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现状及评价

 胜出折多 2018-12-17
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现状
    根据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本综合征应分属中医的心悸、喘咳、水肿、痰饮、心痹、瘀证、心水等病证。上述病证仅是心力衰竭某一阶段或某一症状的相应反映,并不能代表心力衰竭的整个病机。因此,心力衰竭属于中医何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中医理论去分析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并抓住心力衰竭的本质去指导治疗用药,才能取得可喜的疗效。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心血管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确定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对应病名为“心衰病”,从而使其病名得到统一,为规范本病的诊疗及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便。
1.1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根据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与相应的中医病证分析心衰的病机主要有:(1)认为心力衰竭的病机与气虚有关:如《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脱气,其人疾行则喘渴...”。古人把劳力性呼吸困难认为是气虚所致。(2)认为心力衰竭的病机与血瘀有关:如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灵枢.经筋篇》:“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从上可知,心病是由于脉痹不通而致,而心病引起的气促烦喘、紫绀则是由于血不流--瘀血之故。(3)认为心力衰竭的病机与水液停聚有关: 《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水在心,心下筑筑,短气,恶水不饮”。“喘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从上可知,古人把心力衰竭之水肿、咳嗽、端坐呼吸等表现归结为水病。
    综上可知古人描述的气、血、水病变所致的喘息、水肿、瘀血证与心力衰竭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水肿、静脉系统郁血等临床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水停。
1.2  中医病机实质的现代研究
    心衰病中医病机实质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 气虚病机与左心功能减退密切相关。(2)气虚血瘀与血液循环障碍密切相关。(3)气阳虚与神经内分泌激活有关。
2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论治是根据四诊合参所得资料,将心力衰竭分为若干个证型进行论治,是从宏观上进行辨证论治。这种分型法既能解决心力衰竭的共性问题,又能针对每个病人的个性问题,这就是中医的长处与优势。目前心力衰竭的分型尚未统一,最少分为二型,多则达七型。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心力衰竭分为如下五型: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我院心血管科在多年临床研究及应用基础上,将本病总结归纳为气阴虚证与气阳虚证两个基本证型,并认为在其基础上兼夹血瘀证及水停证进行辨证,既抓住了本病的基本病机,简化了临床分型,又充分考虑到了临床的灵活性,其方案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其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项目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2  固定方药治疗
    应用固定方药治疗心力衰竭是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目前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固定方药的形成多能抓住心衰的病机本质,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而取得较好疗效的经验总结。同时,固定方药便于临床用药,观察和总结。作者应用固定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发现其处方多由下列古方化裁而成:真武汤、生脉散、保元汤、参附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泽泻汤、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这些固定制剂在临床实践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首次专门提及中药治疗本病的有关内容,并引用了一项以中成药固定制剂(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提示中医药在慢性心衰治疗领域蕴藏的潜力和前景。
3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评价
    迄今为止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1)中医药对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2)中医药治疗本病适应性较好,可用临床各类型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可用于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心力衰竭;(3)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尚未报导毒副作用,对电解质不良影响也甚少。存在问题:中医缺少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因而其可信度受到影响;心衰的证候分型尚难以统一,心衰动物证型模型尚未能建立,从而影响中医治疗本病的评价。因而,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亟需进一步采用循证研究方法以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临床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