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养

 瑞兄 2018-12-16

  人们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后来,有人说,错啦,生命在于静养。二者孰是孰非?

  一、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对于生命,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运动,即没有生命。即使垂危病人,至少还有呼吸运动,否则,即一命呜呼矣。

  运动,最主要作用,是疏通血脉,疏通经络。使营养供于全身,使经络畅通无阻。营养,是生命之燃料,生命之建材,是维持生命第一需要。经络,是无形生命,《黄帝内经》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通畅,人才健康无病。

  运动方式,因人而异。踏步,走步,跑步,形式不同。背诵,演算,思考,不一而足。硬件运动,软件运动,协调相进。

  那么,生命仅仅在于运动吗?还有静养。

  二、长寿在于静养

  静养,是养生的一个方面,重点在静。

  因为运动,主要是体育运动,导致心率加快,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分裂和老化加快。所以,心率与寿命成反比。

  例如,木讷的大象,心率每分种40次,寿命80年。陆地上速度第一的猎豹,寿命却只有20年。乌龟的心率为每分种10次,寿命却在百年以上。而迅捷的老鼠,心率每分种900次,寿命只有2年。

  运动员心率快,生命被透支,有几个长寿?青壮年时代,越是比普通人威猛,中晚年越是比普通人,衰败得快。

  人的一辈子,心跳的次数是有限度的,达到一定次数心跳,生命就到头了。所以,长寿在于静养。

  静养,是指静心修养,通过精神、身体的休息,达到调节情绪,减低消耗,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从而使精神充足,增进健康。重点是养心,使心灵宁静、平和、淡定。

  三、二者趋于融洽

  常人所说“生命在于运动”,其“运动”,是狭义体育运动。这种运动是必需的,但应注意与静养结合。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异。青年人,运动量应大一些;老年人,运动量应小一些。青年人,应侧重运动,老年人,应侧重静养。

  运动与静养结合,也可理解为养生。

  养生,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它有保养、涵养、滋养,诸多方面。保养,是对生理机能而言;涵养,是对修身修神有言;滋养,是对食疗调配而言。

  养生好,身体佳。清 袁枚 随园诗话》云: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

  养生,应注意四季变化。《黄帝内经》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阳气运行状态,分别有“生、长、收、藏”特点,所以春天要养“生”气,夏天要养“长”气,秋天要养“收”气,冬天要养“藏”气。这些,是要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进补,以达到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

  养生,应注意精神层面。《道德经》讲,“少私寡欲”,以养神而长寿。庄子则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

  四、则是我辈梦想

  养生的目标,是追求长寿。

  历史上,长寿之人,有之,但那只是传说、记载,不管大家信与不信,都有一定长寿道理。

  例如,400岁之陈俊。福建省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人。生于唐朝(公元881),死于元朝(公元1324),历经唐、五代、宋、元诸代,享寿443岁。他的长寿与其生活条件相关。他是医生,行医到永泰,看见汤泉村山青水秀,温泉遍布,于是留下居住。同时,他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敬重。他修桥,建寺,调解邻里纠纷,威望极高。生活上,他生性温和,心地善良,胸怀豁达,生活简朴,三餐粗菜淡饭。这些,都促成了他的长寿。

  再如,290岁的慧昭和尚。《历代高僧生卒年表》记载:“慧昭,男,526年生,815年卒,终年290岁。”他生于南北朝时梁朝,先为小官,后为和尚,生活简朴。他常闭关自处,左右无小童服侍,每天外出化缘度日。与世无争,也算是他长寿的原因吧。

  再有,《太平广记》记载的300余岁老太太。象十六、七岁小姑娘模样,用拐杖殴打90余岁的曾孙女时,当地官员问,你为什么要打她?答曰:“她不听话,让她按时吃枸杞,她不吃,所以,刚刚90岁,就老态龙钟啦。”可见,她的长寿之道是,吃枸杞。

  运动与静养,相承相济,并不矛盾,两个理念是合二为一的。

 

  2018-1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