舒张期积液深度

 

图 4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室侧壁、心尖部液性暗区


图 5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心脏四周均可见较多液性暗区,心脏在液体中摆动,为大量心包积液


图 6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在大量液体衬托下左心耳清晰可见(箭头处)


图 7 剑突下切面显示围绕心脏四周的大量液性暗区,心脏在液体内摆动,舒张受限


诊断经验:


1.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可有 20~30 ml 液体,若超声发现仅左房室沟处有少量液体时,应注意观察积液量变化,若无明显增加,可能为正常情况。


2. 仅在右室前方的心包内探及无回声区时,有可能是心包内的脂肪组织,须注意鉴别。患者卧位时,若少量心包积液,通常先出现在左室后壁后方,积液量较大时,才出现在右室前心包内。鉴别方法:心包积液深度可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变化,脂肪组织无变化,用 M 超观察可更直观。


3. 测量方法:左室后壁后方(后心包)、右室前壁前方(前心包)的积液深度可采用 M 超于舒张期测量。心尖部深度应在收缩期测量,此时心尖距离胸壁最近,有利于指导临床穿刺时的进针深度,避免损伤心脏。


4. 超声可半定量估测心包积液量。若积液仅限于左室后壁心包腔内,且深度 < 10="" mm,估测积液量="">< 100="">少量;若积液同时出现于侧壁、心尖部、前心包,深度 < 10="" mm,估测积液量="" 100~500="">中等量;当前心包、后心包、侧壁、心尖部均有无回声区,深度 > 10 mm,估测积液量 > 500 ml,为大量,可出现心脏摆动;若积液深达 20 mm 时,积液量约1250 ml,心脏出现明显摆动。


5. 心包填塞为临床诊断,而非超声诊断,其超声表现为心脏在积液中摆动以及心室舒张受限。然而,心包填塞并非均与心包积液总量有关,也与积液增加速度有关。若积液增速明显,即便积液量不大,患者也表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也需要及时穿刺抽液减压。


6. 定位心包穿刺点时应选择心包积液最靠近探头的位置,并且积液与胸壁间无其它脏器,以免损伤。定位原则包括:(1)宜左不宜右。靠左侧探查时,易于判断心脏与积液的关系,穿刺时不致损伤心脏;(2)宜下不宜上。心底部大血管较多,而心尖部为心肌组织且较厚;(3)宜外不宜内。积液在外侧处前后径较宽;(4)宜直不宜斜。进针方向应平行于矢状切面,以免与心脏表面垂直,减少并发症。


7. 左侧胸腔积液需与心包积液鉴别:左侧胸腔积液时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室侧壁外侧可见液性暗区,但其它切面探查不到液性暗区;心包积液和左侧胸腔积液同时存在时,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见心包和胸腔内同时出现液性暗区(图 8)。


图 8 心包积液和左侧胸腔积液同时存在,液体被心包膜和胸膜(红色箭头处)隔开,并可见被压缩的肺(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