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道”变了,美术教师怎么办?

 王大根 2018-12-07

11月29日,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中心在宁波举行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推进深入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时期,本次研讨会提供了各学科的28节展示课。


在高中美术展示课上,天津的黄山老师、浙江的孙芳老师分别执教两节美术课。课后,上海师大胡之凡教授的点评颇具深度,需要美术教师们共同思考与更进步学习、研究。


点评中,胡之凡教授提出“跑道”变了,美术教师如何变的论点。直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展开深度学习、如何由教师的视角,转向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目标的核心素养培育、评价过程。


关于何为“跑道”?课程为何隐喻为“跑道”,2004年之后,但凡在我所讲授的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本科课程中学习过的本科学生,如果还有视觉图像记忆,应该不会忘记我所呈现的两幅图表,以示意“美术教师遇到了不按照常规课程脉络(不按照既定‘跑道’行进‘学习’的学生),应该如何改变教学策略与指导方法”。


以下截取“百度百科”对课程--“跑道”的解析: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Currere” 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胡之凡教授所论述的“跑道”变了,美术教师如何改变自己,远比之前我在10多年间所讲的学生偏离“跑道”问题,所付出的思考、研究、实践,要更为复杂、艰巨。


核心素养目标的美术课程,是回答、解决学科课程如何育人的问题。育人的美术课,必须在课堂中触动学生的心灵,必须持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建立其不断探究美术文化意愿和持续研究问题的路径。这就是国家课标研制综合组长崔允漷教授提出的“高认知、高投入、情境介入、反思”。由此思考:核心素养目标的美术课程,美术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出自己探究学习、独立“奔跑”的“跑道”。


核心素养目标指向的教学,需要评估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果。如,评价学生课堂及课后的表现指标第一项要求:能够初步创造知识。而不仅是跟着教材、教师的灌输知识点脉络,去再现、复述他人知识或对已有的知识做出浅层的心理反应。


有美术教师可能会惊愕:学生能够初步创造知识?美术学科知识都是历史以来的美术家、美术史论家、学者们创造、梳理、总结的,普通高中生能够愿意跟着学就不错了,他们也能初步创造?天方夜谭吧?!


美术课程中的深度学习,需要引导学生由对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一般知道”,转化为对美术文化、艺术本质的“基本理解”


以美术鉴赏模块为例,按照核心素养目标的美术课程教学要求,如果确立该主题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中国古代山水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那么,通过4-6课时的学习,普通高中学生对于这一大概念的个体理解、认识水平,描述、分析、评价等,均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主体表达。在这单元课程的4-6个课时鉴赏学习中,结合具体作品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初步的文化理解,学生所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个人论点,是教师评价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的基础。学生如果达不成这样的认识、理解水平,并不是核心素养目标的学习,也就是说,执教的美术教师并没有按照核心素养目标为学生设计了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课件中,这样的呈现需要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之后,教师帮助其提炼出“三远”的方式,而推进其课外去自己再读郭熙的《林泉高致》,或选读其中的论述,逐步深化认识和理解。而不要教师直接就灌输给学生,有个“三远法”,这就不对了。根本不知道“跑道”变了,自己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出让他们自主奔跑的问题串。


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真实水平表现指标的第二项是:能够持续开展较为严谨的探究与思考,逐步深刻理解艺术本质问题,可以采用新的方式整合或重组个人已有知识,创造新的理解和新的知识。


依旧以该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中国古代山水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为例,学生能否围绕此大概念之下的基本问题、小问题,占课持续的、较为严谨的探究学习和独立思考呢?能否在几个课时的持续探究后,逐步理解艺术本质问题呢?能否采用新的方式整合或重组个人原来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理解和新的知识呢?


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的真实水平,不只是习得(知道)教师、教材所灌输、给予的事实性的学科知识和概念,而是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或概念解决复杂的现实性问题。假如,某美术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方式,灌输给某学校高一学生一些事实性的美术学科知识和概念,学生也依靠死记硬背方式都记住了(例《千里江山图》里的某些知识)。如果考量、检验学生是否拥有、获得“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这两项核心素养最基本的一些能力达到何种水平(学业成绩),比较简单的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小先生”的方式,安排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独立鉴赏一幅作品(例《溪山行旅图》),并引导其他学生共同展开鉴赏探究活动。



而且,再次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重视不同知识、方法或态度在深层意义上的整合和运用,关注学生在复杂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中的综合表现。如,具体问题考量:《溪山行旅图》的鉴赏活动,安排大家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情境中解决思维方法问题:


《溪山行旅图》在宋代开始就被誉为“远不离座”的神品。在这件有常人一个半人高度(206.3厘米之高)的画幅中,范宽同时布置了三种不同的视点,而且全都可以在一个视角中完成。课堂中我们将怎样体悟作品不同的视点呢?



跑道改变之后的美术课,特别强调学生在对美术学科知识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灵活、有效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方案和进程,学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这些话,听起来是些大道理,美术教师们会认为特别难以做到,但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常态课堂里的学习效果落地,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真实水平表现指标的第三项要求是:


超越评价的审美、实用或个人价值,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在持续的自我反思过程,逐步形成对个体和社会都有价值的观念、方法、方案或作业。试想,这个目标要求由于多难啊!如果按照这一目标评价美术教师所执教的美术课,我们的美术教师、我们的美术课,距离这一要求是否太遥远了呢!


每一单元、每一课时,教师依据主题内容,提炼“大概念”(艺术本质问题),学生们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为了最终解决这一“大概念”而不断自主探究。注意,绝不是美术教师“滔滔不绝”地灌输什么知识、技能,历史以来的美术学科知识、技能,是早就存放在“图书馆书架上的资源”,学生要围绕单元主题“大概念”的基本问题、小问题,自己去“图书馆”(广义的)提取知识、技能,用以解读、理解、深度认识艺术本质问题,以达到养心、润身、反思的育人效度。这样自主、独立“奔跑”的美术鉴赏探究学习之道,是真正落实美术学科课程如何育人的过程与方法。

(文中图节选讲座ppt、之前“苏浙美术名师同课异构《千里江山图》6节课”自己现场拍摄图,以及11月11日“千课万人活动”,深圳马琳老师执教《溪山行旅图》教学现场拍摄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