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主动学习吗?

 阿布的书柜 2018-12-13

原创作者:刘热生

很多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能主动学习,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孩子主动学习的问题?

一次和儿子聊天,建议他每周学习写一篇作文。儿子不高兴的说:“我就是不喜欢你安排我,其实,我也想写日记,但你这么一要求,我就有点反感,不想写了。”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被要求,被管制,被束缚。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空间里,人们才会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独立做事获得价值感成就感。

我们很多家庭,由于父母过度在乎学习的结果,对孩子的学习安排和控制的比较多。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体会到的是被控制和被指挥,很少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体会的是痛苦和煎熬。

小学阶段孩子为什么不主动学习?

1. 没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逃避学习。

尤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再受到家长的指责和批评,那就更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和痛苦。也许在小学阶段,孩子没有力量去强烈反抗。可等到了初中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后,这将是一个危险的隐患。

小安的妈妈,从小学开始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没考100分,小安就会遭到妈妈的批评。为了让孩子成绩优异,小安妈妈除了作业,每天还安排了大量练习。这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小安,回到家后没有任何自由时间。所以,小安每天写作业都消极怠工,拖延时间。

2. 小时候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没办法主动学习。

孩子上学后,没有相应的知识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相对接,孩子就会听不懂课,也不会听课,无法适应学习生活。很多孩子,小的时候被寄养在比较封闭或落后的环境,就会出现这类现象。或者因为照顾孩子的人,由于太忙或种种原因,在孩子0——6岁时,没有陪伴孩子,没有太多的交流和互动,也没有早期的知识储备,这就错过了培养孩子各种学习能力的敏感期,也会导致孩子以后学习出现种种障碍。

小杰就是这样的孩子,从小随姑姑长大,姑姑的养育方式更多的是以“健康和安全”为主,很少陪孩子读书,沟通也少。所以,孩子严重地缺乏早期的知识储备。上学后,老师上课时讲的很多话,他都听不懂。而妈妈又很要强,对孩子的期待值很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差,每天都很焦急不安,备受煎熬。小杰本来学习不好,压力就很大,加之妈妈的催促、责怪、批评,使他每天都特别想逃避学习,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渐渐地开始讨厌学习了。每天都想玩,去寻找自己的快乐,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3. 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很难主动的去学习。

小军上小学三年,妈妈是一个工作努力、积极、认真的人。小军很喜欢看课外书,知识储备的比较好。但是,小军很贪玩,每天都会被老师批评。回家时情绪就很低落,本想着能够得到妈妈的理解,结果回到家里,竟是雪上加霜,妈妈又是一顿批评、责怪。这就使孩子越来越逆反,什么都不想干了。而妈妈也完全接受不了儿子的表现,每一天面对孩子都是很烦躁,不满。

总之,小学阶段孩子学习不主动,大多是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影响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主导原因是孩子们小的时候缺乏知识的储备,这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障碍重重。而家长一旦看到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觉得焦虑不安,就会催促、要求、控制、指挥。这一系列的行为,让孩子越来越觉得觉得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

初、高中孩子为什么不主动学习?

初中、高中阶段,很多孩子已经开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设定了目标。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目标的推动下大多能够主动的学习。但还有一部分孩子学习不够主动,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不努力。其实,他们不主动学习的关键是,他们已经无法全心投入到学习中了,他们无法吸收老师讲的内容。因此,面对作业,他们没有丝毫的解题思路。每年寒暑假的初、高中训练营,指导学生们进行科学高效学习。就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学生。

小鹏,初中是一个中等生,上了高中,也很想学习,但是由于严重的缺乏学习方法,很多知识在课堂上无法理解。所以,上课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发呆、犯困,在学校的每天都是煎熬。妈妈很不理解,孩子有那么多不会的题目,为什么不主动去学习呢!

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总是希望孩子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所以,孩子小时候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时,家长都会替孩子安排好,让孩子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孩子学业上,很多家长更是煞费苦心,提前学习。初二时,学习初三的课程;中考完,就开始学习高中的课程。很多时候,家长根本不给孩子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替孩子铺好了路。长此以往,孩子们有了依赖心理,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就不想自己解决了。而且,长期的替代,也使孩子们失去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很不愿意自己解决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人的成长,需要体会面对困难的痛苦、解决困难的艰辛和成功后的欣喜。就像一个人,走进一座大山,找不到出口时,会担心出不去,会害怕遇到危险,但又不能停下来等待。这种既不能放弃,又不能逃避,也没有人帮助的境遇,是需要孩子去经历的,跨越了这样的成长,孩子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够充满希望,勇往直前。每个孩子都需要用自己的脚走出去属于自己的路,即使老师讲了该如何做,但是“走的过程”需要孩子们自己去经历。

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一个误区:孩子们越是没有积极性,父母们就越着急,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指挥和控制。但是他们没有思考那些替代自己解决问题的老师,是否真正能够让孩子做到自己解决去问题。往往家长们过度的努力,却导致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厌恶,哪里还谈得上去主动学习呀!

究其本质及解决办法

孩子们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本质原因就是在最初阶段,由于知识的缺乏,导致孩子学习过程中,加工知识存在障碍。因障碍而引发了负面的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又导致了更多的学习障碍,恶性循环。长期的消极情绪,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想逃避学习的心理。不光是孩子想逃避,其实,家长寻找辅导老师的帮助,往往也是为了逃避自己去面对孩子的学习障碍

另外,也有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知识没有障碍。但是由于父母的高期待,对名次的过度追求,也导致了孩子在被评价中成长,引发了负面情绪。只要孩子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负面情绪,他就会出现逃避的学习的行为,就不会主动学习了。

有的孩子的学习方式不科学,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如,总是以记忆为导向的学习,缺乏对知识的加工和研究),对学习也是一种限制。当到了高年级,知识量开始增加,同样,也会出现因信息过载而无法加工的情绪障碍,这同样也会让孩子出现逃避学习的心理。

总之,要想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家长就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成长和修养。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在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