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90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12-14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瘀血病小结

​   关于瘀血的部分,我想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如果从第10条,来讲它的脉证的话,我觉得,还应该综合仲景著作里面,所体现的内容,
& 比方我们《金匮要略》里面,提到了干血劳,“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干
血是指的瘀血,那不是因虚而致瘀吗?
& 还有,就是《伤寒论》里面,提到蓄血证,蓄血也是瘀血。
& 将来我们学《妇科三篇》,里面的桂枝茯苓丸证,他提到的“衃血”,衃[pēi]血
也是指的瘀血而言。
& 当然《内经》的理论之后,还有积血、留血、恶血、死血等。
   这些都是指瘀血而言。

   在发病的问题上,我觉得可以考虑有这么几种:
& 一种是血液运行不畅,它瘀滞于脏腑,或者是停积于局部,这在我们前面所讲到
的都涉及了,就是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于脏腑,或者停积于人体局部。
& 第二,就是血液不循脉道,妄行于脉外,但是又没有流出之血,是一种“离经之血”。
   比方说象外伤,没破皮,也没得什么,但是,你能看他皮肤,青一块、紫一块,
瘀血在内,是它溢于络外了,这是最多见的。
   比方我们看阴阳毒,升麻鳖甲汤加减两个方,我们为什么总结它功效,叫做清热
解毒、活血化瘀呢?因为它“面赤斑斑如锦文”,皮下的出血形成了斑疹,这都是属于这一类。
​& 第三,就是污秽之血,比方说妇科里面,我刚才讲到崩漏下血,属
于污秽,象高脂血症的这一类,在中医里面,可以按照污秽之血、瘀血,这样来对待,所以,活血化瘀药,包括刚才讲,为什么大黄,是一个泻下药、泄热药,又是活血、止血药?也可以考虑它能够降脂呢,就是因为它,还有化瘀止血的作用。
& 第四,就是内结为血瘀,如出血性中风,包括疟母形成的癥瘕痞块,因为我们后
面,还要讲一些,象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所主治的癥瘕积块,那就是内结而成
   现在就说,不是单一的瘀血,那是痰瘀互结,包括疟母,是和疟邪在一起,很复
杂,就是说,涉及到瘀血的概念,非常复杂。

   我说的瘀血病证,总结一下它的脉证,除了舌诊是为主要标志以外,我觉得它应该还有一些,比方说疼痛: 
 1、瘀血的疼痛,“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在《血证论》里面也提到了,“瘀血
在经络、脏腑之间,周身作痛”,它就是滞碍而痛,它的疼痛特点是,
(1)疼痛,痛有定处,而且久而不愈,反复发作,针刺样疼痛,是它的一个典型标
志,针刺疼痛,有的疼痛如刀割,也有说象钝痛、绞痛,都属于瘀血疼痛。
(2)就是常常和气候、过劳有关,当寒风、阴雨这样的天气,或者过劳、情绪不好的时候,特别是表现为昼轻而夜重,这都是和瘀血相关。
(3)“得温暖则舒,遇寒湿加重”,也是一个标志,这在前面,我特别在讲,冠心
病、心绞痛的问题上,给大家讲了很多,都属于这一类。
(4)那个疼痛,单纯用行气止痛药,疗效不显著,只能暂时地缓解,必须合活血药
,才能取消疼痛,这是关于疼痛的问题。
 
 2、发热,今天讲口燥,瘀久化热,就口渴,关于口燥、口渴的问题,和伴有发热
,我认为,它毕竟是属于内伤杂病的,一种慢性过程,渐积而来的,所以,你一定要注意,瘀积的部位、病程,和耗伤气血的程度,要结合起来考虑,决定你选哪一类的药。
   比方瘀血在腠理、肌肉,营卫失和了,阻遏的气血,使血行不畅的一种表现,它
可能是恶寒、发热,但是头不疼,绝对不是象外感那样。
   再发展,就是壅遏气血,气机被郁滞的情况,它一般的没有那种脉洪大的表现,
一定伴发着脉微大而来迟,就是一种涩象,如刀刮竹一样,不流利了。
   再发展,瘀血,它最终是要耗伤阴血的,我们讲女劳疸的时候特别讲了,你看它
的发热多有特点啊,不是“日晡所剧”,就是“薄暮即发”,微汗出,手足心热,它一定要从瘀血考虑,热到一定程度就阴虚了,这都是临床应该注意的。
​   在西医
学里面,还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等,我们都可以参考的,你慢慢去摸索。
   反正阴虚热,是“夜热早凉”的特点。

  “口渴”的问题,就是说,应该是“但欲漱水不欲咽”,“但欲漱水不欲咽”,这是最大特征,到口渴的时候,实际他,病人也不喜欢喝什么凉饮,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他不是热盛所致。
 
 3、就是健忘,包括《伤寒论》里面都提了,“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也”,所以
,精神疾患里面也是,健忘。
 
 4、健忘和精神神经症状,应该联合起来考虑,包括象外伤导致的,脑震荡后遗症
也是这种,不是健忘,就是精神症状非常明显,狂、烦。

 5、麻木,麻木的这症状,就是血不养肌肤,特别是四末,表现得血瘀,还是血虚,那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看了。
 
 6、刚才我们条文里面,特别强调唇舌的改变,表现为青紫,我觉得,象皮肤的表
现,眼目的表现,在大黄蟅虫丸证,条文里已经告诉了,叫做“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也是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一看,看口唇、看眼目、看肌肤,这都是瘀血的表现,是我们仲景学说里面,特别提出来的。
 
 7、就是经血不调,在经期上,不是提前,就是错后,再不就是经量涩少,时来时
止,非常的不规则了,如果血色深,又有血块,那更是瘀血标志,那就好辨了,这到妇科篇里再说。
 
 8、还有一类出血,因为瘀血而导致的出血,这是瘀血阻碍了血行,发生了血滞和
离经外溢,这个瘀血性出血,它也有特征,刚才我说了血块紫暗的问题,你象肝硬化的呕血,那也是很突然的,但是,他(病人)的血色,显得特别深、特别污秽,是那那样的。
   便血也是那样,也可以辨别它到底有没有瘀血,痛经,还有产后恶露不行的腹痛
,那也是很有特点的。所以,瘀血的疼痛,和出血,是伴发的。
 
 9、积聚、癥瘕,特别是说有形之块,不只是你能够通过切诊,或者是腹诊诊断,
当然是在腹部的肿块,我说现在结合近代医学的相关检查,也等于帮助你认证积块的部位,它和瘀血的关系怎么样,“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这是《血证论》,唐容川就是这么说的,“气不行不能结块”,只有“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是瘀血造成的,我们在前面分析方子说,瘀血单独不行,得是痰瘀互结,因为血水互患
 
 10、就是咳喘,这是由瘀血阻滞气道,阻碍气机的出入,出现了咳、喘,我们看呼
吸四病,我不是说嘛,别着急止咳,先着急化饮,化饮同时,你可以兼顾一下活血,很有利于改善症状。
 
 11、在脉象上,特别就是涩脉,或者涩中带弦,或者是弦细的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